伛偻的身影——女儿眼中的父亲

文|马国秀

伛偻的身影——女儿眼中的父亲

近两年父亲的腰弯了,因为腰椎变形压迫腿部神经,走路也越来越吃力,给喜欢到处走走的他带来很多不便。

每次看到父亲步履蹒跚的身影,就不由想起刘和刚在歌曲《父亲》里所唱到的“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人间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自己所知道的父亲人生中那些辛劳情景也随之浮现在脑海里。

父亲高小毕业,仅有的这点文化底子使父亲成了村里的“文化人”,先后在公社的交通站、供销社做财会工作,后来按政策下放回家先后在生产队和大队当会计。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临近不惑之年的父亲下地种田成了真正的庄稼汉。

那是父亲最累的日子。孩子都上学,种地没机械,自己又没干过农活,什么都是边学边干,比别人出力多,收成却没人家好。

为了我们的学费和一家人的花销,父亲不辞辛苦地劳作。

留够口粮田后,把责任田的大部分种了收益高但劳动量也大的棉花。从开春播种到秋季把棉棵收回家,几乎天天要在棉田里劳动,打药、除草、去芯、打杈、拾棉花,特别是为了达到好的治虫效果,选择一天中最热的中午打药,几个小时下来,汗湿透了衣服,人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冬季、农闲或收废品、或换大米去赚些钱。骑着焊接加固的自行车,驮着300多斤重的废品或粮食,每天行程五、六十公里,起早贪黑、早出晚归。那时候乡间都是土路,坑洼不平,遇到恶劣天气,只能顶风冒雪,推车步行。

父亲之所以晚年患上腰椎病,大抵就是那时积劳成疾,埋下了病根。

确切地说,与村里同辈人相比,父亲年轻时不是一个能吃苦、受累的人,人到中年辛苦劳作十几年,吃得了那般苦,受得了那般累,除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担当,还缘于他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每每遇到难过的坎儿,他有时也会沮丧,也会怨天尤人,但最后总能找到说服自己闯过去的理由。在那升学率很低的年代,因为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笃定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能考出农门,不在意乡邻们的善意相劝或冷言冷语,坚持供五个孩子读书,最终三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一个孩子高中毕业后在村小学当了老师。孩子们的成长点滴成为父亲那些年艰难生活中的最大希望与乐趣。

行动受限的父亲非常羡慕与他同龄却腿脚灵便的邻居。我对父亲说,如果时光能倒流回您年轻时,我们一定不让您骑车载那么重的东西,让您老了也能轻松自如地到处走动。父亲说,真能回到从前,仍旧会载着几百斤每天骑车上百里,不那样怎么能供几个孩子读书哪。

想着父亲苍老的背影、朴实无华的言语,我忽然意识到,这正是父亲那一辈人对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生生不息精神的一种诠释。



(马国秀,山东省德州人,金融从业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德州人   顶风冒雪   交通站   打药   责任田   棉田   庄稼汉   劳动量   父亲   村里   年轻时   骑车   棉花   背影   身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