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迎接正月“十五”的春雪!

原创 雷凤侠

那一场迎接正月“十五”的春雪!

正月“十五”前一两天,有些意外,有些静谧地下了一场很是像样的春雪!

去年冬天,说实在话,我们华州这里确实落了不下三场的雪,可是,除了第一场雪来得有些早,有些突然,有些新意,其他几场雪,对于北方的人们和万物来说,几乎是没有太大的吸引和作用。这倒不是说北方的人们已看倦了漫天飘舞的雪花,农作物也不再需要雪的滋润,而是那一场场雪下得时间确实够短,雪粒确实够小,用一句话来说,这冬天,雪下是下了,可是终究是没有一场下得像样的雪。

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昨天夜里八点左右到今天中午十二点时分,华州这十五前的一场春雪,却下得有点模样,堪称今年春天里一场像样的雪。说这场雪下得有点像样,一点也不夸张,这场雪下得时间够长,雪花够大,如鹅毛,纷纷扬扬,漫天飞舞,而且在这早春的过年时节,既没有凛冽的寒风,也没有彻骨地刺冷,从昨个晚上天始就这样静静地下着,下着…… 慢慢地,山白了,树木白,屋顶白了,田野白了,一大早出门一看:哇,下雪了,这么美,这么白,一切都那么清新,那么透亮!

如此像样的雪,对于长在北方的我来说,是熟悉而忽又陌生的。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瑞雪兆丰年!”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关于雪,我大抵就是在这样纯真至情的教化中,度过那儿时对冬雪的懵懂和期盼。

小时候的天,好像比如今要冷好多。记忆中的冬雪,好似每年都会如期而至,而且场场都下得似乎很像样:

在那个衣食还不很富裕的年代,对雪的期盼,除了孩子们想要打雪仗,堆雪人,玩滑雪,大人们更多地来自于对丰年的向往。下雪了,天寒地冻,人们脸上却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

那时候,下第一场雪,人们总是很高兴地相互啧啧称赞,老师、大人都要高兴地告诉我们:瑞雪兆丰年啊!今冬麦子盖了的第一层被啊,收成有望了。

那一场迎接正月“十五”的春雪!

于是,在人们的期盼中,有了第二场雪,第三场雪,大人们,包括小孩子的我们,也都会在心里暗自数算着那一层层象征着丰年的雪被!那时候的雪,通常都是几尺厚的,雪消融的很慢,在这期间,我们都要玩雪好几天,滑雪,大多孩子都会的,包括女孩子的我们。

一晃眼的功夫,几十年过去了。雪在时代的变迁中好似也变了模样!

如今的雪,不像以前,一两天,便没了踪迹!一下雪人们对雪的喜欢亦不像从前。随着物质的富裕丰余,大人、老师们不再经常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人们对雪的喜爱大多是带孩子们出去玩雪,赏雪。或者是拍摄一些雪景,或是在雪中留影,或者是花样倍出的堆雪人,伴随着而来的是发朋友圈,群里,紧接着,各种雪景照片海量分享传播,纷呈踏至!

那一场迎接正月“十五”的春雪!

如今的雪,也不像以前那般像样。一到冬天,就会下几场厚厚的雪,麦苗儿盖几层厚厚的雪被。如今的冬天,也会有雪,可是雪,要么总是姗姗来迟,要么蜻蜓点水,刚一开始,个把功夫,却又停了,雪几乎是落不住的,更不要说几尺厚,麦盖几层被了。有时候我们期盼来的十几分钟的“大雪”,竟然是气象人的巧夺天工——人工增雪。

而今天,正月十五前的这场春雪,似乎比去年的冬雪来得更真实更有劲。早上起来,一出门,雪一下子就亮傻了人们的眼,虽然说不上银装素裹,却也真有点“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致。雪花,在空中不紧不慢,悠悠然地纷纷落下来。地面上是湿湿的,很有“春雨贵如油,下的满街流’’的滋味。汽车上,屋檐上,草地上,田野里是一层薄薄的积雪,一切十分滋润惬意的样子。

那一场迎接正月“十五”的春雪!

2019年这场春雪,下得真是够像样,够真实,而且我感觉,这一场雪,一定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真切馈赠,是一场“下得满街流,贵如油”的春雪!是一场正月十五的雪迎灯!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那一场迎接正月“十五”的春雪!

作者简介: 雷凤侠,华州人,区作协会员。曾从事地方志编修,语文,英语教学工作。作品散见于各类纸媒和网络。爱码字,爱写文,常用一支笔书写生活里的感动和内心的滴滴触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春雨贵如油   瑞雪兆丰年   都会   丰年   冬雪   雪景   像样   滋润   梨花   来年   正月   富裕   馒头   雪花   冬天   确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