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多少却越来越胖,查血糖显示我得上了糖尿病,这是咋回事?-

什么样的人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人饮食有哪些禁忌?

一、什么样的人易患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因素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家族聚集现象。

研究者发现同卵双胞胎患2型糖尿病的一致性高达70%,异卵双胞胎2型糖尿病一致性仅为20%~30%。同卵双胞胎意味着他们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而异卵双胞胎的基因与同胞兄弟姐妹类似,差异相对大。这样看来,同卵双胞胎2型糖尿病共患性远远高于异卵双胞胎,可见基因对于2型糖尿病遗传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通过科学家近十余年来的不断努力,已有大量的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基因被发现,但是80%以上的遗传基因仍未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通过对2型糖尿病的家族分析发现:当父母之一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子女患病的风险为40%;当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子女患病的风险为70%。有一位父母或同胞兄弟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当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6倍。2型糖尿病家族聚集的原因,一方面是一家人在基因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也包括一家人有共同的生活习惯与环境。

2.年龄>40岁:人过中年,胰岛素的受体老化,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8%。

3.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MI≥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肥胖者一方面胰岛素受体不敏感,另一方面胰腺的负担加重。年老肥胖就如同一台年久失修的卡车还要超载,发动机肯定会耗损。

4.高危种族:美国的调查发现,黑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最高,墨西哥人次之,白人较低。华人也是高发人群,相同的肥胖程度,亚裔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同等的身体条件,华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白人的1.6倍。

5.女性怀孕时有妊娠糖尿病史,或者有巨大儿(≥4kg)生产史者。

6.高血压,或者正接受降压治疗者;高脂血症,或者正接受降脂治疗者。

7.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静坐的生活方式。

8.体重指数≥3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育龄妇女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多毛、不孕、肥胖、月经稀少、卵巢增大等。

9.曾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称类固醇)并导致一过性的糖尿病患者,类固醇性糖尿病是激素的常见副作用之一。

10.严重的精神病,或者长期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

二、糖尿病人的饮食有哪些要求?

1.放宽对主食的限制。主食类食品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粗制米、全麦面、杂粮(荞麦面、燕麦面、玉米、薯类等),这些食物不仅不会使血糖急剧增加,而且膳食纤维含量高,饱腹感强,有利于控制食量。忌食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乳糖)及其制品,包括糖果、点心、饼干、饮料、冰激凌、巧克力等,这些食品可使血糖快速、明显升高。

2.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要0.8~1.2g/日/kg体重。应首选纯牛奶、瘦肉、鱼虾、禽蛋类,其次为豆类及各种豆制品,前者应保证至少1/3。

3.限制脂肪摄入。目前美国对糖尿病患者脂肪摄入量的限制与心脏病患者一致,即每日脂肪数量不能超过每日总热量的30%,以不饱和脂肪酸(茶籽油、橄榄油、亚麻油、鱼油等)为主,室温下为固体的油(牛、猪、羊油)含饱和脂肪酸多,应少吃,尽量不食用动物内脏。

4.多吃蔬菜,选择水果。水果口感好,还能补充大量维生素、果酸和矿物质,因此血糖控制平稳时(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7.5%以下)可以选用水果。其中西瓜、苹果、梨、桔子等含糖量相对较低,可以放心食用,而香蕉、葡萄、红枣、荔枝、柿子、红果含糖量相对较高,应减少食用。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做加餐用,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

5.多饮水,限制饮酒。限盐6g/天,如并发高血压应<5g/天。不要限制饮水,适量饮水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和血糖的稀释。但要限制饮酒,酒的热量很高,并增加肝脏负担,而且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尽量不饮白酒,避免空腹饮酒。

三、糖尿病患者饮食有哪些常见误区?

1.将饥饿疗法当作控制饮食:糖尿病人也需要营养,糖尿病人饮食控制讲究的是平衡膳食,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合理搭配。许多人误解为饮食控制就是什么都不能吃,一味地忍饥挨饿或偏食,结果导致营养缺乏。

2.副食代替主食:面食、米饭等主食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就是医学上的“糖”,许多患者不敢吃,而用肉食等副食代替主食。只要心脏跳动、大脑活动就要消耗热量,而碳水化合物是最经济实惠的热量来源;如果靠蛋白质来获得热量,就如同“西气东送”一样,本身会消耗许多热量,而且蛋白质的代谢废物还给肾脏增加负担。

3.一天两顿饭:许多患者为控制饮食而一天只吃两顿饭。其实,无论你进不进食,胰岛素、消化酶等到点就会分泌。分泌了你不进食,内分泌系统就无所适从,不知道你要干什么,长此下去会扰乱生物钟,带来更多的内分泌问题。而且减少一顿饭,下一顿就会“报复性”的饭量增加。应坚持定时定量进餐,既能保证营养充足,又可减轻胰腺负担,有利于控制好血糖。

4.水果中有糖,不能吃:有些水果比如葡萄、香蕉的单糖含量高,应尽量少吃,但许多水果的糖含量并不高,而且是多糖,可以选择吃。而且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这些对糖尿病人都是有益的。糖尿病人在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后可以选择性进食水果,大可不必一概排斥。

5.不敢喝水:糖尿病人多尿是因为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而引起的渗透性利尿,担心尿多而不敢喝水会导致体内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

6.食物取代降糖药:早期糖尿病,通过减少饮食的摄入可以控制血糖,但并不是说食物有降糖作用。所有的食物,只有升血糖作用大小的区别,任何食物都没有降血糖的作用,不能取代降糖药。

7.多吃“无糖”食品无妨:所谓的“无糖食品”只不过不含蔗糖等单糖而已,但仍含有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吃多了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




胖不一定有三高,我60岁,女性,身高1米68,体重82公斤,胃口超好,自己什么都吃不忌口,有时也担心自己这么好的胃口怕这怕那。后来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估计和吃一定有关系。才能目前这样平稳,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吃。退休后早餐除固定吃的外,一定炒一个绿色的蔬菜,每天吃二、三种颜色的水果(橙子是固定的),有喝绿茶的习惯(每天都喝),每天坚持快走、散步1万5仟步。有病不要怕,寻找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方法,形成一种习惯。大家加油。




据我说知,糖尿病初期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应该是越来越瘦,口渴小便增多,胃口好喜欢吃甜食。治疗后人会慢慢体重回升,但后面不控制还会瘦,说明血糖高了,身边不少人血糖偏高。

一个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不容置疑的,感觉自己正常却患上了糖尿病。二是饮食放纵,胡吃海喝,有些人饮料当水喝,吃什么东西没有节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积月累很容易得糖尿病,有家族病史的尤其要注意,现在年轻人得得特别多,有次医院看病一个女孩20岁吧,糖尿病眼睛致瞎,不停她妈的话,天天躺着看手机也不锻炼,她妈妈真气没有办法,以后怎么办啊那么年轻!

珍惜生命,从平时做起,21世纪健康最值钱!




我是糖尿病人,在确诊前二三年就开始各种不适:老口渴喝水仍渴,胃口越来越好总是不停想吃,肚子饱嘴巴就是想吃(去医院医生让做胃镜正常。视力听力突然下降厉害(去医院医生做了听力测试眼睛拍片说是提前老化不可逆转当时四十五岁)。身体开始各种疼,背疼肩膀痛脚疼头老晕乎人在发胖。去医院医生都是略开了些药给我吃,说是进入了更年期。前年开始走路总觉得景物地在晃,开始偶尔一两秒就好,后面每天晃,再后面变成十几秒。躺床上闭眼也还在玄转,然后去医院找院长看,才检测出来糖尿病(我从不大鱼大肉,因为我职业是月嫂,一直注意营养均衡)。原来以前的一切都是糖尿病并发症。但现在医生大多都说病治病照本宣科误了我。或许以前发现我能治好不象现在要终身服药了。别人糖尿病变瘦我一直在饥饿半饱中仍发胖,每年长3一5斤。现在每天服阿卡波糖卡,格列美脲。双胍缓释片。甲钴胺片。到现在也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我不像别人天天喝饮料,也没有大鱼大肉 。生活一直都很规律呀




如果是二型糖尿病,那还好,有时是假性的。就想办法把血糖先降下来。一是严格控制米面的进食,尤其是米。一天最多吃一餐米,而且控制量。我有段时间吃完饭后还觉得自己没饱,就觉的不太对,就去查了下血糖,发现有些高,而我当时又刚好听说不吃饭可减肥,就把饭减下来了。别的没有太刻意做什么,主要是减饭。过了几个月我去验了一下血,发现血糖下来了,正常了。所以我觉的在发现自己血糖高时别一下就当糖尿病治,先自我调整一段时间看看再定。当然是一型的就不能拖了。




少吃含糖食物,多锻炼身体,会有帮助的!




家人有糖尿病的就要注意,饮食习惯要注意,这个病有遗传




糖尿病患者,现都是年轻化,科学技术还达都无法来控制,食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其次基因遗传也很大,科学技术突破那会对人类很大的贡献。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




对于糖尿病不了解。如果生病手术听医生话,阅读病的书藉遵照去做…。要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来之则安之泰然对待,心情舒畅静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血糖   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   单糖   糖尿   糖尿病人   胰岛素   主食   双胞胎   热量   糖尿病患者   基因   食物   水果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