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低增长不足为惧,中国下半年的出口形势依然坚挺

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相比上半年的27.1%,增速黯然失色。

数据一出,有评论认为7月份外贸数据有点偃旗息鼓的味道。更有悲观的舆论认为,今年下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速将明显放缓,我国今年经济发展前高后低的趋势不可避免,下半年我们将迎来经济困难期。

不过,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后劲、韧性和内生力,以及参考国外疫情的发展走势,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中国下半年的进出口一定会延续上半年的强劲势头,7月份的放缓只不过是一个插曲,中国进出口将朝着V字型而不是L字型发展。

一、上半年的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增长25.9%。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2.8%、23.8%、21.7%。

从数据看,中国上半年进出口数据非常惊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上半年基数低,2020年上半年中国全境遭受疫情闪击,外贸受到严重冲击,今年的数据反映了外贸的反弹。

二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供应链向中国倾斜。中国早期快速从疫情中脱身,疫情却在全世界蔓延。全世界工厂大面积停工,加上防疫物资需求,中国齐备的供应链、稳定的生产秩序和强大的生产力,使之成为全世界最稳定的大后方,满足了国际社会的外贸需求,因此中国对外出口井喷。

二、下半年中国外贸依然坚挺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全面提高,英国、美国、印度等一些国家开放经济,有人认为,中国对外出口的疫情红利期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下半年对外出口数据将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区间。事实真会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依然可以预期中国外贸数据保持较高增速。

1. 东南亚成为疫情新震中,促使制造业回流中国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 东南亚疫情因德尔塔病毒的入侵,成为疫情新的震中。印度尼西亚(407万)、菲律宾(195万)、马来西亚(170万)、泰国(117万)等国家总确诊量惊人。

其中,越南的总确诊病例逼近50万,连续十多天日新增过万。作为主要制造业生产基地的胡志明市,正经历为期一个月的封城。

这一波疫情将严重打击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福特、丰田等汽车大厂被迫暂停部分工厂生产。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越南倒闭的工厂和企业就超过70000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东南亚与中国之间有着高度的可替代性,一些产业、工厂本身就是从中国迁移过去的。

至少上半年之前,越南对美出口是很火爆的。2019年,越南对美国出口386亿美元,同比大增25.3%。2020年,越南对美国出口764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在今年越南疫情爆发前,其对美出口总额更是空前的:2021年前5个月,越南向美国出口376亿美元,同比增长49.8%。

正如印度今年上半年疫情大爆发导致订单回流中国一样,东南亚这一波疫情远远没有到达拐点,可能会延烧到年底。这带来新一波的国际订单回流中国。有数据显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纺织产品出产国的越南,在经济封锁政策影响下,目前有近35%的服装工厂关门。

疫情对生产力停摆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对生产力转移的推动力却有一定的反应周期,可能不能立马从中国对外出口数据中表现出来,但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很快中国的出口就会迎来新的增长期。

2. 美国通胀处于危险区间,中美贸易纠纷有望缓解

美国通胀自从4月份开始飙升,之后进一步加剧。6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5.4%,相比5月的5%继续提高。到了7月份,美国CPI涨幅仍保持在5.4%的高位,与6月份持平,是2008年以来单月最大涨幅。

美国通胀问题,既有美国大量印钞的内因,又有中美关税纠纷的外因。本来,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一些产业纷纷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等地区或国家。特别是越南,成为不少中国企业曲线出口美国的中转地。中国产业转移到东南亚,有利于美国企业继续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商品。

7月份低增长不足为惧,中国下半年的出口形势依然坚挺

中国与美国外贸统计表(单位:万亿人民币)

从数据看,自中美贸易战到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对美出口明显受到冲击,中国对美出口甚至录得下降,2020年中美贸易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8.7%。

与之相反,东南亚等国对美出口出现快速成长,从2017年的0.14万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0.21万亿美元,增长50%左右。某种程度上,东南亚填补了中国失去的份额。特别是越南,可以说是中美贸易战最大的赢家。

7月份低增长不足为惧,中国下半年的出口形势依然坚挺

东盟10国出口统计表(单位:万亿美元)

随着印度、东南亚疫情相继恶化,一些产业和订单纷纷回流中国,因受到关税壁垒,推高了自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商品价格,再加上美国各种印钱骚操作,让美国通胀水涨船高。

美国正在遭遇比较严重的经济困难,朝野出现解套中美贸易关税的呼声。从近期信号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战有缓和的迹象。

一则美国政府主动发出积极信号。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则警告称,关税已经伤害了美国的消费者,如果继续执行这样的关税政策,会引起大批民众和企业的不满。耶伦甚至放话将访问中国,据一些媒体报道,耶伦打算来华与刘鹤副总理磋商。

二则美国商界向政府集体施压。近期,30多个制造业商会,致信耶伦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7个零售业商会另外致信戴琪,强烈要求与中国重开贸易谈判。有消息称,华尔街巨头们甚至试图绕过美国政府与中国协商。

在内外交困之下,美国政府很可能非常不情愿地与中国协商关税问题,甚至作出重大让步。一旦中美贸易战解除或部分缓解,将释放中国商品对美出口能量。

3. 国外疫情形势难言乐观,全面开放遥遥无期

中国在8月24日实现了本土病例零新增,连BBC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中国成为首个战胜德尔塔疫情的国家。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完全不希望疫情继续肆虐人类。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战胜疫情。

近日,美国疫情出现反弹。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北京时间8月31日5时21分统计的数据显示,与24小时前相比,美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7752例。美国疾控中心8月18日曾发布预测,截至9月11日的一周内可能会出现56万到225万新增确诊病例。

以色列疫苗接种率接近群体免疫标准,已有55.1%的人口完成2剂疫苗接种,接种至少1剂疫苗的人则达到59.1%。早在4月中旬,以色列16岁以上人群接种比例已经达到85%。本来以色列已全面开放,但是近期随着德尔塔疫情扩散,30日新增确诊竟飙升到9000多例。8月17日,以色列冠状病毒专家Salman Zarka教授无奈地表示:“Delta并不听我们指挥”。

7月份低增长不足为惧,中国下半年的出口形势依然坚挺

以色列疫情走势图

疫苗对减少重症和住院率有效果,但是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我们没有理由神话疫苗的防护力。

目前看,国外疫情没有出现拐点的迹象,即便是疫苗接种率比较高的国家,疫情依然难言乐观。

在全球疫情没有实现根本性好转的情况下,世界将继续需要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国   美国政府   以色列   中美   越南   东南亚   通胀   美国   疫情   关税   疫苗   下半年   上半年   形势   进出口   外贸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