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文┃一本情感簿

“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甲:您女儿最近情绪上有什么问题吗?

父亲:我不知道,没注意。

甲:那您知道您女儿在这里上班吗?

母亲:她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

母亲画着精致的妆容,父亲的眼神里满是心虚和闪躲。面对问话,他们的回答总是那么让人忍不住皱眉。

一个24岁的女生,一边要工作,一边还要面对父母无休止的索要金钱,压榨再压榨,无法想象。

在洛洛的动态中,有这样一段令人心疼的话:

我承认原生家庭是我这辈子都挣脱不开的牢笼,我费尽力气往外爬,往远处躲。可终究,它一次次地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一次次用响亮的耳光提醒我:“你躲不开的,这辈子,都躲不开。”

“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3岁就要求洛洛独立,让她一个人去幼儿园。

母亲说手机出新款了,要换新的,然后把自己用旧的手机给女儿用。

谈判桌上,母亲用尽了力气,好不容易挤出几点眼泪,但是在精致的妆容、梳理柔顺的披肩长发下,伸出带着大金镯子的手,指向公司一方,大叫着要钱的嘴脸,却是那么的令人毛骨茸然。

这,或许就是鳄鱼的眼泪,至死,洛洛仍是他们的自动提款机。

“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01-

可怕的不是重男轻女,而是直到最后,也在想办法压榨女儿的“剩余价值”。

18年前,有个叫梅艳芳的人还活着,她也曾遭遇同样的事,相比樊胜美,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一年,她登上舞台,身着洁白的婚纱,动情地为台下的人们唱着歌,结束前,她缓缓转过身,最后留给大家一个微笑。

也是直到她最后离开了我们,我们才慢慢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亲哥要做生意,要创业,找她要钱;母亲要买东西,要赌钱,要提高生活质量,找她要钱。

贪婪是没有止境的,母亲一直要钱,哥哥一直要钱,没有关心,没有理解,梅艳芳痛苦不已,于是狠下心不再给钱。

要不到钱怎么办?梅母就另辟蹊径,成立了一个“抗癌机构”,要求梅艳芳捐款,公众不知道原因,只觉得一个明星的母亲要做善事,那么作为儿女,经济能力也允许,自然要起带头作用,多重因素下,梅艳芳被动的向母亲创立机构,多次捐款累积1000万。

这笔钱,别说那个时候,即便是现在,也是一笔巨款。

然而,梅母,仅仅用了4年,就花光了。

“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梅艳芳去世后,梅艳芳留下遗嘱,每月给母亲7万港币。

梅母觉得不够花,屡次上诉,最后如愿拿到每月20万港币的数额。

可对于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来说,别说20万,即便是200万,2000万,也照样很快就可以挥霍一空,所以,20万到了梅母手里,一样是不够花。

然后“聪明”的梅母,便想到了拍卖梅艳芳生前的各种衣物用品,甚至是内裤。

重男轻女不可怕,起码相比这样的母亲的而言,没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她至死都只不过是母亲的移动提款机,想着法的压榨女儿的“剩余价值”。

“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02-

不触犯法律的人,也可以是个人渣。

大部分的人,都有一个相对幸福温馨的家庭,有一双看起来不太靠谱,但实际很疼爱我们的父母。

如果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导致洛洛的想不开,那么要求公司赔偿是说得过去的。而母亲得知了情况,去公司索要赔偿,这也是合理的。一个才24岁的花样年纪,要30万,似乎也不是那么过分。

就好像梅母向梅艳芳要钱一样、就像梅母打官司要回女儿的遗产一样、就像梅母拥有对梅艳芳遗物的支配权一样。

这一切都是合法的,是合理的,只是,很冰冷。

我喜欢罗翔这样一句话:法律,是对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最低的要求。所以如果有人说他遵纪守法,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一个人渣。

“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就在公司最后人道赔偿了6万之后,洛洛的父母越想越觉得吃亏,于是再次闹到公司,要求再赔偿35万。

然后喊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口号”:我要给儿子付首付,需要41万!

所以,6万是远远不够的,看着洛洛父母那完美的演技,我真想冲过去给他们人手一座“小金人”,然后告诉所有人,他们荣获影帝影后。

公司不给,父亲就说:你不给,我就天天去你单位闹,女儿没了,我活着也没意义了。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样一句话:宁和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说句话。

所以,公司最后又赔偿了10万。我理解的是,公司方面不想再和这样的人说话,哪怕一句,都不想。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这么肆无忌惮、恬不知耻地说着道义凛然的话呢?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现在的做法,是有理的,是可以义正言辞的。

和很多人一样,觉得占理,觉得合法,却失了道德、失了良知,法律是管不了他们,但不代表他们就不是人渣。

“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03-

真正令我们感到心痛的,是为人父母,却对孩子没了“仁心”。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孩子的用心,永远都是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想尽办法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保驾护航,穷极一生都在为我们劳心劳力。

所以,当我们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总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同样是父母,竟是这样的云泥之别呢?

就好像洛洛和梅艳芳一样,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工作不顺,感情不顺而感到心痛,也不会因为一个孩子被父母打了两下就觉得怒不可遏,真正令我们感到心痛的是,为人父母者对孩子都失了“仁心”。

“现实版樊胜美”引唏嘘:她和18年前的梅艳芳,真像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就好像我们路边看到一个摔倒的孩子,我们会忍不住想要上前扶起他;看到一个孩子独自一个人在街上,我们也会忍不住附近看看,找找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在旁边。

看到有打骂老人的儿女,我们会斥责;看到校园暴力我们也会忍不住愤怒,看到被伤害的孩童,我们会声讨;因为我们有一颗同理心,有一颗“仁心”,会忍不住换位思考,想象对方是自己的亲人、孩子。

仁心,是即便我们不认识,也愿意给予帮助;是即便我们不熟悉,也愿意站在对方面前,替对方遮挡哪怕一分一秒的风雨。

可如果,就连父母对孩子都失了最起码的“仁心”,甚至不如我们对待陌生人,那该是多么的可悲的一件事。

我们更难以接受的是,面对女儿的离世,竟然有父母不反思自己哪怕一点点的不对,反而竭尽全力地去想着利用女儿,为自己创造最后一次价值。

“啃女”至此,无言以对。

-End-

期待您关注“一本情感簿”,及时了解更多。

感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仁心   剩余价值   重男轻女   港币   人渣   心痛   可怕   父亲   年前   父母   母亲   女儿   现实   孩子   法律   工作   公司   樊胜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