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文/教育好能手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一直喊着要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当然也确实是做出了一些减负的政策,但是学生们却没有因此松了一口气,反而却是减负的口号喊的越响,学生们反倒越累。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

在这个“内卷”十分严重的现代社会,任何人只要稍微一放松神经,就会很容易会被其他人甩在身后,谁又敢做到真正的“减负”

如今“内卷”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学校当中,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外,在其他方面也是希望孩子能够做到全面发展。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而学校那边实施的“减负”政策,例如减少孩子的家庭作业,缩短在校的学习时间,这些都会让家长们感到十分的不安。

于是学校那边用“减负”给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的休息时间,却又被家长们用各种的课外补习班占满了。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周围其他人家的孩子,也都在抓紧一切的时间在学习,让很多家长们不敢放松,生怕一个松懈,自己家孩子就跟不上大部队了。

漫天的补习班教育成效的宣传,以及家长们的焦虑,让很多课外补习班都赚的盆满钵满,中小学的“减负”,反倒是让这些资本主义受益了。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分析:虽然现在相关部门已经对课外补习班进行了大力的整顿,取缔了不合格的教育机构,并且禁止补习班进行“超前教育”。

不过课外补习班只要还存在,就依然会有学生去上的。最后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敢真正的做到“减负”。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怪现象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说不好听的更像是“填鸭”,这个教育方式从古一直流传到近代,这也是很多同学改变命运的一个途径。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虽然近几年素质教育渐渐的崛起,更强调让学生们全面的发展,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没有消失。

现在依旧很看重学生们的分数,考试成绩就是最重要的,学生还在一味的在追求分数,导致在学业上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重了。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甚至一些家长还会寄希望于通过孩子来改变家庭的命运,也正是这些因为这些原因,家长们将自己的焦虑转化成了压力施加在了孩子的身上。

不知不觉间,父母的爱和孩子的成绩挂上了钩,除了孩子的成绩什么都不关注,什么也不让孩子做,这样的教育方式,难免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抗拒的心理,找不到自己学习的意义,排斥学习。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中小学“减负”陷入恶循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课外补习班

课外补习班无疑是受益最大的,学校实行“减负”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但是对于一些“打工人”家长们来说,并没有时间去看管孩子。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所以送孩子去课外补习班也会有这些原因,而家长们对补习班的需求变多,补习班的市场就会越大,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设补习班、托管班等。

都说“孩子的钱最好赚”,也确实是事实,家长们为了孩子真的是什么都能做,只希望孩子的未来能有发展。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资源好的孩子

减负对于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来说,影响真的是很小的,无论怎么减负,他们都能够在其他地方“找平”。

但是对于一些家庭条件并不乐观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都是问题,并没有结余可以给孩子让孩子把减掉的部分补回来了,所以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减负真的就是减去了他们上大学的机会。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位于生活“金字塔”中上层家庭的孩子,就算是考不上大学,也可能还会有别的出路,家庭的条件就可以让他们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所以减负对他们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影响,不如说可能还会更有利一些,减去了那些不努力的穷人家的孩子,竞争反而会变小了。

中小学“减负”口号喊得响,学生反倒越来越累,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文末总结

在下现在这个大环境下,想要改变命运,减负就很难真正意义上是落实,那些相信了减负的学生,最后的结果并不会太好。

所以,既然现状没有办法改变,那就要改变自己,磨炼自己的心智,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并且依然还需要努力的学习,特别是一些资源不太好的学生,未来想要成功,就只有学习这一条路可走了。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给中小学生减负却越减越累这一现象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出你的看法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中小学   口号   学生   受益者   补习班   课外   中小学生   焦虑   分数   家长   条件   原因   孩子   家庭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