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对我们来说,时间已经静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变老。---------------摘自电影《地久天长》

根据人口学家测算,中国目前有超过100万的失独家庭,而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7.6万的速度增长。心理学家认为,丧子是所有丧亲经历中最痛苦的,而失去唯一的孩子,则是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最大的痛苦。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失去唯一孩子的母亲趴在儿子墓碑上痛哭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失独者》让我再次关注到了这个群体和他们无处安放的余生。

失去独子让充满希望的生活跌入深渊

1985年,家住武汉的马奇文、刘绍敏夫妇迎来了自己的儿子,马奇文给儿子取名马聪,寓意聪明智慧,马聪是独子,一出生就得到了全家人的宠爱。

马奇文一家的生活并不富裕,起初马奇文靠踩麻木为生,后来麻木上交后,马奇文就在汉正街骑三轮车帮人拉货赚钱,妻子刘绍敏的收入也不高,一家人住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老房子里,但儿子的出生给这个经济窘迫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马奇文一家

马聪也没有让父母失望,他知道家里经济紧张,从来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他努力学习,从小到大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一转眼马聪已经上高三了,因为他成绩优异,很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马奇文夫妇都觉得只要儿子考上大学,自己的苦日子也就到头了。

可就在高考前夕的一次体检中,马聪被查出右手患有恶性骨肿瘤,治疗费需要30万元,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马聪积极抗癌2年多,期间他依然坚持学习,打算等痊愈后再考大学。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马聪去世时年仅22岁

但天不随人愿,2006年底,马聪的病情突然恶化,癌细胞广泛转移,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2007年2月3日,马聪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在生前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去,这个本性纯良的孩子决定用自己最后的一点力量回报社会,但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离开,也同时埋葬了父母的余生。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儿子是马奇文不能提的痛

“走出来”是他们最不愿意听到的一句话

儿子离开后,马奇文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情绪时而暴躁时而低落,脾气上来就冲着刘绍敏发火,埋怨她没有照顾好儿子,才让儿子得了病。

作为男人,马奇文告诉自己不能轻易流泪,他也很少向别人倾诉,长期的情绪低落让他患上了抑郁症,需要靠药物控制精神状态,再加上他患有高血压,每天还得吃降压药。糟糕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让马奇文无法继续工作,刘绍敏也下了岗,两口子只能靠低保生活,还要还之前给儿子看病欠下的外债,日子过得十分紧张。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马奇文夫妇的家很简陋

儿子走后,他们基本不开火做饭,饿了就啃白馒头,或者煮点白面条,几乎不炒菜,刘绍敏说,只要一炒菜就想起儿子,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疼,干脆就不做饭了,两人常常在屋里一坐就是一天,等反应过来时,天已经黑了,刘绍敏觉得这样也挺好,什么也不想,浑浑噩噩一天也就过去了。

刘绍敏曾经努力让自己变得正常起来,她喜欢跳舞,儿子没生病时每天早上她都会去小区的空地上跳一会,于是她尝试用跳舞来让自己心情变好,可没想到却被人指指点点,说她孩子都没了还有心思跳舞,于是后来她就干脆不去跳了。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刘绍敏跳舞被人指责

刘绍敏的妈妈还健在,她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马聪刚去世时,母亲和姐妹们经常来劝刘绍敏,和很多关心刘绍敏的人一样,他们都劝她要“走出来,尽快开始新的生活”,刘绍敏知道他们是出于好意,只是他们实在不能体会自己所经历的痛苦。

从那以后,刘绍敏就不再和周围的人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她不想被大家当成“祥林嫂”。

“去养老院需要子女签字,谁来给我签字呢?”

如今,马奇文已经63岁了,刘绍敏也年近60,他们逼着自己不去想年龄,每天稀里糊涂地过着,他们曾经去养老院打听过,但养老院却告诉他们,如果要去养老院,需要征得子女同意并签字才可以,刘绍敏听完心里一阵悲凉。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失去儿子后,马奇文夫妇加入了一个由失独父母成立的公益组织——武汉连心家园,在这里他们认识了一群和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人,他们大多出生在上世纪5、60年代,80年代赶上计划生育,成了首批独生子女的父母,人到中年却遭遇独子夭折,如今他们已经开始步入老年,生活和精神的支柱双坍塌,让他们的未来充满着未知,“生病”和“养老成了他们不敢提及的词。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失独老人许春娥

60多岁的张桃梅患有甲状腺癌,失去儿子后,丈夫又患上中风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张桃梅照顾,可张桃梅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50多岁的许春娥,多年前独子因意外去世,留下了儿媳和年幼的孙子,许春娥自己年轻时由于意外落下了二级残疾,如今丈夫又做了手术,她只能拖着残疾的身体照顾着丈夫。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半边天栏目采访连心家园创始人李铭兰(左一)

“病无所依,老无所养,没人送终,这就是‘失独者’进入老年后的悲惨境况。”连心家园的创始人李铭兰表示,而连心家园的建立就是为了让像马奇文夫妇一样的失独父母们抱团取暖,和别人无法说的心里话可以和他们说,无处宣泄的情绪也可以在这里宣泄,面对刚刚失去孩子的人,他们也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帮助和开导,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决定以后要集体养老,互相帮扶互相照顾。

《失独者》:揭露100万失独父母之殇,与孩子同时埋葬的是余生

希望失独老人也能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015年北京市出台失独老人接收方案,将第五福利院改造成专门接收失独老人的养老机构,其他城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政策。

希望这些老人能够像其他老人一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希望他们的余生可以平静安稳地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汉正街   纯良   余生   父母   孩子   养老院   独子   武汉   炒菜   夫妇   情绪   丈夫   儿子   老人   家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