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文/鱼鱼妈咪原创,欢迎关注/转发或分享】

一只鸭子骑自行车?

这脑洞开得够大的!

相信读过《鸭子骑车记》这本绘本的人,都不止惊奇于那只小白鸭的想象力,还被它敢于尝试的勇气和坚持自我的信念所圈粉。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虽然故事很简单,只是一只鸭子骑着自行车在农场里转悠了一圈,但余味却深长,需要我们慢慢去品味。

初看这本书就觉得很荒唐,鸭子骑自行车,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可是等到阅读完全书后,就会对这只鸭子着迷。

与之相反,绘本的故事情节很自然,通过农场的动物们看到鸭子骑自行车后的反应,形象刻画出了鸭子的勇敢与坚持。

而动物们与鸭子恰到好处的神态动作,言简意赅的对话,不仅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更有利于亲子共读、亲子演绎。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当我第一次和孩子共读这本书时,我就被鸭子的快乐所感染,孩子好奇的样子更是天性。作者肯定是非常懂孩子的人,才会那么善于表现孩子的天性、为孩子创造快乐。



本文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绘本作者大卫·夏农: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大卫·夏农,是全球著名的绘本大师,1959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毕业于美国加州的艺术设计学院。曾为《纽约时报》《时报》《滚石》等杂志画过插图,也曾设计过书籍的封面。

在大卫·夏农的世界里,奇思妙想是主调。鸭子会骑自行车、开拖拉机;小女孩会因为顺从别人而突然长满彩虹色条纹,条纹还会跟随心情、环境而变换颜色;小男孩子变成海盗,自由自在……

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对这本绘本的评论:“即便大人不给读,孩子们也看得懂大卫·夏农那些色彩明亮、充满张力的画面。他不放过每一张画,不停地变幻视角,把每一张画都画得既动感十足又逗人发笑。”

在大卫·夏农的绘本画面中,色彩浓郁、形象夸张,甚至看起来有些幼稚,但人物形象却是立体饱满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奇思妙想又不失真实,孩子们总是充满好奇的拿起书,一遍遍地读还意犹未尽。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鸭子骑车记》里就描绘出了孩子的真实世界。他们会把鸭子拟人化,觉得动物可以说话、可以交朋友、可以骑自行车。

在皮亚杰知识心理学中,他把2-7岁的孩子称为“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万物有灵,童话故事是真的,动物、树木、眼镜都是有生命的。

所以,孩子对周围的世界都充满想象力,哪怕我们说自己变成了那只小白鸭,他们也会信以为真,马上让自己变成鸭宝宝。

《鸭子骑车记》中鸭子骑着车,从发现自行车萌生骑车的想法,到摇摇晃晃尝试,再到最后的迎风飞驰,那种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跃跃欲试,到成功后到处跟人“炫耀”的快乐,不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孩子吗?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他用一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大白鸭来作为主角,把孩子日常骑自行车的情景,作为鸭子的神奇之旅,并成功吸引了农场里各种小动物的加入,让故事更吸引孩子的眼球。

所以,《鸭子骑车记》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绘本”,并荣获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童书奖。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鸭子敢于尝试并坚持到底的勇气,背后是高度的自我认同感


同样是看到停放的自行车,农场里其他动物都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只有鸭子托着下巴萌生要骑上自行车的疯狂主意。

当鸭子骑上自行车后,一路上遇到了农场里形形色色的动物,它们是什么态度?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母牛心想:“一只鸭子骑自行车?这是我见过最愚蠢的事!”眼里透露出的是疑惑和不解。

绵羊心想:“要是不小心,他会受伤的!”脸上的表情写满担忧。

小狗心想:“这可是真功夫!”小狗追着车子奔跑,兴奋与羡慕不必言说。

猫心想:“我才不会浪费时间去骑车呢!”又自顾舔起爪子,连看兴趣都没有。

马心想:“你还没我快,鸭子!”神情里都是鄙夷和不屑。

母鸡心想:“你看着点路,鸭子!”惊恐的闪躲着,就怕连累到它。

山羊心想:“我真想吃那车子!”温饱都没解决,看到什么都想到了吃,何谈其他。

猪和猪心想:“鸭子真是爱出风头!”诉说着嫉妒。

小老鼠心想:“我真想像鸭子那样骑车!”伸直了脖子,羡慕得恨不得自己也能骑上车子。

你看,同样是看到鸭子骑车,这些动物们的反应什么都有。

但是鸭子一路上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保持着微笑的姿态热情地跟每一个人打招呼。

直到最后,农场里的动物们都被鸭子骑自行车的快乐所感染,全部加入了骑自行车的行列,亲身感受到了乐趣并由衷地称赞它。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那只鸭子代表了成长中的孩子,农场里面的动物们就代表了形形色色的他人。

始终坚持自我,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只有自我认同感强的人才能做得到。

所谓的“自我认同”是指: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英国心理学家RobertHolden曾说过:“你和你自己的关系,决定了你所有其它关系。”

缺乏自我认同感的孩子,会习惯性的模仿一些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此来获得安慰和短暂的满足。这样的孩子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就会很模糊,生活的主调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自我认同感强的孩子,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不会依赖于外界的评价,能够遵从内心的想法,坚持到底。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说:“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主题就是获得自我认同。”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自我认同感是通过后天培养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心理学指出孩子的某一行为是由父母的认同和肯定累积而成的。所以,父母 必须要承担起引导孩子发现自我价值的角色,帮助孩子正确地定位自身,直至孩子形成理性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

因此,我们在给孩子讲解绘本时,可以这样告诉孩子:鸭子骑自行车的想法,虽然很疯狂甚至是荒唐,但是它敢于付诸行动,并在其他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是非常勇敢的。其他的动物本来按部就班的生活,并没有想着去改变,当看到鸭子骑车后也是各有所想,但是快乐是他们共同的生活目标,才有后来的共同骑行,你看坚持自己最后才能赢得别人。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从而,在我们和孩子共读这本绘本时,启发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不过度关注外界的评价,勇于坚持自我。



绘本故事蕴含的教育意义


日本著名的纪实文学作家柳田邦男先生曾说过:“每一次阅读都能从图画书中读出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好的绘本就是这样像一颗种子,不经意间就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开花,不同的人可以采集到不同的果实。

鲁迅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想潜入蚁穴。”

孩子的视野是灵动的、感性的、随性的、跳跃的,Ta们眼中的世界与我们成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

当孩子有各种奇思妙想时,我们父母指指点点,只会破坏Ta们的想象力。我们父母应该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多发掘并鼓励孩子去想象。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罗曼罗兰曾说:“人在尝试中可能有时干错,但若不尝试便永远犯错。“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失败并不可怕,难得的是父母不断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敢于对未知的世界尝试一次又一次。

现在的很多父母对于孩子都十分宠爱,对孩子各方面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导致孩子失去磨练胆量和心智的机会,所以很多孩子做事都表现得畏手畏脚,缺少勇气。

纪伯伦曾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他们经你而生,但非出自于你。“

所以,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成长,大胆尝试生命里的每一种可能,是给予他们最无畏的勇气。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Marcia(1966)指出,形成自我认同的人,很少听信权威,也更少受到外界负面评价的威胁和动摇。

拥有自我认同的孩子不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非常独立,不会因为别人的贬低而轻易对自己失去信心,能够顶住外界的压力,而不受他人的影响,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当有明确目标时,更是不理会旁人的阻止,坚定地前行,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缺少了自我认同也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影响,作为父母应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自我认同感,我认为最重要是要多鼓励、肯定孩子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心

莉·沃特斯的《优势教养:发现、培养孩子的优势教养的实用教养方法》一书中提到:

父母关注孩子的优势,会让一个孩子能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坚定的自我认同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可以正视并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从优势出发并不意味着忽视缺点,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缺点并予以纠正。

当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技能上取得进步的时候,要肯定Ta,并适当的鼓励他,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更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挫折和困难。

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事情,父母要让Ta参与讨论,尊重Ta的想法,引导Ta往正确的方向去做,而不是替Ta安排好一切。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引导孩子去分享,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

尽管动物们看到鸭子骑自行车经过时,有嘲笑、有嫉妒、有羡慕,但他们最后都被鸭子的热情和快乐所感染,也对骑自行车这件事动了心。

在故事的最后所有的动物们都骑上了自行车,一起享受到了骑自行车的快乐,并由衷称赞鸭子的主意是个好主意,得到认可后,鸭子不但更快乐还信心倍增。

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分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得到玩伴的信任,还可以帮助孩子寻找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方法,为社交奠定良好的基础。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后记

《鸭子骑车记》整本绘本作者都用尽心思。

封面中鸭子头顶的书名设计也是很巧妙:“骑“字里面的口用一个自行车轮胎来代替,”记“上面的点是一个鸭蹼印子,成功的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让人忍不住要一探究竟。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翻开绘本第一页就是五颜六色的彩带,红色能给人带来视觉的兴奋和内心的快乐。它巧妙地贯穿全书,车至结尾处的拖拉机,象征着鸭子坚定不移的信念。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在绘本的对话中,运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如母牛的”哞“声、羊的”咩“声、狗的”汪“声,这无疑为本来就喜爱动物的孩子们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

绘本最后,鸭子看着一台拖拉机又陷入了沉思,预示着故事还没有结束,引发读者更多的期待与想像。

《鸭子骑车记》这只荒唐且可笑的鸭子,凭什么让无数父母孩子着魔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是父母也是作者共同努力的愿望!#闪光计划二期##新作者扶植计划.第二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鸭子   骑车   大卫   父母   孩子   想象力   农场   荒唐   外界   可笑   认同感   自行车   勇气   动物   自我   快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