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玻璃博物馆藏品遭熊孩子损坏,孩子的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体现

7月10日,上海玻璃博物馆发表了一篇微博,其中写道一件梦幻的玻璃城堡由艺术家们花了500小时才最终完成。这是2016年上海玻璃博物馆五周年庆时捐赠的一件珍品,适合永久珍藏。可是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件藏品被两位熊孩子当场破坏,城堡直接出现了倒塌,甚至错位的情况。

上海玻璃博物馆藏品遭熊孩子损坏,孩子的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体现

这样一件以上海迪士尼为原型,使用特殊的灯工工艺(线圈技术)打造的梦幻城堡,吸引了很多热爱玻璃珍品的文化人士。这座迪士尼梦幻城堡价值超过7万美元(约45万人民币)。但却因为两位孩子的低素质行为,让这件珍品静待修复。因为疫情原因,目前在美国的两位艺术家无法赶来修复,实属可惜。

上海玻璃博物馆藏品遭熊孩子损坏,孩子的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体现

让人唏嘘的是,这次的破坏事件并不是第一起。此前在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另一件玻璃展品《天使在等待》也同样被小观众破坏,残缺的翅膀让作品名字都改成了《折》。

上海玻璃博物馆藏品遭熊孩子损坏,孩子的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体现

孩子屡次损害玻璃博物馆藏品,问题出在哪?

上海玻璃博物馆藏品遭熊孩子损坏,孩子的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体现

①家庭教育不足

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遇到这些漂亮的藏品,想要去摸,想要去探索,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始终认为,孩子的好奇心不能扼杀,但是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克制和有礼貌。

对于上海玻璃博物馆几次展览都是被小观众破坏的事情来看,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行为教育非常欠佳。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都非常的上心,可是对于孩子的行为教育好像都放任自流。

我经常看到孩子在超市打滚,就为了要个吃的。我也经常看到周围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旁边的家长却从不制止,这些都是行为教育欠佳的体现。

我们常说,孩子什么样就知道家长是什么样的人。我个人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高素质的家长不会放任自己的孩子去触碰这些精美的藏品,因为大人是有判断力的,孩子有好奇心是好事,但是毫无克制的想干嘛就干嘛,就是家长没有教育好。

博物馆的藏品属于整个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除了教孩子如何学习之外,肯定各位家长注意素质行为教育。几岁的小朋友应该了解保护艺术品的重要性,家长有责任制止孩子不正确的行为。

上海玻璃博物馆藏品遭熊孩子损坏,孩子的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体现

②博物馆方保护不足

除了孩子和家长的原因,博物馆本身也需要加大力度保护这些艺术藏品。

纵观几次熊孩子破坏藏品的现象,博物馆方也需要思考如何能够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对于玻璃这类艺术品,本身就非常脆弱,如果没有严密的保护措施,极大可能会有被损害的可能性。

我觉得博物馆最大的一项职能,就是保护好展品。只有保护好它们,才能更好的起到教育参观客的意义。

上海玻璃博物馆藏品遭熊孩子损坏,孩子的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体现

我的建议

我个人建议,博物馆可以增添一些博物馆礼仪的课程在参观前,对家长和孩子进行一些提前的教育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阻止再次发生悲剧的可能性。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在线教育举办一些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让文明参观成为一种习惯。

上海玻璃博物馆藏品遭熊孩子损坏,孩子的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体现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素质行为教育是影响一个人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这次的博物馆损坏事件,希望对这些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们,敲响警钟。素质教育是从小抓起的,如果孩子的素质低,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没有教好。

你对此次事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藏品   上海   博物馆   素质   玻璃   孩子   展品   疫情   珍品   家庭教育   好奇心   城堡   家长   原因   梦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