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海地总统莫伊兹和妻子 图 / 澎湃影像

海地独立两百多年,领导人被暗杀、被政变推翻,甚至被肢解的事情,已是家常便饭,莫伊兹之死只不过是最新的案例而已。

这个国家历史上的一百多位统治者,多独裁者、野心家、奴隶主、军阀,且多是通过政变和骚乱上位的,少有真正为人民和国家考虑、通过正常程序完成权力交接的。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7月7日凌晨,一阵密集的枪声打破了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宁静,海地总统若弗内尔·莫伊兹(Jovenel Moïse)夫妇的寓所遭到一伙武装人员袭击,莫伊兹身中12枪身亡,夫人玛蒂重伤,已被送抵美国迈阿密接受治疗。在刺杀事件中,总统身边的安保人员却都毫发无损。

事发之后,海地代理总理克洛德·约瑟夫(Claude Joseph)第一时间出面主持大局,宣布全国进入戒严状态,并明确表示:“总统在家中被会说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外国人暗杀。”由于海地的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当地土语克里奥尔语,因此,行刺的武装人员中“有人讲西班牙语”这一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

目前,海地官方已经逮捕了28名嫌犯,其中有26人是哥伦比亚人,其余两名为美国人。初步审讯显示,这些人是在网络上受雇,已经在海地潜伏了一个多月,伺机行动,雇主则不得而知。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7月7日,海地太子港,海地总统莫伊兹在私人寓所中遭袭身亡后,士兵在现场附近巡逻 图 / 澎湃影像

由于已故总统莫伊兹树敌很多,了解海地局势的人对他被杀普遍不感到意外。而在海地独立的两百多年里,领导人被暗杀、被政变推翻,甚至被肢解的事情,已是家常便饭,莫伊兹之死只不过是最新的案例而已。

事实上,海地历史上的一百多位统治者,多独裁者、野心家、奴隶主、军阀,且多是通过政变和骚乱上位的,少有真正为人民和国家考虑、通过正常程序完成权力交接的。

他们身后的国家,虽然顶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的光环,独立时间只比美国晚了27年,却至今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贫困率高达58.5%(2012年),失业率超过40.6%(2021年),成人文盲率高达38.3%(2016年)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加勒比海的第一大岛是古巴岛,第二大岛是伊斯帕尼奥拉岛,岛上有两个国家——海地位于西部,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人口1126万;多米尼加位于东部,面积4.87万平方公里,人口1074万(两国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2019年的统计)

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最早到达的地方就是伊斯帕尼奥拉岛,他宣布整个岛归属于西班牙,并取名为西班牙岛。1496年,哥伦布的弟弟小哥伦布代表西班牙在岛上建立圣多明各城,成为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性居民点。

欧洲殖民者的到来,使得岛上的原住民泰诺族的人口从40万骤减至不到3000,几近灭绝。这一方面是由于殖民者的疯狂虐待和屠杀,另一方面是欧洲人带来了天花等传染病,泰诺族人对此缺乏免疫力。

由于岛上的耕作和开拓需要大量人力,于是西班牙人开启了罪恶的奴隶贸易,从非洲贩卖黑奴过来,很快,岛上的黑奴就达到50万人。

1697年,路易十四统治的法国在大同盟战争后根据《里斯维克条约》,获得西班牙岛西部殖民地,改称“法属圣多明各”,也就是今天的海地。不久,法国有艘名为太子号的船,在加勒比海遭遇风暴袭击,摇摇欲坠地来到海地岛西部的戈纳伊夫湾。戈纳伊夫湾三面为陆地,一面朝海,最深处还有个戈纳夫岛阻挡风暴,法国人在这里兴建太子港,名称就来自那艘死里逃生的船舰。后来这里成了海地的首都。

圣多明各的气候适合种植经济作物,最初是烟草和靛蓝,后来是棉花、甘蔗和咖啡。偏僻的、不能种植的地方,也被用来养牛和养猪。甘蔗是圣多明各最主要的经济作物,1767年,这里向欧洲出口了7200万磅粗糖和5200万磅白糖。1780年,海地提供了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

由于这块殖民地利润丰厚,吸引了大量法国人迁入,加上殖民当局很注意维持治安、制止海盗活动,圣多明各很快成为美洲最富庶的殖民地之一。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对黑奴的疯狂虐待和压迫之上的。

由于黑人实际上占了人口的多数,局面很快危机四伏。1791年8月22日,海地北方的20万黑人奴隶以击鼓为号,纷纷起义。此时,正值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政府更换频繁,对殖民地的掌控能力削弱,海地黑人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杜桑·卢维杜尔的领导下,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拿破仑在法国称帝之后,当然咽不下这口气,1802年,他派妹夫查尔斯·勒克莱尔将军远征海地,很快占领了海地岛的大部分地区,俘虏了杜桑·卢维杜尔,与叛军领袖达成了和平协议,使该岛再次受到法国的殖民统治。但由于长途跋涉,补给困难,加上气候炎热黄热病流行,法军最终还是遭遇失败,30岁的勒克莱尔也因黄热病去世。

海地黑人奇迹般地赶走了白人殖民者,在1804年1月1日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但谁也没想到的是,海地就此陷入到贫穷混乱的历史深渊中,至今一沉不起。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混乱的200年

海地的第一位统治者是杜桑·卢维杜尔的属下让-雅克·德萨林将军。德萨林出身黑奴,憎恨白人,他宣称:“为了宣告我们的独立,我们应当把白种人的皮当作羊皮纸,把他们的头骨当墨瓶,把他们的血当作墨水,并把他们的刺刀当作钢笔!”

上台之后,他发起消灭白人的运动,以剥皮、钉十字架、砍头、埋泥沙和奸杀等方式,处决了3-5万法裔白人,少数白人女性则被强行要求同黑人结婚,只有部分有价值的医生和牧师得以幸免。拿破仑军队中的几百名波兰士兵,因为憎恨拿破仑出卖波兰,在战斗中反戈一击,也得到了赦免,他们在海地的后裔至今仍说波兰语。

杀完白人之后,德萨林在1804年9月宣布称帝,自封“雅克一世“,并在海地建立起一套贵族制度,他的两个兄弟都受封为男爵。

德萨林还重新建立起了种植园制度,用严厉的措施将劳动者束缚在签约的地方,并处罚那些逃跑和藏匿逃跑者的人,所作所为与白人殖民者无异。这激发了广泛的反对和怨恨。1806年,德萨林被暗杀,具体情况至今众说纷纭,有说被大火烧死,也有说被匕首刺死。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海地的第一位统治者让-雅克·德萨林,1806年被暗杀 图 / 视觉中国

德萨林残忍糟糕的执政和惨死,似乎是海地国运的一个不祥的预兆。自他死后的110年里,海地走马灯般换了九十多个统治者,平均每人执政不过一年多而已。政局的不稳,首先冲击的是本国种植业,海地独立以后经济作物的产量反而逐年下降。一直到二战后,当地的种植园经济也没有恢复到18世纪法国殖民时期的水平。

1915年5月,海地爆发了另一次政变,为了扑灭政变,统治者让-维布伦·纪尧姆·桑下令杀死监狱中的所有政治犯,他本人则在不久之后被暴民杀死和肢解。海地陷入无政府状态,最终招致美国的入侵。1915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子港登陆,控制了局面,遴选出一个美国认为合适的总统,海地政府的关税被置于美国监管之下。美国还监督海地参议院,以美国宪法为蓝本制定新宪法,规定了总统任期。

美国占领期间,海地经济有所恢复,并建设了公共卫生机构、公路、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1934年,美国军队撤出海地。

1957年9月,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当选海地总统,开始了杜瓦利埃父子对海地长达29年的统治。在这对臭名昭著的父子独裁者的统治下,海地的各项民生指标进一步恶化,民众真的到了吃土的地步。

海地有一种土,主要成分是一种叫斑脱石的黏土矿物——和我国的“观音土”相似——当地人饿得实在没办法了,就把这种土拌成泥浆,加入少量的黄油、食盐和糖调味,然后在太阳下暴晒变成“饼干”,因为调味品的作用,口感比直接吃土要好一点。1986年1月,小杜瓦利埃在民众的持续抗议下出逃,卷走了近10亿美元。

1990年12月16日,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海地举行了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阿里斯蒂德当选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被看成是能真正结束杜瓦利埃家族时代的人物,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都对他寄予厚望。他上台后急于改变海地严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措施,但在9个月之后就被杜瓦利埃的残余势力通过军事政变推翻。

1994年10月,阿里斯蒂德复职。为了永绝后患,他干脆宣布解散军队,建立一支3000人的警察部队来维持社会治安。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开始在政治上打击异己,致使国内党派之争不断,暴力活动频繁,贪污腐败丑闻时有曝光。国内贫富对立的矛盾并未得到缓解,经济也没有好转。2004年2月,第三次担任总统的阿里斯蒂德又被反政府武装推翻,自此永久退出政坛。

在阿里斯蒂德之后,海地在11年间又换了5位总统和临时总统,遇刺的莫伊兹是第5位。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谁杀了莫伊兹总统?

若弗内尔·莫伊兹出生于1968年6月26日。他1996年开始经商,2012年创办了一家农业公司,经营香蕉种植园及相关产品出口,并建成海地首个、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农业加工出口区。这个成就不久就成了莫伊兹的政治资本,他也因此被当时的海地总统马尔泰利看中。

海地当时正处于2010年“1·12”大地震后的重建进程中。地震造成22万人丧生、19万人受伤,经济损失估计为77亿美元。对于一个只有1000万人口、GDP不到100亿美元的国家来说,这场地震绝对是一场大灾难。歌手出身的马尔泰利当选总统后积极寻找财路,莫伊兹的农产品出口加工区帮了他的忙,两人就此结缘。

2015年10月,莫伊兹代表执政的“光头党”参加总统选举,并且胜选。不过,这场选举被反对党指责有舞弊行为。在一年后的重选中,莫伊兹再次获胜,并于2017年2月7日正式就任海地总统。

莫伊兹任内,海地各方面的表现毫无起色,国内两极分化更为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继续加深。由于海地财政很大一部分来自联合国的援助,2021年2月,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海地问题视频公开会上,海地政府遭到了安理会成员的一致谴责。但莫伊兹最关心的并不是民众在疫情之下的生活,而是如何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总统任期延续下去。

海地反对派认为,莫伊兹的任期应该从第一次当选后开始计算,这样今年2月就到期了;莫伊兹则认为应该从2017年2月开始算,明年2月到期。加上原本应该在2019年10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一直没有举行,海地处于没有议会的状态,于是从2021年1月15日起,反对派掀起了大规模游行示威。莫伊兹则以大肆逮捕应对。2月,莫伊兹已经挫败了一起针对他的暗杀计划。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7月8日,海地太子港,警方逮捕涉及总统莫伊兹暗杀行动的嫌疑人 图 / 澎湃影像

为了巩固权力,莫伊兹还试图修改宪法,强化总统权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断更换总理,试图找到一位可以更好地帮助他推进修改宪法、加强总统权力并处理好镇压大规模持续抗议和游行的人。

克洛德·约瑟夫是莫伊兹的第6位总理,于今年4月刚刚上任,但没能让总统满意,本来应该在7月8日被迫辞职,而就在7月7日,暗杀事件发生了。

纽约城市大学的海地政治专家皮埃尔-路易斯(Pierre-Louis)在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时表示,他对莫伊兹被杀并不感到惊讶,因为莫伊兹“树敌很多,暗杀可能来自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他实在是疏远了太多人了”。

克洛德·约瑟夫倒是不避嫌,他在总统遇刺身亡后的声明中宣布,“国家现在在他的掌控之下。”但问题是,海地宪法中没有规定总理可以直接代理总统一职,根据海地总统继承顺序,接任总统职位的应该是最高法院院长,但这位院长上个月刚刚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在此情况下,约瑟夫接任总统需要得到海地议会的批准。但由于上一届议会任期已经在2019年结束,议会选举又一直未能举行,如今的海地处于没有议会的状态。

按照弗吉尼亚大学海地政治学教授罗伯特·法顿(Robert Fatton)的说法,海地如今”没有议会,有一位不再是总理的总理,和一位已经死了(但本应成为临时总统)的最高法院院长。警察、黑帮在太子港街头游荡。没有人真正在为这个国家负责”。

海地总统遇刺:200年的蹉跎

从独立之初,海地就未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政治体制,由于当时的海地领导人都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黑奴,这种状况可以说是情有可原。然而,200年之后的今天,海地的情况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共和、帝制、外国占领、军管……所有好的坏的体制,海地在独立后两百多年里都尝试过了。而从1993年开始,联合国就领导着海地的扶贫善后工作,先后成立过5个专门办公室,投入超过80亿美元,每个海地人平均有近800美元,但所有的金钱和努力似乎都打了水漂,没有在这个国家引发多少肉眼可见的变化。

海地向何处去?这是一个折磨着海地和国际社会的天问。

......

文 / 特约撰稿 赵灵敏

#海地##总统##美国###国际社会##美媒:暗杀海地总统嫌犯中有美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海地   哥伦布   约瑟夫   太子港   总统   黑奴   殖民者   阿里   法国   白人   美国   统治者   议会   黑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