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生流浪16年,仍不敢回家:父母的高期望成伤害孩子的毒药

【文/鱼鱼妈咪原创,欢迎关注/转发或分享】


“家就是让你们随时可以回来的地方”《不完美的她》中袁母的这句话说出了家对于孩子的最大意义。

家是每个人的港湾,特别对于远走的人,不论有钱没钱,家永远是那个最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

但有一个人宁愿在外流浪16年,却不敢回家:

今年3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来了一个奇怪的尿毒症患者,明明病情很严重,却还隐瞒着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家庭情况。最后在“让爱回家”志愿都的追问下,才写下了自己的真名“廖银超”。

该男子是建筑工地的临时工,自称“文志伟”,干活时突然晕倒,被人送到医院的。后经医院核实,身份信息不实。由于病情严重,才转院到东莞市人民医院。

医科大学生流浪16年,仍不敢回家:父母的高期望成伤害孩子的毒药

被找到时的廖银超


由于只有名字没有其他信息,志愿者们就在网上查询,令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是网上申报的失踪人口,而且已经失踪16年了。

原来他曾经是一名医科大学的本科生,因为毕业时没有交齐学费,最终并没有拿到毕业证。

据他家属回忆,当时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东拼西凑才勉强供他上的大学,唯一的希望是他有出息。父母希望他学成归来后在家乡开一家诊所,改善家里的状况。

作为农村好不容易走出来的大学生,是家里唯一的希望,拿不到毕业证书,他没有勇气回家,不敢面对家人的失望与责备,于是选择了逃避,甚至为了不让家人找到,隐姓埋名,在外地做苦力到处流浪。

没想到,经过16年的苦苦寻找,再相见时,曾经的青春小伙如今已已满头白发,并且身患重病,让他的家人特别难以接受。

医科大学生流浪16年,仍不敢回家:父母的高期望成伤害孩子的毒药

16年前的廖银超


这到底是谁的错?很多人评论都在指责说他自甘堕落、抗挫折能力太差,那个年代堂堂的大学生即使没有发大财,也不至于变成流浪汉。我则看到了,那个在父母的高期望下,辜负父母后自责、内疚、无助苦苦挣扎的模样。




伍绮诗曾说过:“父母越是关心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就像雪一样不断落在你身上,最终把你压垮。”父母过高的期望,不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成了孩子无尽的压力,重重地压在孩子瘦弱的肩膀上。

电视剧《我的真朋友》中,有一个艾文的孩子,不到5岁就患上了焦虑症。他的爸爸妈妈为了不让他输在起跑线上,长大后能有所出息,给他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些学习时间几乎占据了他全部的时间。

医科大学生流浪16年,仍不敢回家:父母的高期望成伤害孩子的毒药


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他连课间休息都在努力学习英语。就这样,他变得越来越内向,不与人玩耍,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说话。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变得很暴躁,甚至会出手推其他小孩子。

当他没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他就产生了强烈的愧疚感并深深的自责:“爸妈,我对不起你们,我让你们失望了。”

医科大学生流浪16年,仍不敢回家:父母的高期望成伤害孩子的毒药


心疼!本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纪,却为了不辜负父母的高期望,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活在内疚与不安当中。



窦文涛曾在《圆桌派》当中说过: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这个产品、自己最宝贵的这个产品,如我所愿

是的,如果孩子足够强大扛过了父母的高压,活成了父母期望的样子,那他自己呢?

如果很不幸,孩子承受不了父母过高的期望,那结果呢?父母过高的期望,对孩子来说却变成毁掉人生的毒药。

医科大学生流浪16年,仍不敢回家:父母的高期望成伤害孩子的毒药


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爱孩子,却忘了那到底是不是孩子想要的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医科大学生流浪16年,仍不敢回家:父母的高期望成伤害孩子的毒药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假如你在意的刚好是孩子的短板呢?父母应该学会理解、接纳孩子的不足。同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身上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父母也应该学会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

#闪光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父母   孩子   东莞市   医科   毒药   自责   出息   病情   内疚   人民医院   没想到   家人   家里   身上   方式   时间   医院   大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