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孩子的情绪说“不”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情况:

孩子笑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和他站在一起,分享快乐;

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站在他的对面,让他别哭。

我们都喜欢看着孩子笑,却对他的哭零容忍。其实啊,哭和笑都是孩子情绪的表现,一味地制止可能会适得其反。

回想一下你的童年,父母让你别哭的时候,你是不是反而哭得更厉害?可能你已经记不清楚当时为什么哭了,但那种不被理解、无助的感受,到现在都记忆深刻。

所以,学会不对孩子的情绪说“不”,是每一个爸爸妈妈的必修课。

我们先来设想一个场景:

在商场的玩具货架前,一个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哭着闹着要买玩具,爸爸妈妈站在一旁,要么冷漠地看着一言不发,要么呵斥孩子不许哭,结果孩子哭得反而更大声了。

在这个场景里,“一言不发”是漠视了孩子的情绪,“不许哭”是限制了孩子的情绪,这都是在对孩子的情绪说“不”,是错误的示范。

孩子的情绪背后,其实隐藏了各种需求。我们可以借助“冰山理论”来理解一下,意思是说,孩子的情绪就像浮在水上的冰山,我们一眼就能看到,但情绪背后的需求,就像沉在水底的冰山,很大,但我们看不到。

别对孩子的情绪说“不”

所以啊,每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都要和他站在一起,找到他哭闹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是非得买这一个玩具吗?不一定,也许只是感受到爸爸妈妈不理解自己对玩具的喜爱,觉得他们跟自己不是同一阵营的,进而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往往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把孩子抱起来,陪他到车里或者楼道里,让他尽情地哭。

等孩子情绪冷静一些了,再温柔地告诉他:“妈妈知道你特别喜欢那个玩具,它有那么大的一对翅膀,真是威风极了,可刚才妈妈看了一下它的价格,发现没有带那么多的钱,很抱歉,我们等下周攒够钱了再来,好吗?”

只要孩子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和爱,他就会慢慢走出情绪,不一会儿就会被其它有趣的事物吸引了。

有的孩子啊,情绪上来的时候有如地动山摇,天崩地裂,怎么劝都停不下来。

曾经有一个妈妈吐槽自己的女儿,说她哭起来有个“五分钟定律”,不管是芝麻大的小事还是西瓜大的大事,都至少要哭够五分钟才算过去。这五分钟之内,什么道理也听不进去。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每次都任由孩子哭个够吗?答案是:是的,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让孩子哭个够。

别对孩子的情绪说“不”

我们往往不能用成年人的视角来理解孩子,事实上,孩子的大脑发育水平,决定了他们还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很好地控制情绪。

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理智脑”,负责控制情绪,还有一个“情绪脑”,负责发泄情绪。

成年人的理智脑往往能压住情绪脑,不容易情绪崩溃。而孩子的理智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情绪脑经常会占上风,即便只有一点点情绪,也很容易全面崩溃。只有等所有情绪都被释放后,他才能又变回那个听话的孩子。

这时候啊,如果我们一上来就“不许哭”“别嘟着个嘴”,就等于在拒绝他释放情绪,你说这是不是违背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呢?

别对孩子的情绪说“不”

所以啊,别对孩子的情绪说“不”,试着看见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让他尽情释放情绪,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永远是他心目中最温暖的爸爸妈妈。

最后,想请你分享一下,你曾对孩子的情绪说过“不”吗?在当下的那一刻,孩子又是什么反应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和孩子的那些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情绪   孩子   地动山摇   冰山   成年人   大脑   理智   这时候   场景   爸爸   玩具   需求   妈妈   发现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