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要懂得“十要十不要”

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家庭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家庭教育上,孩子犹如一张白纸,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在上面作画。但孩子并不是一张无意识的“画纸”,他会对父母不合理的教育方法作出反抗。所以,在怎么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母至少要懂得“十要十不要”。

要平等,不要打骂

父母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时常会拿出父母的权威,不是厉声责骂就是棍棒教育。这样做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形成孤僻性格。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求孩子要做的事情,自己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能说一套自己做一套。 

要引导,不要控制

孩子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多变性,父母教育孩子不能用控制这种强硬的手段,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失去自由。所以,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言行,父母要以引导为主。

要讲道理,不要强迫

孩子虽然在各方面还尚未成熟,但简单的道理是会明白的,不能过低估计孩子的理解水平。特别是在孩子犯无知之过时,更要求父母在责骂之余,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之知错,并有所改。不讲明道理的强迫孩子改,往往使孩子心里不服气。

要理解,不要责难

孩子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他们会天马行空地想一些事情,或者做一些很无厘头的事情。尽管这可能在家长看来是十分无趣以及无意义的,但父母要去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要以父母的“思想高度”来评估孩子的“创作水平”,更不能粗暴地干涉与阻止。

要启发,不要压制

孩子天性好奇,求知欲旺盛。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要耐心启发,不能处处压制,随便丢一句“孩子问这么多干嘛”或者“小孩子不懂”。

要同乐,不要漠视

孩子们玩游戏常常要求父母一起介入,与之同乐。这时,如果父母有时间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置身“事”外,使孩子感到孤独和失望。长此以往,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要培养,不要强制

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会采取强迫的手段。结果适得其反,孩子极度反感,父母要求做的,他偏偏不做。所以,父母应该采用“怀柔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让孩子主动养成习惯。

要发现,不要施压

父母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孩子的才能,并且加以培养。不要看见别家的孩子有某方面的专长,就生搬硬套,强迫自家孩子也学习。首先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从中发现孩子的特长萌芽;其次,要因势利导,提供条件,让孩子的特长得到发挥;第三,强化培养,使孩子的特长得到专业指导。整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必须贵在坚持,切不可盲目施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教育孩子   无厘头   父母   画纸   生搬硬套   家庭教育   启发   特长   道理   手段   家长   事情   水平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