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未经历爱情,却遭丈夫家暴,中年丧女后为诗歌裸捐3000万

她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女先生”,在热爱古诗词的人眼里,她是神一样的存在,但她的人生却饱受苦难:少年丧母,中年丧女,唯一的婚姻以失败告终,暮年捐献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她说自己有弱德之美,但却不是弱者。--------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一生未经历爱情,却遭丈夫家暴,中年丧女后为诗歌裸捐3000万

上世纪50年代的叶嘉莹

出身贵族,少年时却命运多舛

1924年,在北平城长安街旁的一座四合院里,叶嘉莹出生了,她是蒙古裔旗人后代,与清代大学士纳兰性德同宗,与慈禧同姓叶赫,清亡后,家族便把“叶赫”简化成了“叶"。

叶嘉莹的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父亲叶廷元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后在民航公司任职,母亲毕业于师范大学,从小叶嘉莹就在家里接受传统教育,她的祖父主张:可以学新知识,但也要尊旧道德,在祖父的安排下,叶嘉莹没有出去上学,而是在伯父伯母的指导下学习古诗词,这也奠定了叶嘉莹一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虽然出生贵族,但叶嘉莹的人生却几经坎坷。1937年,北平沦陷,叶嘉莹的父亲跟随国民政府迁往后方,也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叶嘉莹和弟弟只得跟随母亲四处避难,日子过得很艰苦,没有白面,一日三餐只能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物质方面的艰苦叶嘉莹尚能忍受,但随之而来的精神上的摧残却差点击垮了这位少女。

一生未经历爱情,却遭丈夫家暴,中年丧女后为诗歌裸捐3000万

年轻时的叶嘉莹

1941年,叶嘉莹的母亲被诊断患上癌症,舅舅带着母亲去天津治病,但母亲自知自己的病没有治愈的希望,又担心年幼的叶嘉莹姐弟俩,于是执意要返回北京的家中,可就在返京的火车上,叶嘉莹的母亲咽了气,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的叶嘉莹悲痛欲绝,她连写了8篇《哭母诗》,写尽了她的悲痛和对母亲的思念。

师从国学大师,24岁嫁做人妇

母亲去世时叶嘉莹只有17岁,之后她跟着伯父伯母生活,并考入了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也是在那里她结识了恩师——一代文学大师顾随先生,叶嘉莹跟着顾随先生学习了6年,听讲记录记了8本,这8本笔记被叶嘉莹视为珍宝,一直都随身携带。顾随先生也很欣赏叶嘉莹,认为她颇有才华。

1945年,叶嘉莹以国文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前夕,顾随对叶嘉莹说

假使我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一生未经历爱情,却遭丈夫家暴,中年丧女后为诗歌裸捐3000万

与顾随先生合影(右二为叶嘉莹)

大学毕业后的叶嘉莹在北京几所女中教书,在这期间她认识了未来的丈夫赵东荪,赵东荪的堂姐是叶嘉莹的英文老师,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两人相识了。叶嘉莹的家人并不同意这门亲事,认为赵东荪为人粗鄙,配不上出身书香门第的叶嘉莹,但当时年轻气盛的叶嘉莹却认准了这个男人,执意要嫁,于是两人在1948年结了婚。

婚后不久,叶嘉莹就跟随丈夫迁居到台湾,虽然她内心并不情愿,但当时的情况也由不得她自己做决定,到达台湾后,叶嘉莹在彰化女中教书,生下了大女儿,也度过了一段相对比较安稳的日子。

一生未经历爱情,却遭丈夫家暴,中年丧女后为诗歌裸捐3000万

叶嘉莹结婚照

“我的一生没有经历过爱情”

灾难再一次降临在叶嘉莹的头上,受到丈夫频繁政治活动的牵连,在大女儿仅4个月大时,叶嘉莹一家就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她抱着吃奶的孩子在拘留所一关就是几个月,好在叶嘉莹历史清白,没过多久就被释放了,但这一闹害的叶嘉莹丢了工作,丈夫还被关在监狱里,叶嘉莹只好带着女儿投奔丈夫的姐姐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这位出身名门的女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身段做起了佣人的工作,在这段日子里她写下了这样一句诗: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3年后,丈夫终于出狱,一家3口又能团聚了,叶嘉莹受邀回到台北女中教书,丈夫的工作也有了着落,可没想到,经历了牢狱之灾的丈夫性情大变,他开始酗酒,常常冲着母女两人发脾气,有时喝多了还会家暴叶嘉莹,叶嘉莹一边教书一边还要兼顾家中琐事,一旦家务没有做好,就会受到丈夫的责骂,在这期间叶嘉莹还生下了二女儿,重男轻女的丈夫见到二胎又是女孩,从此对叶嘉莹更没有了好脸色。

1960年,叶嘉莹的恩师顾随先生去世,顾随生前最得意的两个门生就是叶嘉莹和周汝昌,他很欣慰在世时看到了周汝昌的成就,但他却很遗憾最让自己感到骄傲的女学生却被生活的琐事缠身,没能在诗歌上有所建树。

多年后在一次采访中,叶嘉莹表示自己从未经历过爱情,这可能就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女人的无奈吧。好在她的小女儿补充道:“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歌谈恋爱。”

一生未经历爱情,却遭丈夫家暴,中年丧女后为诗歌裸捐3000万

叶嘉莹一家

诗歌上终于取得成就,人到中年却遭遇丧女之痛

在被婚姻折磨得体无完肤时,叶嘉莹也曾想过自杀,但她想到两个女儿以及年迈的父亲,她还是决定坚强地活着,好在她还有诗歌的陪伴。

1954年到1969年,叶嘉莹在台湾大学任教,潜心研究诗歌,出版了多部著作和诗集,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渊博的学识吸引了很多人,著名作家席慕容就曾逃课去听叶先生的课,她虽然不是叶嘉莹的正式弟子,但却对叶嘉莹十分痴迷,作家白先勇也是叶嘉莹的“迷弟”之一,按照他的话来说,叶先生虽然衣着朴素,但却有一种“天生的华丽”。

1969年,叶嘉莹离开台湾,受邀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将中国的古诗词文化传播到了全世界,刚到美国时,叶嘉莹英文并不好,为了能用英文讲课,她常常备课到凌晨2点。

当时叶嘉莹的大女儿生活在多伦多,小女儿定居在匹兹堡,叶嘉莹就利用休息时间飞去看望两个女儿,眼看着生活渐渐安定了下来,谁知老天并不打算放过这位才女。

1976年,刚刚结婚3个月的大女儿和女婿,因为一场严重的车祸双双去世,命运再一次向这个可怜的女人挥舞起了屠刀,得知噩耗后,叶嘉莹哭了几天几夜,写下了10首《哭女诗》这些诗和当年的8首《哭母诗》一样,是叶嘉莹心里永远的痛。

一生未经历爱情,却遭丈夫家暴,中年丧女后为诗歌裸捐3000万

叶嘉莹与女儿

义无反顾回国任教,将全部积蓄捐出

经历了丧女之痛后,叶嘉莹没有一蹶不振,她决心好好活着,继续潜心钻研古诗词,1977年,大陆恢复高考,1978年,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大陆高校急需老师,于是她给国家教委写信,表达了想要回国任教的心愿,她还表示愿意自己承担路费,甚至可以不要报酬,免费授课。

叶嘉莹如愿回到了祖国,她日后回忆说:自己人生中有很多迫不得已的选择,只有回国教书是由她自己做出的主动的选择。

一生未经历爱情,却遭丈夫家暴,中年丧女后为诗歌裸捐3000万

叶嘉莹在讲课

回国后叶嘉莹在南开中文系任教,当时的人们在经历了10年运动之后,极度渴望知识,南开大学为叶嘉莹安排的课程是汉魏南北朝诗,每到她上课时,教室内外常常围着几百名学生,除了南开的学生外,天津其他高校的学生也都闻讯赶来听叶嘉莹的古诗词课。

随后叶嘉莹还去全国其他高校巡回任教,常常爆满,她用独特的音调唱诗,用优美的语言讲诗,听课的人都被她深深吸引,忘我地进入古诗词的美妙意境当中去。

2018年,94岁高龄的叶嘉莹决定将她的全部积蓄3500多万元捐给南开大学,并设立“迦陵基金”用于发扬中国的古诗词,温家宝总理曾称赞她心灵纯净,内心高尚。

叶嘉莹自己说自己有“弱德之美,不与旁人争抢,在任何困难中都守住自己的本心,但弱德并不等于弱者。”

一生未经历爱情,却遭丈夫家暴,中年丧女后为诗歌裸捐3000万

晚年的叶嘉莹

2020年10月16日,一部关于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上映,影片名叫《掬水月在手》,整部影片的基调是安静而缓慢的,对于没有上过叶嘉莹先生诗词课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就仿佛让你沉浸式的体验了一次叶嘉莹先生的讲座,而对于今年96岁的叶嘉莹来说,这也许是她的最后一部纪录片了。

一生一次,在电影院看最后的“女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北平   水月   南开大学   诗歌   生下   南开   丈夫   女中   古诗词   英文   台湾   祖父   纪录片   中年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