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作者 / 无念


春节档的战役还在持续。


随着《你好,李焕英》的票房突破37亿,它与春节档冠军的位置越来越近。除了票房上取得的可喜成绩,猫眼9.5,淘票票9.2,豆瓣8.1分,影片在各大平台上取得的清一色好评,这都是观众们实打实用脚投票的结果。同时不仅说明了口碑对于影片票房的积极影响,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观众如今对于亲情类电影的喜爱。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对于重视血缘羁绊和家庭关系的中国人来说,亲情是一个始终绕不开的话题。相比情侣、朋友等其他社会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往往更值得思考玩味。就好比几乎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嫌父母唠叨、多管闲事、不理解自己,但其实内心里比这世上任何一个人都希望爸妈过得好。


仔细想想,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将镜头聚焦到“亲情”上来做文章,或者是在影片里埋下相应的副线。光这个春节档,就有《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新神榜:哪吒重生》三部影片涉及到有关亲情的主线或支线,而《唐人街探案3》和《人潮汹涌》的高潮部分也涉及到一小部分父女/母子的情感表达。


亲情类电影越来越卖座,这似乎成了当下电影市场的一大趋势。诚然,亲情总是很容易就能戳中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产生共情。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打动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


亲情片卖越来越好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这几年我们的商业片,越来越喜欢把“亲情关系”作为支线放进电影里了。这似乎成了商业片为了增强对现实的观照,逐渐形成的某种趋势。


比如,《流浪地球》除了最主要的“拯救人类”的主线以外,父子关系成了影片一个重要的线索;《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哪吒的身世和性格进行了解构,是在当下语境对其进行的一次全新书写;《后来的我们》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戏份虽然遭到了不少观众的吐槽,但田壮壮饰演的老父亲,近乎获得了一边倒的好评,承包了无数观众的泪点……更别说最近的《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等片了。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而且,无一例外的,上述的这些影片几乎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市场反馈。相比以往,创作者喜欢给主角加塞生硬尴尬的爱情线,如今变成了添加亲情线。不过,这种丰富角色的做法,似乎更受到广大观众们的喜爱。


情报君整理了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上涉及到亲情题材的影片,得到了下面的表格。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商业影片的票房无一例外均突破了亿元大关,还有很多位列国产电影票房榜前几名的位置。


而且,不仅仅是大陆,台湾电影这几年也诞生了很多讲述家庭、亲情的影片,不仅口碑喜人,在金马奖上也都获得了不少斩获,比如《阳光普照》《孤味》等等。其中《孤味》就是2020年全台本土影片的票房冠军。


这些影片里,《失孤》《亲爱的》《找到你》等影片是完全意义上的现实题材作品,主题严肃,且多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聚焦社会上的儿童拐卖等新闻事件,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也获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展现了这类电影的市场潜力。


而剩下的多数影片,亲情线则多以一种侧面展现的方式,补充交代人物的性格、经历,以及心态上的转变和成长,顺便唤起广大观众的共情。


比如,韩延的《滚蛋吧!肿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红花》,主线都是讲述患癌病人抗击病魔的经历,家人关系只是主角与世界产生联系的其中一个分支,但却能够真实地打动人心;再比如,《飞驰人生》的类型严格来说是一部喜剧,虽然片中也有对于父子情、兄弟情等多重人物关系的展现,但是更多的是在讲述一个落魄主角是如何“绝地反击”的故事;而像《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这样的奇幻爱情片,父子关系的戏份则被进一步弱化,只是为了服务于主角的爱情戏而存在的。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还有一些影片,并非将传统的父/母子、父/母女的关系作为主要对象,而是选择了兄弟、姐妹这样的情感关系进行讲述,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快把我哥带走》作为一部青春片,以少有的角度切入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引发观众对于“兄妹情”的理解;而《阳光普照》中,弟弟因为哥哥的离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哥哥、与父母的关系,同样催人泪下,引人深思。


另外,还有一种亲情关系值得一提,那就是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存在的“多元家庭”,即通过收养领养子女,或者因同性伴侣组建而成的、不基于血缘关系构成亲人关系。比如,《亲爱的房客》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男友去世后,男主角主动承担起赡养男友母亲、照顾男友留下的儿子的责任,虽然他们之间并非血脉相连,但这种对于“亲情”概念的全新表达,同样令人感动。


总之,无论亲情元素在一部影片里占的比重有多少,都仍然是最能打开观众心门的那把最重要的钥匙。同时,这也证明了,好的亲情片在国内电影市场的未来表现,仍然大有可为。


如何“复制”一部成功的亲情类影片?


如今,《你好,李焕英》的排片比、票房占比都是稳稳的同档期第一,超越《唐人街探案3》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你好,李焕英》抬升了亲情类影片的票房天花板,它的成功其实是很值得分析的,也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比前几年春节档的冠军《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都是偏宏大主题、家国叙事这一类的电影,通过唤起观众的民族情绪和集体意识从而实现情感价值的最大化。然而,《你好,李焕英》却反其道行之,走了一条更“个人化”的道路,把最终的情感点落在具体的个人身上,落在每个人普通人身上,从而达到情感的共振。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对于导演贾玲而言,她只是想要通过拍一部电影来“让妈妈高兴”,尽管妈妈再也看不见了。这种感受虽然私人但是真诚,一旦打中观众的“七寸”,投射到每个人身上的能量却是巨大的,具有极强的共情力和穿透力,它让每个人开始思考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也唤起观众们自己的个人经历。在“母爱”这种普世的价值面前,没有什么情感能够超越它的力量。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一定会诞生越来越多这种歌颂父爱、母爱的亲情类影片。一方面,相比对于工业化水准要求较高的商业类型片而言,这类影片更好控制回本,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票房潜力;另一方面,这类影片具有比较好的价值导向和普世情感,同时还承担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能够彰显国产电影的人文情怀。


那么,《你好,李焕英》给接下来的亲情类电影带来了什么启示呢?如何“复制”一部成功的亲情类电影呢?


首先,档期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流浪地球》《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好的亲情类题材电影一定诞生于热门的大档期。只有大档期才能带动市场活力,促进观影情绪;也只有大档期才能匹配如此大的票房体量。更何况,热门档期配合长假,更有利于全家结伴观影,也有利于影片走出一条漂亮的票房长线。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其次,品质仍然是影片成功的不二法门。


诚然,好的档期对于电影天生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口碑仍然是衡量一部影片成功与否,以及观众们在选择影片时最重要的标准。好的亲情片一定是建立在真诚可信的人物关系之上,既不刻意煽情,也不玩弄噱头,而是创作者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把心掏出来”和大家分享。它可以没有花哨的技巧、夸张的形式,只要态度真诚,情感真挚,观众们一定可以看得到,情到深处自然会流泪。


最后,好的亲情片一定不只是“亲情片”。


在商业片的角度而言,这往往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很多创作者觉得,只要我把角色关系打磨好,把矛盾冲突铺垫好,基于个人体验自由表达,就一定可以打动观众,其实不然。


大多数亲情片的确都是建立在作者以及周围人的现实生活之上,但试想观众们为什么要去关心这种“与自己无关”的个体经验呢?大多数观众观影都只是为了娱乐,并不愿意选择这种“苦兮兮”“哭唧唧”的苦情片,这就要求创作者,要学会用一些商业化的手段或方法来包装自己的故事。


《流浪地球》是一部成功的科幻片;《误杀》的主要类型是悬疑;《乘风破浪》《飞驰人生》都是喜剧类型;《刺杀小说家》的主打类型也是奇幻和宏大的视觉特效……《你好,李焕英》也是如此,利用喜剧打底,把导演想要表达的故事和情感包裹在一个并不新鲜的穿越故事里,利用反转揭露谜底,这样的做法远比平铺直叙的煽情带来的震撼力要大得多。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我们还应该期待什么样的亲情片?


其实,亲情类电影引起全民关注并不是这几年的事情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曾在内地引起轰动,这部电影在当时取得了过亿的票房,但要知道,那时候的电影平均票价才几块钱,折换成今天的汇率就很夸张了。可以说,那时的电影院都完全化成了“眼泪的海洋”,所有人走出影院眼睛都是红的。


由此可见,国内的观众一直以来都很吃母慈子孝的这套苦情戏。只不过,随着电影市场化的发展,这类题材开始有了更新更好的表达方式。


说到底,人始终是感情动物,尤其是面对血缘羁绊的亲情,这是很多人的软肋,因而相比爱情、友情等其他社会关系,更容易打动人。尤其是对于东亚人而言,信奉儒家思想,重视传统和家庭的意义、将所谓的伦理纲常奉为圭臬,亲情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原始的观念在当下社会语境中也开始展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家庭片、亲情片的概念,也亟需被进一步拓宽。


以往的亲情片过分强调父母对于子女的付出和奉献,或者是子女对于父母的顺从,但却往往忽视了父母和孩子在这重身份中所具备的个体意义。其实,父母不该是孩子成就自己的牺牲品,孩子也不是父母的附属和实现自己欲望的渠道。


我们看过太多以爱为由的“亲情绑架”,殊不知大多数的“我为你好”其实都只是彼此维护自己控制欲的借口。“为了你我付出这么多,你这样对得起我吗?”“为了满足爸妈的心愿,我决定放弃自己的理想。”“你应当做一个贤妻良母,自己的个人生活就放一放吧。”诸如此类的台词在传统的亲情类影视剧中屡见不鲜。


观众们想看的,或者说内心真正拥有的想法,并不是父母为了子女反复强调自己有多辛苦多么不容易,也不是子女为了满足父母的希望让渡自己的想法。抛开“父母”、“子女”这样的社会身份,他/她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这并不以性别、年龄、阶级、社会状态等各方面而转移。


固然,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我们的创作者很多时候容易想当然地代入自己作为父母的成年人视角,认为父母长辈的无私付出都是一种“我为你好”的善意,殊不知却很容易滑向某种自以为感动的说教当中。换句话说,不是所有子女都当过父母,但每一个父母一定都当过子女。亲情的歌颂,其实不需要太多声嘶力竭的控诉和声泪俱下的讨好,它更多地存在于生活的细节之中,存在于每一次放下成见的平等对话,和替对方考虑的互相理解当中,这才是熨平代沟最好的方法。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而且,无论影视作品将亲情赞美的多么高尚无私,我们也无法否认,对于很多人来说,亲情并没有那么美好,甚至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是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而这种并不亲的“亲情”,其实很多时候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各个角落。就像《狗十三》《何以为家》这类的影片,尽管并没有讴歌亲情的伟大,但是却收获了无数人的共鸣,正是因为它戳破了家庭关系里那层并不美好的面纱,将更为深刻的本质暴露了出来。


另外,就像上文提到的,“家庭”的概念在如今这个社会是否承载了更为丰富广阔的含义?如果一个多元家庭中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依然是亲情,那创作者是否也能试图从中挖掘出更多可能性?


试想,一对无法生育的夫妻去领养一个孩子并抚养他长大;一对彼此相爱的同性伴侣和对方父母之间的生活点滴;一个孩子在父母离婚后与彼此继任配偶之间的关系;甚至一群单身老年人在晚年互相扶持共同生活……“家”的概念应当被拓宽,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羁绊里,同样蕴含着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而只有当我们不再以“把婚姻作为唯一目的,把生育作为唯一价值”的传统价值观作为参考时,才有可能跳脱出来去看到更多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更广阔的世界。


这又让我想起文章一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亲情片里,打动观众的究竟是什么?


毫无疑问,当然是爱。亲情和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种感情一样,并不更伟大,也并不更卑微。而观众们之所以能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一定是因为,这份感情让自己觉得似曾相识。不管是感动还是难过,也不管是爱慕还是怨怼,这就是亲情真实的样子,不必刻意矫饰,也不必夸张美化,只要真实呈现,就一定能够收获到回应。因为,这就是爱的力量。


电影里的“亲情戏”,越来越好用了


为什么韩剧《请回答1988》令人百看不厌,观众每次看都能看到泪如雨下?为什么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能够成为永不褪色的亲情片经典?当然,除了那份普世的感情以外,还有生活的细节,以及人存在的痕迹。


在每一次的牵手、每一次的促膝长谈、每一次的坦诚和埋怨当中,在阳光穿透树叶缝隙洒在地上的阴影,和母亲总是慢一拍的步伐当中……就在这些不起眼的碎片里,蕴藏着亲情片的法宝,也藏着生活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哪吒   亲情   电影   创作者   档期   票房   子女   观众   你好   父母   影片   关系   家庭   情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