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哇!雷神山的墙亮了!

你能想象吗?这些可爱的涂鸦,都是医务人员利用休息的时间画的。

虽然抗疫的日子是艰苦的、还有一点点灰暗,但这些可爱的涂鸦,无疑给病人带去了温暖,也坚定了医务人员自己内心的信念。


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他们从不言退缩,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何尝又不是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呢?

01、抗压力有多重要?

前不久,一个12岁的男孩离家出走了。

起因是,孩子在家玩了一天的手机,被下班回家的妈妈训斥了一顿。孩子一时气愤,就离家出走了。

可现在正值疫情时期,又是晚上。于是,孩子的妈妈赶紧报了警,所幸最终找到了孩子。


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被父母老是批评,就想不开要走极端;遇到一点点挫折,就自责内疚。

其实,这跟孩子的抗压、抗抗挫能力有关。

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的计划,还有34.39%的孩子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活着真没意思”。

如果,孩子的抗压抗挫能力弱,再加上有这样的想法,就很容易走极端。

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遇到挫折时,高达九成以上的人会有以下五种反应:攻击、退化、压抑、固执与退却,而能够正确思考者的比率还不到10%。

可见,培养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有多重要。


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02、培养孩子抗压力的意义

抗压、抗挫折的能力,不管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把握,在面对困难和逆境的时候,不会轻言放弃,也不会被困难所吓倒。

而抗压力弱的孩子,则很容易陷进“要是我失败了怎么办”、“我可能做不到”的心理之中,而逃避。

每个人都有着或强或弱的“心理弹性”,就像一根弹簧一样,能够承受住更多压力的人,反弹起来的能力也就越高。

这也是,我们面对困境时的一个缓冲力。


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抗压能力强的孩子,遇到逆境的第一反应是“我该怎么做”,然后,想法设法去解决困难。

拥有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太容易动不动就走极端的。

人们之所以越来越意识到抗压力的重要性,是因为,当人们身处压力中时,大脑会释放皮质醇,不仅能人的心率加速,还能够调节人的肾上腺素水平,并阻碍人的思维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当一个人处于压力中时,很难镇定地思考面对。所以,父母更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03、培养孩子抗压力的三大误区

在培养孩子的抗压力上,家长应该尽量避免这三大误区

1、父母人为制造挫折

有的父母错误地认为,抗压能力,就是要多给孩子制造面对压力的机会。

其实不然。《教育的选择》曾提到:“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的成长之路上就遍布压力和挫折。比如:第一次爬行、走路、骑车等等。

每一次尝试,他们都会面临失败,如何教会孩子面对这些挫折和失败就足够了,不需要再认为地去制造挫折。


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2、不允许孩子脆弱

如果你认为培养孩子的抗压力,就是不允许他们脆弱,那就大错特错了。

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群是“高度敏感人群”,他们天生比较敏感,可能看起来会更脆弱。

如果父母武断地认为脆弱是不对的,不允许有这样低落的情绪,那么无疑会更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

3、不重视孩子努力的过程

有的父母,只能接受成功,无法接受那个不完美的孩子。只注重结果,不注重孩子努力的过程,只会让孩子更倾向于逃避。

小孩子的思维通常都不太成熟,很容易钻牛角尖误以为,只有做得好,才能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做得不好,就什么都不是。

逆境下的压力越大,就越无法正确思考,更谈不上勇敢面对了。


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压力呢?

04、情绪调节三步法

其实,培养抗压力,就是要增强孩子的“心理弹性”,让他们在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能够有更好的缓冲力。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消极的情绪一般很难摆脱:“我怎么这么倒霉”、“这么下去该怎么办”……焦躁负面的情绪,容易让孩子手足无措、无法自拔。

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止损,让低落的情绪能够尽快触底。千万不要对孩子发火、训斥,让他们的心情雪上加霜。


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当不良情绪到底谷底之后,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探究一下原因,以及他们到底在担心害怕些什么。

有时候,只是找到原因,也能很大地舒缓不良情绪。

尽量复原到原来的状态,才能让孩子的内心平静下来,进行下一步。

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又或者是失败了,再总结经验教训,就是孩子的“心理弹性”在触底之后,进行“反弹”的一个过程。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如此快地进行“反弹”。这就需要家长能够找到自己孩子的“性格优势”,让孩子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加从容自信。


雷神山涂鸦亮了:逆境前,避开这3个误区,才能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什么是性格优势?

《抗压力》一书中提到,它在需要进行表现或受到他人质疑的时候,能够保有自己个性或体现活力的积极的性格特征。

简而言之,就是找到孩子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乐于助人、细心、观察力强等等。

然后,通过发挥孩子自身的优点,去激发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动力。

孩子,只有不断经历这样情绪调节的三步走,在逆境面前摔打锻炼,才能够越挫越勇。

巴顿曾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到达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落谷底时的反弹力。”

所以,想要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更加强大、能扛得住事,不妨

尽早培养他们的抗压力。并且,用爱充当他们坚实的后盾,让他们能够一往无前!

菈妈: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逆境   走极端   医务人员   不允许   涂鸦   误区   弹性   挫折   脆弱   情绪   困难   家长   父母   压力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