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轻易的给孩子打上“叛逆”的标签!

千万不要轻易的给孩子打上“叛逆”的标签!

文:小雨点爸

养娃大军的参谋长,“三好男人”的杰出代表,专注弄儿100年!

昨日,看一档电视节目,一个关于儿童成长的访谈。其中有一位妈妈说她的孩子很叛逆,怎么管都不听,她很头疼。主持人就问她,孩子具体有什么叛逆的表现。她说“孩子不爱做作业,天天看电视,成绩下滑,说什么都不听”。主持人问她,“还有别的吗?”。她说“没有了,就这就够我头疼了”。

讲真,她所说的真的不能称之为叛逆,而仅仅是孩子遇到了成长中必经的“叛逆期”。叛逆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有些孩子可能会表现的明显一些,有些孩子则表现的不那么明显。而且,不同的叛逆期,孩子会有不同的一些表现。

比如2岁左右叛逆期,孩子会出现”爱打人“,“爱说不”,“摔东西”,“爱哭闹”;8岁左右叛逆期,孩子会表现出“小大人“,“唱反调”,“喜欢有自己的主张“;14岁左右青春期的叛逆,孩子会表现出“强烈想脱离父母”,“好面子,自尊心强”,“压力大,烦恼多”。

其实,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只是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所以,“叛逆期的孩子”和“叛逆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不要轻易的就认定,“这是一个叛逆的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

千万不要轻易的给孩子打上“叛逆”的标签!

孩子成长过程中三个重要的叛逆期

第一阶段:2岁左右 这个年龄的孩子刚刚开始有了“我"的意识,会下意识的去保护自己的玩具,会对大人的命令说”不“。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尚小,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常会出现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对家长或小朋友拳打脚踢等。许多妈妈都会说”我的孩子以前挺乖的,现在怎么变的这么不听话了“。其实,不是孩子不乖了,是孩子在成长!

第二阶段:8岁左右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进入小学,社交面也广了。有同学,有老师,有的还会被送到午托班。刚刚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他们都会有”小大人“的感觉,喜欢自己拿主意,处处和父母唱反调,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很多事情还是需要父母的帮助,有些时候,只是他们要面子,强撑着不说或者反对。因此,做父母的要善于为孩子找台阶下。

第三阶段:14岁左右 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处于初中,学习压力大。这些压力一部分源于同学之间的竞争,一部分源于父母亲友的期望,因此容易”烦躁“。同时,由于心理,生理的日渐成熟,他们对独立的渴望更大,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不用你管”。作为父母,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好孩子坚实的后盾,与孩子保持亲密有间的亲子关系,将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望独立的各种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千万不要轻易的给孩子打上“叛逆”的标签!

叛逆行为所传递的语言

“你说不允许,他偏要这么做”

例如,你说不允许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但结果是,他一定会把玩具仍的满地都是。这其实是孩子对家长的一种试探,他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我这样做,妈妈会不会生气,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还有,孩子想买玩具,你不想给孩子买,于是,孩子就嚎嚎大哭,最终你妥协了,给他买了玩具,但你发现他并不是多喜欢这些玩具,因为,孩子哭并不一定就是非常想要,而是通过哭来试探家长的态度。

再比如,你说不允许撕书,但第二天他照样撕。这并不是孩子不长记性,而是孩子在做一种尝试,他想看一看这个东西能否撕下来,或者想试试自己的力量,能否撕得动。如果孩子有类似的举动,你不应该烦恼而应该高兴,因为孩子在成长,开始探索这个世界!

“不用你管,我知道,我会做”

例如,你说“今天冷,多穿件衣服吧”。得到的回应一定是“不冷,不穿,不用你管”。这其实是孩子想告诉父母,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自己的主见,我知道该不该穿。对于此类问题,父母其实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挨次冻,下次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该穿了。完全没必要因为这个烦恼。多年前,我就曾经亲眼看着一位家长,因为孩子不愿意多穿一件衣服把孩子打了一顿,委实不妥!

千万不要轻易的给孩子打上“叛逆”的标签!

如何缓解叛逆期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叛逆期有时候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时,有些父母可能会疲惫了,懒得管了,就说“算了,慢慢熬吧,也许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如果你有这种心态就大错特错了。

“叛逆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为特殊性甚至比其他阶段更为重要,绝不能用“熬”心态消极等待时间的自然过去,反而应当积极参与,帮助和引导孩子,使孩子能在这一阶段学的更多,成长更快。

1.积极的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要能与孩子彼此分享对方的快乐,也要能及时的洞察孩子的不快乐,帮助孩子消化负面情绪。

2.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与孩子一起成长。比如约定一起读一本书,一起养一个小动物,小植物。帮助孩子细化学习或生活目标,一步一步的来实现。

3.多给予孩子一些选择权和决定权。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用品,自己决定报什么兴趣班等,父母只要把握好原则就行。要多鼓励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在不涉及生命和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动手。

4.与孩子约法三章。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要提前与孩子说好,并严格执行,不打折扣,原则问题坚决不迁就。同时,父母给孩子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不要让孩子又被愚弄和被骗的感觉,这样会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

5.高压政策不可取。有些父母喜欢以暴制暴,这样的行为,最终只会以孩子的委屈哭闹和你的难受心情收场。高压政策会让孩子失去良好的判断力,形成“奴性”人格。更会让孩子产生垃圾情绪,无处排解。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他们每个人成长的方式都不同。如同我们养一朵小花,并不是只有红玫瑰才是玫瑰,黄玫瑰,紫玫瑰一样绚丽多彩。同样,我们的孩子也在成长,成长的路上也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如此,才能在未来大放异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叛逆   可能会   不允许   高压   大人   烦恼   年龄   家长   父母   独立   阶段   玩具   妈妈   标签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