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不会出现粮食危机的

首先中国地域辽阔,更是农业大国,每年国家都会存储备用粮食来预防突发事件,并且还不断从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中国是消费大国家,同时也是生产大国,加上国家土地保护政策,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继续种植粮食,中国爆发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粮食危机是指全球性的粮食短缺、产量锐减、价格涨幅过快,以至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不包括那些正在遭受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足和其他形式营养不良的人,遭遇粮食安全困扰的人其总人数可能接近3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中国粮食现状:
尽管我国粮食实现了增产增收,但中国国土面积广大,自然灾害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南涝北旱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粮食安全。
城市化进程,大量农田被高楼大厦取代,种植面积的减少,也会增加粮食危机。
植被破坏,环境恶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土壤污染等不仅影响粮食产量,还给食品安全带来威胁,当然国家也在大力推荐绿色发展之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再发展我们其他产业。

我国的主粮是小麦和大米,这两种都能自给自足,进口量仅占消费量的2-3%,而且库存消费比都超过70%,意味着光库存都够我国吃大半年以上,主粮一直都不缺,反而一直愁去库存。我国缺的不是主粮,而是油料和饲料作物,85%的大豆依赖进口,大豆的作用是生产植物油和饲料;另外玉米也主要是饲料作物,我国的进口量也仅占到消费量的3%,也基本上能自给自足,不过在前几年的去库存下,玉米的库存消费已经下降到20%左右。
我国主粮小麦和大米,进口量仅占消费量的2-3%,基本自给自足;同时库存消费比在70-100%之间,光库存都够我国吃大半年以上,一直愁去库存

我国水稻进口仅占消费量的2%,基本自给自足,同时库存消费占比70%,库存较高
我国小麦进口仅占消费量的3%,不依赖进口,库存消费比超过100%,库存很高
我国饲料玉米和大豆,玉米能自给自足;但大豆高度依赖进口,85%靠进口,大豆用于压榨豆粕和豆油
我国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基本自给自足,但当前库存不算高。

我国大豆主要依赖进口,85%靠进口,而且大豆库存偏低,容易受到国际影响。

由于农业是人员分散式的生产,小规模农业生产,所以农业的生产端受疫情的影响小。我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农业生产不受影响;欧美的农业还是机械化大生产,人员较少,受疫情的影响小;

粮食是农业,恰好是人口劳动比较分散的行业,而且也正好处于人口比较稀少的农村,欧洲和美国、加拿大还是机械化生产,从事农业的人员很少,工作并不聚集,欧美的农村人口极少,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2-3%左右,所以疫情的背景下,不会导致农民们封门在家,不影响对农业的生产。南美也是农业出口的大洲,农业人口占到15%,不过也是机械化生产,目前南美的疫情并不严重,所以对农业的生产影响不大。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2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表示,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库存超过一年的产量,可以供全国人民吃一年。他肯定地说,中国不会发生粮食危机。
韩长赋说,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粮食丰收,去年产量是13277亿斤,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韩长赋透露,从目前生产调度情况看,今年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还是很好的。春播已过九成,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在9.1亿亩以上,基本种在丰产期。早稻面积增加470万亩,总量达到7100万亩,实现恢复性增长。特别是夏粮小麦长势好于常年,无论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后期可以预期的千粒重,丰收在望。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随着秋粮集中大量上市,收购进度进一步加快,秋粮收购总体平稳有序。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主产区入统企业(指列入政府统计部门名单企业)累计收购秋粮6803万吨,同比增加1190万吨。今年夏粮和早稻收购中,启动托市预案的范围较往年大幅缩小,市场化收购价格高,有利于农民增收。秋粮上市以来,只有黑龙江省启动了粳稻托市收购,目前仅收购1.3万吨,预计今年中晚稻市场化收购将成为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主粮   秋粮   粮食   进口量   消费量   自给自足   疫情   大豆   小麦   中国   饲料   玉米   库存   危机   我国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