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叫醒娃“难于上青天”?再难也别尝试三种方式,比打骂还伤人

导语:

谁的学生时代不是一沾枕头就睡觉,睁开眼睛就天亮呢?

中国孩子课业负担重,每天最舒服的时间就是晚上睡觉了,并且儿童时期睡好觉也是很重要的,按理说这么好的睡眠状态应该好好珍惜,可惜却碰上了,很多父母的各种“花式”叫醒。

妈妈每天的不当叫醒,对孩子来说堪比恐怖片,阴影迟迟不散

今年刚上初一的小玉,因为作息时间和以前发生了改变,早上总是很难起床,自己定着闹钟还迟到了几次之后,小玉妈妈就开始了她的“暴力”叫醒之旅。

小玉甚至在心里,给妈妈的叫醒方式分了等级:

父母叫醒娃“难于上青天”?再难也别尝试三种方式,比打骂还伤人

大力推门、揪被子这都是轻量级的;扯开嗓门大吼快迟到了,这是中量级的;重量级的就干脆上手了,拍打着小玉脸让她清醒,或者直接把小玉从床上拽起来……

几个级别轮流整下来,小玉倒是起床了,但因为忽然惊醒导致的心悸感觉,却迟迟散不去,每晚睡觉前,想起第二天又会被妈妈来惊醒,都有点不想睡觉了。

就这么持续了两个月,到了小玉最爱赖床的冬天,妈妈也开始升级叫醒模式,隔几分钟就“轰炸”一次,小玉对妈妈的烦躁情绪达到了顶峰,等妈妈再闹出很大动静叫她起床的时候,她都会直接吼回去:“出去!别烦我!”

父母叫醒娃“难于上青天”?再难也别尝试三种方式,比打骂还伤人

本来亲密和谐的母女关系,因为妈妈“惊吓式”的叫醒,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父母叫醒娃“难于上青天”?再难也别尝试三种方式,比打骂还伤人

孩子迟迟不起床,父母还忙着去上班或做早饭,这个时候时间的紧迫感,瞬间堆到父母这里,有些父母就会选择他们认为最快的方式,叫孩子起床,殊不知一旦用错叫醒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一、大吼大叫,恐吓孩子快迟到了

人在安静睡眠状态下,身体和心理都是放松的,就像一池平静的湖水,如果这时候,有人猛然扔下一块大石头进水里,你想想池水会怎样。

边大吼大叫边对孩子说:你快迟到了、你来不及了,就等于是连续在往平静的池水里扔大石头,孩子的思绪被猛然惊醒,接着又被急迫的情绪覆盖。长此以往下去,孩子的情绪会逐渐变得焦躁难安。

父母叫醒娃“难于上青天”?再难也别尝试三种方式,比打骂还伤人

二、扯开被子,拍打孩子身体

人在睡觉的时候,被子里的空间就是他的安全区,在孩子还没彻底清醒的情况下,扯开被子,拍打孩子的身体,都是在刺激孩子本来安逸的神经

而且被子里的温度和外界是不一样的,骤然从已经适应的温度,被强行带到另一个温度了,四肢和精神都会起应激反应。

至于拍打,睡眠也是一种潜意识的状态,潜意识下受到“攻击”,身体和精神不止会吓一跳,甚至会下意识的去“反击”,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有易怒甚至动手的习惯。

父母叫醒娃“难于上青天”?再难也别尝试三种方式,比打骂还伤人

三、故意闹出大动静,生活噪音叫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之前网上很红的段子,描述的是:父母在睡觉时孩子的一举一动,以及孩子在睡觉时父母的一举一动。父母睡觉时,孩子怕吵醒大人,往往做什么都小心翼翼,而父母在孩子睡觉时,却恰恰相反。

甚至有的父母觉得,自己闹出来的动静大点,孩子听着声自然就起床了,还省得再去叫他们,一举两得。

其实,孩子在睡梦中一旦被这些生活噪音吵醒,会发现这些声音不像闹钟一样,按了就能停,反而是源源不断,本来被吵醒就很烦躁了,还要被源源不断的声音刺激,孩子逼不得已,可能会大吼大叫让父母安静,慢慢就会变成了“起床气”的坏习惯。

父母叫醒娃“难于上青天”?再难也别尝试三种方式,比打骂还伤人

“惊吓式”叫醒不可取,这些合理的方式,可供家长参考

1)提前给孩子做好预告

如果第二天要早早叫醒孩子,可以在第一天晚上提前跟孩子说,“明天你要早点起床”,“如果你起不来,没关系,爸爸妈妈会提前去叫醒你”。

提前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孩子会下意识“通知”生物钟,明天要早点醒来。即使醒不来,也会大大缓解孩子的时间压迫感,降低孩子的紧张情绪。

2)利用光线叫醒

慢慢地拉开窗帘,让光线逐渐渗透进来,前几次可以轻轻告诉孩子“早上了,该起床了”,习惯这个操作之后,甚至不用话语叫醒,光是拉开窗帘,孩子就会慢悠悠地转醒。

父母叫醒娃“难于上青天”?再难也别尝试三种方式,比打骂还伤人

利用光线叫醒,不仅能舒缓孩子的神经,还能为之后他们生物钟的养成,培养良好的基础。如果有些孩子的卧室,自然光线并不是很明显,可以利用台灯慢慢调节档位,代替自然光线的效果。

3)轻抚叫醒

轻轻摸摸孩子脸庞或者头发,轻轻地叫他的名字,让孩子在充满安全感和爱的环境中慢慢转醒,之后跟他轻声聊会天,可以问问他晚上做什么梦了,早上有想吃的东西吗,让孩子在床上逐渐清醒过来。

因为年纪的原因,孩子们总是特别贪睡,这就让很多父母们觉得“叫醒娃难于上青天”,但再难都要用正确地方法,去叫醒睡梦中的孩子,帮助他们在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早晨,拥有最美好的心情。

留言板话题:你家娃是“起床困难户”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难于上青天   大石头   父母   方式   都会   池水   伤人   动静   小玉   光线   被子   睡眠   情绪   身体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