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迎来至暗时刻,中国有喜有忧?

印度,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35万的日新增确诊量,彻底把试图“躺赢”的印度打懵了。印度很麻烦,而且是大麻烦!全世界可能被这一波更凶险的疫情拖入深渊。不过,中国的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甚至风景这边独好。

印度迎来至暗时刻,中国有喜有忧?

作为邻居,印度打出了一张王炸,对中国有何影响?

一、印度交出增长冠军

板上钉钉的影响是,印度要把GDP增长率冠军交给中国了。

今年初,在疫情中差点“躺赢”的印度还沉浸在2021年经济大反弹的憧憬中。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早前的预测,印度2021年经济增长将达到12.5%,高于中国的8.4%预期增速,虽然这个增长率建立在上一年度-7.7%的跌幅之上。

善于迷之自信的印度本来有一次对中国的史诗级逆袭,不料搞砸了。目前,对于印度2021财年GDP的增长率,高盛和惠誉分别给出-14.8%和-10.5%的预期,印度国家银行经济学家也不客气,预测印度GDP将收缩10.9%。

所以,印度要逆袭中国,先从负转正开始吧。当然,假如印度疫情继续走向无解的地步,那对经济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中国今年的GDO增长率悲观一点是坐8%望10%,乐观一点是轻松破10%,继成为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中国今年还是一枝独秀,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二、制造业逆向流动

邻居家办丧事,我们哀矜勿喜。

在2020年疫情初期的时候,印度做了什么?只能说不厚道:

印度当时一度谋划占领中国停摆后的制造业空白。印度交通部长尼庭·贾德卡利大言不惭:中国的全球地位被削弱,印度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就好比因祸得福。与此同时,印度北方邦组成经济团队吸引那些有意放弃中国的公司入驻。中国最惨的时候,印度没安好心。

不过事实证明印度乐极生悲,中国迅速复工复产,供应全世界,而印度遭遇了比美国更严重的经济滑坡,失去了一次捡漏的机会,只能怪自己不争气。

目前,印度这一波疫情只是开了个头,张文宏医生警告称,更大的暴发还在后面。从目前高峰的每日新增30多万回落到一万以内要多久?反正我比较悲观,有专家预测印度未来日新增直奔50万,这太可怕了!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境内供应链垮了,工厂停了,工人没了,投资者跑了,将有一大批制造业订单回流中国。放眼今天的世界,也就中国有底气吃下订单。或者说,国际客户也只能相信中国了。

据财联社报道,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纺织制造国和出口国,纺织企业无法保证正常交货,会出现大量欧美纺织订单发生转移的现象,已有中国企业接到回流订单,而今年5月至6月海外回流订单有望进一步增长。

所以说,中国的供应链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稳定的供应链,连中国都无法保证正常生产,还有什么国家可以?这不是短期的全球趋势,把周期拉长,中国低端制造业再续辉煌是高概率事件。

这种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产地逆向流动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头一遭吧。

三、新一轮追责

形势不好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埋怨。

今年2月份,全球疫情一度进入平台期,确诊量明显下降,再加上疫苗广泛接种和夏季到来,各种对疫情的走势分析渐趋乐观。

不料,印度憋了个王炸,直接将本国日新增和全球日新增拉到新纪录,连印度人自己都傻了眼。总理莫迪伤痛不已:“这场风暴已经撼动了整个国家。”

而且,在印度发现双重突变病毒之后,现在又出现三重突变病毒,它的传播力更快,这是疫情横扫印度全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称,这种病毒株或传入欧洲,目前多个国家纷纷禁止印度旅客入境,防印度人如同防贼。

印度疫情对全世界的影响,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全世界继续遭殃,唯独中国没事。这时候,阴阳怪气的声音就出来了——中国最先爆发疫情,现在却成为大流行的最大赢家,怎么可能!怎么可以!

最典型的是,WHO总干事谭德塞的心态崩了,只要疫情一天不结束,在WTO当老板就要背负压力。谭德塞也许意识到,找中国背锅,是转移注意力比较好的方式。于是,谭德塞放出话来——之前的“病毒极不可能从实验室泄露”的调查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世卫组织计划再度派遣专家组前往中国进行溯源调查。当然,这一说法受到中方驳斥。

我觉得,不管疫情走势如何,国际上一些人追责中国的坏心思是打消不了的了。疫情形势越坏,境外舆论场对中国的恶言就越多,政客炒作追责中国的操弄就越频繁。胡锡进主编推文一句“远亲不如近邻”反而引来不少印度喷子,中国当好人不容易啊。所以,我们的应变策略就是做好自己,走好正道,尽己所能支持全球抗疫。

四、边境就此无战事?

国内一团乱麻,印度没有资本去争地盘了。

2020年6月发生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的肉搏战,不少人还有印象,中国付出了三死一伤的代价,时隔多月央视的报道很悲壮、很催泪。长期以来,印度在中印边境上搞事情的贼心不死。去年的冲突,印度挑起事端也是为了转移国内疫情等矛盾。印度本想点到为止,没想到过火了过线了,造成己方惨重的人员伤亡,认识到实力差距后老实了不少。

这一波疫情,印度还会不会故技重施挑衅越界?我认为不会。说句玩笑的话,印度军人还来肉搏,我们的边防战士只能躲着,因为谁也不知道对面走过来的人带不带毒。目前印度国内的局势,已经是极度混乱,印度政府无暇自顾。

短期内,印度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在边境惹是生非,长期如何?要取决于印度的疫情发展。如果印度最终因为疫情走向崩溃解体,那么边境危机可能就大大缓和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印度抗疫成功后拥抱北方邻居。

五、中方以德报怨

印度无情,中国不会无义。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眼见印度遇到困难了,我们不能见死不救。这不,外交部发言人不计前嫌,多次重申“愿为印方控制疫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印度医用氧气供应不足,我们急人所急。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4月26日在社交网站称,已有800台制氧机自中国香港空运至印度德里,一周内,还将有10000台运抵。

相信只要印度提出需求,中国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援手。球,在印度这一边。

令人失望的是,印度依然固守“排他性疫情外交”,对中国没给什么好脸色。由中国牵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六国外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视频会议已经在4月27日召开,南亚诸国独独少了印度,中国外交部也说,“对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其他国家参与敞开大门。”邀请肯定是邀请了,印度不来,拉不下面子,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虽然中印之间有很多不愉快,但是只要印度有需要,中国就会为改善中印关系作出努力,对方不领情也没办法,中方无需热脸贴在冷屁股上。

印度还会好吗?我相信印度会从疫情中走出来,是绝地反击还是千疮百孔,就看印度政府和印度人民的执行力了。中国人绝对不能幸灾乐祸,更不应恶意地从疫情中获利。不过可以肯定的话,外面风浪再大,也拍打不到中国的岸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印度   斯里兰卡   中国   南亚   国都   疫情   增长率   中方   边境   制造业   订单   时刻   病毒   国家   经济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