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名高考状元,最终为国家贡献了啥?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共产生了3300多名高考状元,其中只有一少部分高考状元真正成才,绝大多数高考状元没有成为行业领袖。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能够成为高考状元的人自然是能力强、学习好,但现在中央教科院却统计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实在是令人疑惑不已:高考状元怎么就没有成才呢?

一时间,网络上都是关于3000名高考状元无一成才的讨论,不少网友也开始询问:哪些令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到最后都去了哪里呢?

据了解,中央教科院这次的数据统计并不全面,分别对于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各100人进行了个人经历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科学家能够成功是与自己所受到的教育有所联系,但其他人获得的成绩却与所受教育没有什么正比例的联系。

这项调查也说明了,所受教育以及高考成绩是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行业标杆的标准。除了科学家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之外,其他“家”并没有这种说法。

我们都知道能够成为高考状元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同时也不能否认这些高考状元所做出来各种努力。但中央教科院的院长也对此做出回应:创新不是靠高分教育教出来的!

高考状元确确实实是优秀人才的代表,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考高分就已经能够在相关领域成为人才。那些能够考高分、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还有可能并没有什么创新意识。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们都在思考自己如何取得好成绩,在名校毕业之后能够实现更好的就业、赚更多的钱,却很少有人想到如何创新发展。

北大教授针对于高考状元无一成才,直言批评:都是利己主义

其实了解高考的人应该都知道,每年的高考状元大多是被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顶级院校所录取,但现在已经有官方数据表示高考状元无一成才,这也不禁让人感到疑惑。

在去年,一些国家为了限制我国教育发展,还将国内13所高校进入了实体清单。

但不少人也很快就发现了,在这13所高校当中却看不到清华、北大的影子。

作为国内顶级学府,校内肯定也是学霸云集,但却没有被列入清单。关于这件事情,不少网友也是纷纷批评,认为这份名单就是在“打脸”清北。

而在前一段时间,北大教授钱理群就针对于这件事情给出了准确答案,同时也批评了这些高考状元。钱理群表示:很多大学都在培养利己主义者,其中自然也包括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

钱教授的这句话确确实实说明了问题的真正原因,而且根据近几年来清北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多数学生都选择了高薪工作,很少有人会从事科研事业。

状元们大多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考虑,或高薪就业或出国留学。而那些能够成为创新领域领军人物的人才,却很少是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未来发展都很不错,但却很少能有人成为栋梁之才

虽然在前面也说了高考状元很少有人能够成为某一行业的领军人物,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高考状元的未来发展还是非常光明的。

但是高考状元很少有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这也是事实。我个人觉得关于这一问题,还是需要大学生自己来进行改变,转变自己的思想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普遍都认为应试教育虽然能够培养出学习成绩好的学霸,但是想要培养出真正的业内领军人物或者是栋梁之才,也是有很大难度的。

所以,现在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栋梁之才   高考状元   国家   领军人物   清华   学府   科学家   北大   批评   贡献   教授   中央   国内   人才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