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防疫关键期,竟还有人“电梯吐口水”,网友:刷新道德底线

最近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最冷清的阶段也是最“低调”的一个春节。大街小巷都很难寻觅到一个人的踪迹,也很难听到楼上楼下聚会吵闹的声音。

为了这场肺炎防疫战,全国人民可都是卯足了劲在战斗。

白衣大褂的勇士们一个个每日奋斗在第一线,很多的护士小姐姐们的脸上都被勒出了深深印记;

各地的民众都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纷纷捐款、捐物,希望第一时间能够送达武汉疫区第一线,给那里的人们送去温暖;

更多的人们都是努力遵守着各个社区的统一指挥,听从党的命令,坚决的减少出门,把自己关闭在家,努力得不给大家添堵、添乱,虽然简单却是实实在在的起了大作用。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场战役注定是我们要打赢!只有同舟共济,肺炎就会被消灭。万恶的病毒一定会让你无处遁形!

肺炎防疫关键期,竟还有人“电梯吐口水”,网友:刷新道德底线


团体中总有那么一些异类

就像一个团体当中,总有那么个别的人与别人的意见相悖、甚至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来。

最近看到一则视频,广西横县1男子乘坐电梯时,故意扯下一张电梯口的备用纸巾,朝着纸巾反复多次吐口水后将纸巾故意涂抹在电梯按钮上。

画面中这名男子兴高采烈,心情甚是不错。于此同行的3名成年人丝毫没有要阻止的意思,反而是看着该名男子进行这种恶意行为。

据说这名男子还是一名未成年的15岁孩子,网友纷纷吐槽:简直刷新了道德底线。

肺炎防疫关键期,竟还有人“电梯吐口水”,网友:刷新道德底线

无独有偶,近日,武汉某一区一个小区内有部分患者正在家里进行隔离观察,深夜有一女子左顾右盼,弯着腰悄悄地走到楼道口,监控显示这名女子竟然大半夜朝着楼道门把手吐口水。

明知防疫期间需要特别注意,出门都必须戴口罩,为何半夜起来做出如此不齿的事情?

莫不是监控拍得清清楚楚,相信很难有人会去猜测女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肺炎防疫关键期,竟还有人“电梯吐口水”,网友:刷新道德底线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不论是男子朝着电梯吐口水还是女子深更半夜朝着楼道把手吐口水,这些轻浮的动作很显然地告诉我们:这些人极度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质。

他们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以玩乐的心态对待一切严肃的事情,缺乏对世界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是极为自私自利的表现。

在防疫的关键期,我们作为父母有义务和必要告诉孩子一些道理,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事情能够有所收获。

1、 父母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孩子从出生后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模仿,而模仿的最佳对象就是父母。通过模仿孩子们能够迅速了解知识,是他们学习的最佳途径。

作为父母防疫期间,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工作。基本的个人防范保护措施要做好,出门戴口罩、不随地吐痰、不做出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要有一颗善待他人的同情心,对于疫情的控制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大帮助。

肺炎防疫关键期,竟还有人“电梯吐口水”,网友:刷新道德底线


​2、 对于孩子的错误要及时地给予纠正

就像上文中的男孩,吐口水的行为完全就是孩子为了自己取乐而为,但他没能想到这种行为对于他人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作为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些异常甚至明显不对的行为,我们不能作为一个放纵型的父母,随意放纵孩子的无度和无知,而是要做一个理智型的父母,用坚定而和善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自我改变,这对于孩子人格的建立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肺炎防疫关键期,竟还有人“电梯吐口水”,网友:刷新道德底线

3、 让孩子了解防疫正确的知识

疫情是突发的,也是凶猛的。我们没有退路,有的只有勇敢面对。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要给孩子讲解一些防疫知识。

例如告诉孩子肺炎病毒是什么、从何而来、它是如何传播的、我们平时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措施需要预防等等,让孩子彻底的了解才能够从心底的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肺炎防疫关键期,竟还有人“电梯吐口水”,网友:刷新道德底线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希望我们每个平凡的普通人都能够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渡过难关,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今日话题:你对于男子吐口水的事情如何看待?你又是如何告诉孩子防疫知识的呢?欢迎大家来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七悦妈,关注我,和我一起轻松聊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肺炎   防疫   横县   电梯   关键期   武汉   疫情   同情心   楼道   纸巾   底线   道德   事情   父母   男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