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兵心”在玉壶——记辉南县朝阳镇国土资源站站长张利



一片“兵心”在玉壶——记辉南县朝阳镇国土资源站站长张利

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国土资源站站长张利,1987年10月参军、1992年入党。在部队他是个好兵,一干就是12年、入党提干,曾荣立三等功;转业到地方,他是个好军转干部,曾连续9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努力实现由兵到民的转变,变门外汉为业务能手

1999年9月,张利刚来到辉南县楼街朝鲜族乡国土资源站,成为一个国土资源战线上的干部。身份变了、岗位变了 ,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非常陌生。为了尽快熟悉新的工作岗位,他通过努力刻苦的学习,来实现多方位的转变。一是努力学习有关国土资源的政策法规,提高理论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学习先进经验和方法,一点一滴积累经验,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三是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刻苦学习和研究,使他很快由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由保卫国门的战士变成了守卫国土的卫士。不仅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被提拔为乡镇国土资源站站长。

2009年正值楼街朝鲜族乡兴建辉南县重点项目——5.8万平方米“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前期筹备阶段,已经走上站长岗位的张利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他既要积极配合县、乡领导、想办法、出主意,又要带领站所人员测量、制图、结算和建档等工作。当时正逢最炎热的“伏天”,张利和工作组同事一起早出晚归,走村入户开展工作,提前完成了征地任务,确保园区建设按期开工建设。

二、不忘军人本色、打硬仗肯硬骨头

张利的军人本色就是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组织上把他分配到哪里,他就把自己变成钉子牢牢钉到哪里、无怨无悔的战斗在哪里,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大潮中。

2015年,张利从楼街朝鲜族乡转任到辉发城镇国土资源站担任站长工作。当时通化地区最大的食用菌基地选址在辉发城镇。富民强镇建设项目使人欢欣鼓舞,张利主动承担了建设项目征地工作。在此期间,张利组织人员联系省国土资源厅争取项目用地,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由于用地涉及耕地、其他多种土地类型,审批手续复杂,所需文件较多。为使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张利常住在项目所在辖区内提供业务指导,协助办理备案手续,助力项目建设很快驶入快车道,保证食用菌基地的全线落地。

张利以敢打硬仗在辉南县国土系统而闻名。在朝阳镇国土资源站担任站长期间,他协助各级领导开发整理蔬菜大棚基地等项目。2021年5月至8月,辉南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云垦集团征地项目开始实施。为了把好项目关,张利吃住在办公室,翻阅文件查找资料,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实地测量,反复与领导沟通、如实反映群众诉求,深入群众中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先后汇集资料3卷,现场踏查记录28篇,往返里程上百公里,在桦树兴建大棚6栋,占地3.5万平方米。林家沟兴建大棚12栋占地6万平方米,解决近百人就业,巩固脱贫50余户。他带领的团队多次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人累瘦了,皮肤嗮黑了,看到乡亲们脸上的笑容,他感到自己所奉献的一切都值了!

三、牢记初心和宗旨,一心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张利不忘初心和人民军队的宗旨,把自己变成一团火,时刻温暖老百姓。在乡村振兴中从全局出发为百姓着想,在扶贫工作上热情帮助贫困户,做群众的贴心人,52岁的张全国是朝阳镇富强街一位无业居民,2008年车祸肋骨摘除4根、左腿残疾、夫妻离异,女儿刚刚7岁。张利得知后便帮助他联系社区,帮助他解决生活问题,给孩子交学费,并承诺一直负责到大学毕业。54岁的桦树村居民付跃金是他的包保户,一家三口、老伴慢性疾病没有劳动能力,17岁的儿子智力残疾,张利便跑前跑后联系政府有关部门,为他们一家办理低保户手续,为孩子办理定期检查,确保常年换季衣物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使其一家生活得到了温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辉发城镇碱厂村和富强村是两个偏远山村,地处辉南县东南部,是个死胡同,里面有1500多户居民,雨天‘两脚泥’晴天‘满路灰’道路泥泞交通不方便,多年困扰着几百名学生上学和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张利和他的团队利用土地整理政策,为村里修建了4.5公里水泥路,解除了百姓多年来的老大难。

兴隆村是辉南县最偏远的山村东与磐石隔江相望,这里500多户居民没有办理住房产权登记,张利便率团队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利用7个多月的时间逐户为他们办理了产权登记,只收工本费。当上百名户主拿着合法的产权证时,各个眼含热泪向他们鞠躬致谢。

2014年,辉发城水库库区与民主村发生土地纠纷,张利亲自入户调查,对水库档案与后期自然增长的关系进行平衡,找来当事双方调节、化解了矛盾解决纠纷,既保证了国家财产也解决了群众的基本诉求,类似这样的土地纠纷案件,他在乡镇工作期间就处理了近百件。

2016年在辉发城抗洪抢险中,长春堡村二道闸门渗水、在这险要关头他第一个跳进水中,感动身边的抢险队员也跳入水中,在波涛中筑起人墙堵住了渗水点、保住了大堤,保住了万亩即将丰收的良田。

张利家住梅河口,他从没有因路途遥远而耽误工作。几年来他没请过公休假,把精力和时间都倾注在工作上。多年来他以一个转业军人的情怀和正直、刚强、坚毅、果敢的个性,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默默地守护着军魂,为守卫国土履职尽责!


编辑:张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辉南县   朝鲜族   国土资源   初心   硬骨头   桦树   玉壶   硬仗   门外汉   大棚   国土   城镇   群众   土地   项目   站站   工作   张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