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上生长》有感

半年前在今日头条上发现一个大V“九边”,其文风诙谐风趣,逻辑缜密,通俗易懂,他本人是理工科出身,现就职于华为高层,按他的说法,写作只是他的兴趣爱好,是他学习了新东西所输出的内容,至于读者喜不喜欢看,他根本不关心,这种有干货又有个性的自媒体太稀有了,读他的文章有一种让人醍醐灌顶的感觉,我很快关注了他。

后来我发现在蜻蜓FM也有他的音频,是一个声音很有磁性的主播给他配的音,这太棒了,我可以边做家务或散步的时候听了,好声音加上好内容,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他的好多音频我都听了好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后来又知道他出了书,叫《向上生长》,其实我觉得这书名挺俗的,读过之后感觉却有别于普通鸡汤文,书里九边结合自己的经历勉励读者不断的尝试挑战自己的舒适区,从而得到成长和进步。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下面借用豆瓣网友“虚舟”的书评:

作者:虚舟(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719829/

跑哥(九边的另外一个网名)这本书相较一般的励志书更真诚一点,特别是在薄这件事上,才不到十万字的篇幅。虽然写了很多,但基本上就讲了以下3个事情。

第一,数量产生质量。很多人努力总想找到最佳的办法,最高的效率,但还经常半途而废。其原因其实并不是什么天赋不够,根本就是数量不够。比如背单词这件事,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估计高中「掌握」的单词(包括听说读写,就是听语音在合理时间内反映出来什么意思,自己写作文能用上)不到4000,当时勉强能看看美国的NBA新闻,根本达不到使用英语的标准。但随着大学的时候硬生生的背了几个月的托福词汇,一下次似乎就开天眼了,看无字幕的电影、美剧毫无压力。写作也是这样。我写第一篇论文的时候,那叫一个难。凑个3k字都很费劲。但随着这几年主动或被动的不断写作,基本上一个主题2w字都拦不住。书中还有跑步、写代码等例子,散布在全书各处。

第二,控制身体,才能控制心理。书里提到了皮质醇、高血压、健身睡眠质量等等诸多因素,但归根到底就是说,当一个人抑郁了、焦虑了、变得丧了,本质上不是心理问题,而是生理问题。因此这时候与其在家憋着思考,不如出门锻炼,调整睡眠,健康饮食,过一阵儿就好了。特别是抑郁症,我发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出门遛弯儿。在没有屋顶的路上走走,晒晒太阳,立竿见影。真的没必要花钱找什么心理咨询师。

第三,设定小目标的时候要低门槛,逐渐累积量,而不要目标太高。比如看书。上来说我今年要读1000本书,基本上很难做到。但是如果设定我每天看2页书,不知不觉就会看掉很多。健身、锻炼、写作都是这个道理。把鞋穿上了,跑其实就不难了。完

读了他的书,我受到了启发,开始尝试写点东西,我从小自认为是一个平庸的人,现在人到中年,感觉自己一事无成,何不尝试写点东西呢,就算出不了名,没人关注,也不要紧,可以锻炼文笔,记录生活嘛,等到两鬓双白再回读自己的文字岂不是一桩美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皮质醇   干货   醍醐灌顶   美事   立竿见影   理工科   豆瓣   生长   音频   数量   声音   读者   目标   东西   感觉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