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京/评/豫/越/黄梅?其实,你的家乡也有戏!(东北篇)


只知道京/评/豫/越/黄梅?其实,你的家乡也有戏!(东北篇)

只知道京/评/豫/越/黄梅?其实,你的家乡也有戏!(东北篇)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戏曲大国,戏曲种类丰富多彩,戏曲剧目浩如烟海。

如果说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五大剧种是戏曲大花园的“牡丹”的话,众多地方戏曲剧种则像生命力顽强的野花,根植厚土,心向民间,兀自生长,兀自绚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朴质但丰厚的精神慰藉和文化熏陶。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有意思的是,除了香港、澳门,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一个代表戏曲剧种,为自己的家乡“代言”。

你的家乡也有戏!我们不妨盘点下,看看各地都有哪些“代言”戏曲剧种……

------------------------------------------------------------

东 北 篇

一提起东北,大家马上会想到二人转,没错,二人转是刻进东北骨子里的DNA,就连这次要说到的东北戏曲剧种,都和二人转有撇不开的血缘关系。但,记住,二人转不是戏曲,它只是曲艺的一种。所以,尽管二人转堪称东北地界儿的文艺“扛把子”,但它不是今天要说的主角。

今天要说的主角,是发端并植根于东北大地的“戏曲剧种”。

只知道京/评/豫/越/黄梅?其实,你的家乡也有戏!(东北篇)

------------------------------------------------------------

黑龙江——龙江剧

对,没错,黑龙江的代表戏曲剧种叫“龙江剧”,不是你以为的“黑剧”!剧种命名不能太偷懒、随大溜儿,不然岂不是自己黑自己……

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发展东北地方戏曲”的倡议后,黑龙江省的文艺工作者以二人转、拉场戏的音乐为基础,吸收东北民间音乐素材,把说唱和歌舞演唱的形式,逐步丰富、发展成戏曲形式,并于1960年8月正式命名为“龙江剧”。

龙江剧的表演粗犷中透着俏美,与东北黑土地的气质一脉相承。同时,因为传统二人转基因的影响,“手绢功”、“扇子功”、“秧歌步”等技艺在各个戏曲剧种中独树一帜。

龙江剧的代表剧目有《寒江关》、《春灵庵》、《双锁山》、《俩新媳妇》、《结婚前后》、《张飞审瓜》、《皇亲国戚》、《花木兰传奇》等。其中《皇亲国戚》、《花木兰传奇》先后于1983年和1994年摄制成影片,受到广泛欢迎。

好了,黑龙江的小伙伴们来为家乡的剧种打个call吧!

只知道京/评/豫/越/黄梅?其实,你的家乡也有戏!(东北篇)

龙江剧:《花木兰传奇》

------------------------------------------------------------

吉林——吉剧

吉剧,这回对了,吉林省的代表戏曲剧种就叫“吉剧”。

吉剧和龙江剧堪称“亲哥俩儿”,因为吉剧也同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听从周恩来总理“要发展东北地方戏曲”的倡议后创建的,也同是以二人转、拉场戏为基础发展而成。不同的是,吉剧比龙江剧发展得更成熟、更系统一些,海内外的知名度也更高一些。

吉剧的艺术特色同样洋溢着东北黑土地的独特气息,但粗犷大气之余,又讲究粗中见细,俗中见雅。在特长上,除了和龙江剧同样的手绢儿、扇子等绝活儿外,吉剧的水袖功也非常有特色。

吉剧在创作和演出成就上,要比龙江剧更斐然一些。多年来,吉剧工作者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代表性剧目有《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以及《江姐》、《雨夜送粮》等。其中《包公赔情》《燕青卖线》和《桃李梅》,于1980年先后摄制成影片,广为传播,蜚声天下。

来,吉林的小伙伴们别闲着,为家乡剧种上一波老铁666吧!

只知道京/评/豫/越/黄梅?其实,你的家乡也有戏!(东北篇)

吉剧:《桃李梅》

------------------------------------------------------------

辽宁——辽剧

辽剧,这回名字又猜对了!辽宁省的代表戏曲剧种还真的就叫“辽剧”。

但是,辽剧和吉剧、龙江剧可不是“哥俩儿”的关系了,因为辽剧和东北二人转没啥关系,而是在辽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辽南戏又叫辽南影调戏,其前身是传统皮影戏,发源于辽南的盖州和瓦房店一带,又名影剧、影调戏、盖平戏等

辽南戏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但在表演上却是以中国戏曲表演程式为主体,同时吸收了辽南传统民间艺术(如水袖的运用和武打等),并适当融合了传统皮影戏元素。唱腔则是板腔体和部分曲牌联接的独特处理方式,并在糅合滦州影腔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和新创出很多自成一体的唱腔模式。

辽南戏在2002年被正式命名为辽剧,按这个时间算,辽剧算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了。年轻归年轻,从辽南戏算起,辽剧的创作与演出作品可是非常丰富的。如在解放前,有皮影戏唱腔为主的人物古装戏《大朝阁》、《大花亭》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小保管员上任》、《放猪姑娘》、《成长》、《龙江颂》、《红云岗》、《瑶山春》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有《墙头记》、《画皮》、《意中缘》、《加林与巧珍》、《山这边·海那边》、《王罗锅卖海蛎子》、《山妹》、《为官一任》等;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姜云胜》、《潮满月圆》、《月在别时圆》、《仁义里》、《又是樱桃红了时》、《一鸣惊人》、《奉天落子》等。其中,《奉天落子》曾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参与过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轰动一时。

必须滴,辽宁的小伙伴们为家乡的剧种整个排面儿吧!

只知道京/评/豫/越/黄梅?其实,你的家乡也有戏!(东北篇)

辽剧:《养女情》

------------------------------------------------------------

原创不易,点赞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奉天   吉剧   花木兰   上个世纪   家乡   影调   剧种   皮影戏   剧目   黑龙江   唱腔   桃李   戏曲   传统   代表   黄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