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AJ、炒乔丹?小心!这可是诈骗呐

上至炒虚拟币,下至炒鞋,处处都充满着割韭菜的气味。现在万物皆可炒,部分人想着赚快钱,导致自己走向被骗的深渊。

此前,江苏镇江警方先后接到多人报警称,在殷某处购买“期鞋”遭遇诈骗,其中仅一人就损失100多万元。经查,殷某虚构10亿的存款证明,通过炫富博取“炒鞋客”的信任,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为诱饵,向部分受害者出售“期鞋”,实则并没有真实货源。案发时,涉案金额近600万元,基本已被他挥霍一空。近日,殷某被判处诈骗罪,有期徒刑12年,并责令退还受害人共计584万元。

炒AJ、炒乔丹?小心!这可是诈骗呐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案例一:在广州上学的学生张某,是一名狂热的球鞋收藏“发烧友”。今年2月初加入一个限量版球鞋销售交流群。群内网友活跃,很多人都向群主买了鞋,还表示收到货,经鉴定确认为正品。于是张某也放下戒备心,3个月内累计汇给对方38万元买鞋。不想只有前两单收到鞋,之后对方以海关检查等各种理由推迟发货,最后干脆将其“拉黑”。

炒AJ、炒乔丹?小心!这可是诈骗呐

案例二:南京市栖霞区居民小王酷爱打篮球,同时也是一名篮球鞋收藏“发烧友”,有自己钟爱的品牌。不久前,他浏览网贴,看到有人发帖说囤有他心仪的品牌篮球鞋,决心先入手一双,如果没问题,再囤几双,大赚一笔。不想,对方收了1000多元定金后,再没了回音。

警方提醒,“炒鞋”本质上是一种饥饿营销,背后暗藏套路,有推波助澜的“庄家”,有风口浪尖捞油水的“散户”,有套路高深的“骗子”,最后骗的都是不懂装懂的“萌新”。

在这“炒万物”疯狂的年代,消费者一定要保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警惕被骗!

炒鞋,指的是购鞋者买到限量款球鞋后,并不是自己穿,二是想转卖赚差价的行为。炒鞋风潮愈演愈烈,俨然成了一种资本游戏。身边的年轻人“炒鞋”已经不是新闻,炒家对于套路也是轻车熟路。如今的运动品牌不断推出的设计师款、限量版、网红版等正是“炒鞋”火热的背后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栖霞   小王   发烧友   南京市   罚金   有期徒刑   套路   球鞋   数额   万物   警方   篮球鞋   情节   小心   案例   品牌   乔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