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坠亡女孩和司机,究竟谁错了?

昨天,货拉拉事件的完整通报,终于出来了。建议大家在发表任何意见之前,先仔细地阅读一遍通报的内容。

货拉拉坠亡女孩和司机,究竟谁错了?


我看了这份通报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女孩和司机都是普通人,他们纠结的点我都能够理解,这件事完全可以说是因为一场误会造成的悲剧,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想要的是最终这个结果。

在这件事里,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然而毫无疑问,他们又都是受害者,一个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个不但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还要终生面对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一条鲜活生命逝去的良心拷问。

但是,某些非黑即白的二极管可不这么想,任何事件发生以后,他们一定要分出个对错,一定要选边站,绝对不能接受双方都有责任的论点存在。

1、受害者有罪论又出现了

在通报出来之后,他们开始与司机共情,将锅全部甩到女生身上,说她情商低、抠门、不懂人情世故、不会来事儿,不然花钱让司机搬运,不就啥事儿没有了?又说她太过偏激,受迫害妄想症,才会觉得司机对她图谋不轨。还说她没有常识,不知道先报警,也不知道跳车是会死人的……

货拉拉坠亡女孩和司机,究竟谁错了?


你看看,居然还有人说女孩不幸去世是「大自然的优胜劣汰」的恶毒发言。

货拉拉坠亡女孩和司机,究竟谁错了?


在网络上做事后诸葛亮是最容易的事,我还记得上次遇到滴滴司机偏航的姑娘没跳车,结果键盘侠的评论说啥来着:「她怎么不跳车呢?」

货拉拉坠亡女孩和司机,究竟谁错了?


2、潜规则才是真理?

还有那些成天拿人情世故之类潜规则说事儿的人,也非常让人厌烦。

就像之前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收取嘉宾粉丝团的高价应援礼,本来就是说不通的事,但也有无数人跳出来为他们辩护,说如今给老师医生们送礼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上纲上线没意思,不送礼的才是不会来事儿。

那种理所当然的样子,和他们谴责女生太抠门不让司机赚搬运费的嘴脸一模一样。

问题是,货拉拉平台既然将运输费用与搬运费用分开收费,而且有40分钟的免费等待时间,那么女孩遵守这个规则,愿意自己多跑几趟搬家就无可厚非。

如果平台制定的规则有问题,让司机赚不到钱,那么应该做出改变的是平台,而不是为平台服务和使用平台的人。

非要说人家遵守规则不对,应该按潜规则办事的人,才是真正破坏规则的人。

都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办事儿就得靠求人,尤其是东三省和一些十八线小城镇,无论是上学、看病还是做生意,都得求人送礼拉关系才行,这也是很多年轻人要逃离东北和逃离家乡去往北上广的重要原因。

这说明什么,说明潜规则是妨碍社会发展进步的毒瘤。

所以我都不明白那些成天拿潜规则当情商的人有什么可沾沾自喜的?

近年来连各级政府都在努力改变,让办事流程简单化、透明化,就是因为领导们知道,靠潜规则运转起来的地方,只会让本地人才外流,外地资产远离,是没有任何发展前途的。

货拉拉坠亡女生不愿妥协于潜规则,正凸显出这一代年轻人遵守规则的可贵,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守原则,让潜规则逐渐没有栖身之地,这个社会才会有变好的可能。

我们不该因为有人做了正确却不随大流的事而批评他。

央视的评论,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货拉拉坠亡女孩和司机,究竟谁错了?


3、不是所有问题,都是性别问题

事情发生到现在这个地步,讨论的方向越来越跑偏,男女情绪愈发对立,而平台似乎隐身了。

批评女孩偏激、受迫害妄想症的,往往是男性,因为他们体会不到在深夜,女孩独自坐在陌生人的车上,遇到三次偏航,且询问未得到回应时内心有多么恐慌。

有人试着让男性可以理解女孩的恐惧,假如你是一个孤身在国外求学的留学生,性别男,身高170,体重120斤,你有一天晚上需要搬家,来了一个性别男,身高190,体重200斤的司机,黑人。

你不愿意支付额外的搬家费用,他很不高兴,告诉你超时要收费,你赶着平台规定的免费时间把东西搬上了车。

在车上,司机再次询问你到地方之后需不需要他卸货,你也拒绝了,司机于是偏离了导航路线三次,一次比一次远离主路,到第三次的时候,路上连路灯都没有了,你质问司机为何偏航,他也满脸不高兴地拒绝回应你。

你开始恐慌,着急,要求司机靠边停车,他还是充耳不闻,你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无数黑人犯罪的新闻,你将上半身伸出了车窗,想要逃离目前这个危险的环境……

发现了吗?这压根就不是男性与女性的问题,而是司机与乘客的问题,任何性别的乘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制造出这样对立情绪的,就是将司机的利润空间压缩到几近于无的平台。

每个人都在说,司机只拿运费是不赚钱的,他们赚的就是搬运费的钱,所以这个女孩应该让司机赚点钱。

然而,造成司机赚不到钱的根源难道是这个女孩吗?

显然不是。

应该负首要责任的,是货拉拉。

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无限压低价格吸引顾客,却把司机能否赚钱的这个最重要的问题,扔给司机自己去解决。

其实,无论是超时费,还是搬运费,如果平台一早就制定好了严格的、可供执行的规定,而且在乘客预约搬家服务之时就明确告知的话,顾客接受起来,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就没有了「坐地起价」的感觉。

超时费的收取标准,是否可以稍微提前一些,比如超时30分钟就可以由系统开始计算超时费用,在乘客下车之后直接从账户里结算?

搬运费的收取标准,是否可以规范化,明确规定每公斤多少钱,大件的家电和家具的收费标准,无电梯的爬楼费用等,都是可以一一细化的,让司机减少与客户的沟通成本,让客户也享受到收费透明化和标准化带来的便利。

但是平台一直没有去做这些事,因为它们不能从中牟利,于是就将这些矛盾转嫁到了司机和乘客身上。

就像之前饿了么推出询问顾客是否愿意多等待外卖员几分钟的功能,就是在转移矛盾,明明是平台应该规划电动车的合理行车路线和超时的计算标准问题,最后却变成了顾客太苛刻不愿意多等待几分钟导致外卖员要被扣钱的问题。

4、互害型社会制造的悲剧

最后,我想说下我为什么认为女孩和司机都是受害者。

因为他们的矛盾和误解,都是被这个互害型社会的氛围影响和裹挟之后的结果。

可能每个人都深有感触,除了极少的几个亲近的人,我们对周围的人,尤其是陌生人,是很难产生信任感的,我们对外的姿态,是典型的防卫性姿态

就是先默认所有人都是危险的、不怀好意的,需要我们提防,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不被欺骗和伤害。

我们已经习惯了戴上冷漠的面具,用充满戾气的话语去进行交流,认为这样会显得自己「不好欺负」,不会被别人轻易占了便宜。

尤其是在与服务行业人员和底层体力劳动者打交道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去年我家开饭店的时候,我从外卖员口中听到过无数类似的事。

有个小哥去医院给护士送米线,因为商家打包不是很严密,到女孩手里漏了一点汤,并没有洒出来很多,还是可以正常吃的,但是另一个护士小姐妹就怂恿这个女孩找小哥索赔,不赔偿就要投诉他。

小哥为了息事宁人,就赔钱了事,然后准备把米线拿走,但是女孩又不同意小哥拿走,说:「你拿走了我吃什么呀?」

小哥说,「你说汤洒出来影响你用餐了,所以我赔偿给你了,米线就成了我买的了,如果你能吃,就证明泼出来的这点汤没有耽误你用餐啊?那你干嘛还让我赔?」

但是他只有一个人,护士却有很多姐妹帮她出来「战斗」,小哥为了不耽误下一单,只好忍气吞声走了。

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小哥又愤怒又委屈,说他这一中午白干了,气得他想打人。

如果他没有忍住,想必是又一桩悲剧,而事件的起因,也不过是底层打工人之间的互相伤害罢了。

因为对强者和社会的不公无能为力,就只能将刀挥向更弱者。

其实,他们本应该是最能理解对方的人。

就像货拉拉事件里的女孩和司机,他们的生活,都很不容易。

如果女孩看到了司机的不容易,虽然坚守原则不愿意多出搬运费,但是愿意给司机一瓶水,感谢他的耐心等待,那么可能在询问为什么偏航的时候,司机也不至于恶语相向;

如果司机看到了女孩的不容易,虽然没有赚到搬运费,但是也力所能及地搭一把手帮女孩搬两趟东西,那么他不仅不用等待那么长时间,而且也能不用偏航就赶上下一单。

可是,没有如果,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不容易,而将对方视作是让自己过得更不容易的罪魁祸首。

这才是悲剧发生的原因。

试着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对别人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多一些善意和微笑,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友好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小哥   拉拉   搬运费   司机   女孩   米线   外卖   乘客   事儿   潜规则   悲剧   费用   规则   社会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