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牛莉(化名)的2个女儿10岁了,在外人的眼里一直都属于“听话懂事”的好孩子,说到培养女儿的消费观,牛莉更是有一套。她说:因为是双胞胎,出生后家庭情况一直不是很好,而且1岁后女儿一出门就要买这个玩那个,我哪消费得起。

为了控制孩子的消费欲望,便想了一招“哭穷”来抑制。比如我会经常跟他们说“爸爸挣得少,妈妈没上班,家里很穷,买不起你们喜欢的玩具”、“妈妈像你们这么大从没吃过雪糕”、“家里没钱”等这些哭穷的语言告诉孩子“家里真没钱,你们也要学会理解父母”。

在牛莉这种“哭穷”意识灌输下,两个女儿慢慢地就不会一出门就要买这买那了,只是乖乖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不问她们就不要求,表现得异常懂事听话。牛莉也觉得这样特别好,特别省心,也造就了女儿“听话懂事”的好形象。

为了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节约意识,家长们都喜欢用“哭穷”这一类方法,因为见效快效果好。然而很多家长却忽略了,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的反作用。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哭穷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对他们人生发展的“诅咒”。

父母爱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父母总跟孩子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金钱教育不该成为捆绑人生的“诅咒”

父母跟孩子哭穷,无非是希望孩子能够节约一点、为家长多着想一点,不要看到什么都想要、看到什么都想买。这种频繁、刻意地跟孩子哭穷,的确是能够遏制孩子的消费欲望,但带来的后果,却是不敢想象的。

父母的哭穷,是对孩子性格的“诅咒”,将来会“后患无穷”

父母哭穷无疑是在“诅咒”孩子性格的正常发育,一般来说会形成2种极端的性格:

父母爱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父母总哭穷,孩子难以在家庭里感受到幸福感,会养成过早渴望经济独立的状态

【家里本来就没钱,你能不能节约点】;

【妈妈一件衣服穿几年,你一件衣服穿几个月】;

【爸爸赚钱很辛苦,你要省着点用】;

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念叨没钱、钱来之不易,会导致孩子在家庭里体会不到任何幸福感。他甚至会觉得有点内疚,是不是因为我所以家里才没钱?

慢慢地他们就会把应该放在学习上的注意力转移到钱上面来。坏一点的影响就是:孩子不想读书了,就想着快点长大辍学出去挣钱,不想再花父母的钱,非常渴望经济独立

父母爱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爱哭穷的父母,孩子会对“金钱”格外执着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塞得希尔·穆来纳森曾提出过一个“稀缺心态”的词:意思是长期处于匮乏稀缺状态下的人,他们会慢慢被环境所改变,养成一种“稀缺心态”。也就是越缺什么,越在乎什么。

虽说父母跟孩子哭穷,本意是好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养成节约、懂得控制欲望的好习惯。然而这种方法反作用也是极大的,孩子未来会对金钱表现得格外执着,即便是他们将来已经富有了,但他们本质上“心还是穷的”。

父母爱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父母总跟孩子哭穷有多可怕?看完这3个案例你就明白了

作为父母的我们可能不能明白“跟孩子哭穷”这么一个小事,怎么就会成了孩子人生的“诅咒”呢?以下我收集了几位网友的人生感悟(他们就是从小经常被父母哭穷),供家长们参考。

网友A:

我就从小就是听着妈妈各种哭穷的话长大的,听多了会很累很有压力,心里真的很想说没钱为什么把我生下来。从小就盼着早点长大自己经济独立,后来我读完小学就没读了,原因很简单:不再花家里一分钱。

父母爱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网友B:

我真的在用一生的时间弥补童年的那种了,小时候,别的同学都有一双球鞋,我什么都没有,每次都穿着哥哥的旧鞋。每次让妈妈给我买双鞋,她都会说“哥哥的鞋不能穿吗?你不知道家里什么条件吗?”

18岁那年高中毕业辍学后靠自己打工,才买了自己的一双球鞋,如今30岁的我挣了很多钱,家里有上百双鞋,鞋的价格是当年的十倍。

网友C:

小时候父母哭着给我说穷,也各种省着给我看,后来我越来越内疚,早早就没有上学,去打工为家里承担一部分生活,后来发现别家的父母砸锅卖铁,那一刻我的心态崩了。

父母爱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家长再穷,也别总向孩子哭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跟孩子哭穷这是低等家长的低等做法,小时候虽然看着见效快效果好,长大后则“后患无穷”。作为家长的我们再穷,也不要总是跟孩子哭穷,当然也不是一味地跟孩子“打肿脸充胖子”,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第一步:0-6岁培养孩子认知“钱”的概念

作为孩子的第一抚养人妈妈在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从小你就要告诉孩子“爸爸每天早出晚归是在干什么、是为了什么;买一把蔬菜要多少、买一袋苹果要多少钱”。

告诉孩子“爸爸钱赚得不容易、不能随便花;一袋苹果要花掉20元才能买到”。这是培养孩子金钱概念和消费观的基础课,妈妈要做好。

父母爱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第二步:6岁之后开始培养孩子的用钱计划

到了第二阶段,6岁之后家长要着手培养孩子的用钱计划,并不是家里有钱,孩子就可以随便用随便拿。金钱是有限的,拿有限的钱做有用的事。孩子在向家长要钱之前一定要提出用钱计划,家长考量之后才能给。

第三步:入学后培养孩子金钱的道德意识

在孩子具备金钱意识开始,家长就要及时给孩子做好钱的分类意识。比如什么是公有资产、什么是私有财产。比如孩子作为一名班长,班费虽然在他这,但是这是公有资产,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随意挪用;爸爸妈妈给的钱这是私有资产,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这是为了培养孩子金钱的道德意识,一定要早点告诉孩子,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再去纠正就来不及了。

第四步:步入社会后告诉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孩子终有一天会步入社会,家长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什么钱都可以赚、不是什么钱都能拿。赚的钱一定要合法合理,否则再多的钱也要学会拒绝

父母爱哭穷,将来会“后患无穷”,培养孩子金钱观这样做更显智慧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每日分享0-6岁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后患无穷   父母   反作用   节约   小时候   将来   家里   金钱   爸爸   家长   意识   女儿   智慧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