孩子“失控行为”背后的语言暴力,不仅诛心,更伤身

前不久,长春一13岁女孩因为和妈妈生气,将美工刀掰成三节吞下,所幸抢救及时,女孩现已无大碍。

现在想想都后怕,这可是刀片呀,得有多疼,才咽得下去。

有不少网友指责孩子气性大,有这么大的狠心做什么不好。

也有站在孩子角度说话的:有因必有果,孩子之所以有如此极端的情绪和行为,是因为在父母那,已经积攒了很久的委屈。

也许,正如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所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造成的。

每一个极端情绪,行为失控的背后,都能从父母的身上找到孩子问题的真相。

孩子“失控行为”背后的语言暴力,不仅诛心,更伤身

上次在小区散步,听到一妈妈对孩子大声说: “这次怎么又考那么差,猪都比你聪明,整天上学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还有脸哭,你都快成废物了。”

10岁左右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差,被亲生母亲如此诋毁,我不知道孩子心里有多委屈,可看他想哭又不敢哭的样子,心就揪心地疼。

类似这种打击式的语言暴力,很多家长习以为常,他们压根意识不到,语言,也是一种暴力,尤其是来自亲人的责骂和侮辱,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赤裸裸的伤害。

孩子“失控行为”背后的语言暴力,不仅诛心,更伤身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而往往父母平时表达语言的某种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自己却不知道。

大人们口无遮拦的一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心,孩子记住了,但是他们没有办法自己化解,最后会变成负面情绪来发泄,然后大人会觉得这孩子不可思议,怎么变成这样了。

心理学家的多种研究表明,如果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经常实施语言暴力,出现以下行为的几率是正常孩子的数十倍:

自我否定、怀疑、消极、不懂得控制情绪、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暴虐、逃避责任、不会处理正常人际关系,甚至青少年犯罪和童年时期遭受语言暴力之间有强烈的正相关系。

孩子“失控行为”背后的语言暴力,不仅诛心,更伤身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既然爱孩子那就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与他沟通相处。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蹲下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多肯定,不拿孩子跟其他人作比较,无条件的爱孩子,给他尊重,给他包容,用心陪伴孩子,让他做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知道,即使我们不完美,也要朝向美好的未来!

孩子“失控行为”背后的语言暴力,不仅诛心,更伤身

作者:小姿小味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暴力   语言   孩子   长春   后怕   听者   揪心   习以为常   刀片   委屈   情绪   父母   妈妈   完美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