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前几天,我发表的一篇文章《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对他说这3句话……》,评论区炸了。

网友们纷纷留言:

我爸妈也是这样,好烦;

我已经很优秀了,为什么父母看不到我的优点,还是一味地要跟别人比呢;

我全中了!所以现在会经常不自信,经常抑郁;

我已经抑郁很长时间了,我都想跳楼了,每天都想!

问题是,怎样才能让爸妈看到这篇文章呢……

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没错,留言的几乎90%以上是学生,甚至不乏小学生,这太让我讶异了。

原来,孩子们的心声被埋藏得这么深。他们可能每天都生活在烦恼、不自信和厌倦中,可惜的是,父母们却全然不知。

01 教育孩子≠操纵孩子

我们成人,总是习惯性地批评现在的孩子抗挫能力太弱,动不动就跳楼、出走,却忽略了去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成为了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评论区里也收到了攻击和质疑的留言,其中有一条问:小编有孩子吗?将来想培养成什么样的精英?

事实上,我从来就没想过要把孩子培养成为精英,我接受他只是一个平凡人的事实。

现在的精英教育,让许多父母为之疯狂、为之焦虑,但精英毕竟只会是少数。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人,但同时,我也会量力而行。

在我的回复之后,有一位网友也留言了:精英只是少数,我们有其他的想法,比如做游戏主播。

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请原谅我对游戏主播了解不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了。

许多父母都觉得自己这么努力,是在为孩子的将来铺路。我们总是习惯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孩子。但是却忘记了问一问,孩子是否真的愿意走这条路?

哲学家弗洛姆曾说:教育的对立面就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

或许,我们该反思一下,我们究竟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只想控制他们。

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02.逼孩子就能成功?

在《向往的生活》中Angelababy曾问刘宪华:“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

刘宪华回答:“对,被逼着。”他说一直到十一二岁的时候,他都不想拉。直到他参加了一个比赛,从那之后,就开始喜欢了,现在非常感谢父母。

很多父母因此认为,这是逼孩子学习能让他感恩的铁证。

孩子小,需要逼一逼才行,否则他长大之后会责怪自己。

没错,成功需要坚持,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但是,并非所有被逼着学习的孩子,都能成功,都会因此感谢父母。

有位网友留言:我的生活,是每天被逼回房看学习方面的书。老师让读四大名著,我爸认为那是小说,不予支持。我只能在完成学习之后,发呆、幻想……

还有位网友留言:我每天都想跳楼,是每天!

这样的心理压力,并不是好事。

曾经有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因为不堪父母学习上的压力,留下了一纸绝笔遗书,跳楼身亡了。

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也许这是极端的个例,但是,谁也不知道父母的哪一个行为,会刺激孩子做出过激的行为来。

一根橡皮筋,被拉扯得太过,总会有崩断的时刻。

刘宪华之所以能成功,和前期父母的坚持(或者说逼)离不开关系。但是,真正的原因,应该还是他自身发生的变化,他能从拉小提琴这件事上,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

西奥多.罗斯福曾说过:“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兴趣和自律,才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原因。

03.那么,孩子的学习到底该不该管呢?

当然要管,只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孩子幼年时还没定性,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个时候,需要父母的监督和坚持。因为,那时候的孩子,大抵对未来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星妈:小时候给你报艺术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哎,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

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心理学家认为,10岁以后的孩子,智力和情绪会达到正常的状态。

所以,在此之前,该管还是要管的。

英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最初的生命状态里,总是顺应外在的需求,那么,极有可能他会发展出一个虚假自体。

这个虚假自体不再回应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而是通过压抑自己,顺应外部世界。

这也是许多网友留言非常抑郁的原因。

《少年说》中,初一女孩徐嘉唯,曾喊话妈妈,不要对自己的生活控制得太严格。

因为,妈妈的监控精确到女儿几点钟吃饭、睡觉、写作业…连坐着不能抖腿和早起叠被子这类的小事也要过问。

可是妈妈却坚定地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驳回了她的诉求。

台上的嘉唯听完,脸上掩不住的失望和落寞。

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归根到底,妈妈只希望女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期待而活。

张爱玲曾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所以,当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时,父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和选择权。

易中天的女儿上高三时,请求老爸对自己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给予指导意见。

而易中天的意见,是“四项原则”和“三维坐标系”:

“四项原则”指的是:

➤ 你选的专业应该是你感兴趣、喜欢的。

➤ 你选的专业应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 你选的专业应该是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创造性的。

➤ 最好还是能够赚钱的。

而“三维坐标系”中的,X轴、Y轴、Z轴分别代表城市、学校和专业。

最终,他的女儿选择了上海同济大学。学业成绩优秀,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现在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性。

我写了一篇关于父母语言暴力的文章,评论区炸了……

给予孩子大方向的指点,相信孩子的选择,才能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什么是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孩子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发现并允许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实现他们的天赋梦想,才是为人父母最应该做的!

菈妈: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卢梭   父母   坐标系   心理学家   抑郁   暴力   想法   女儿   精英   留言   语言   妈妈   优秀   孩子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