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沙瑞金与李达康是“郎情妾意”,“情投意合”,很容易就能达成一致,只等李达康离婚。


而高育良和侯亮平就没有这么容易交心了。尽管是师生关系,高育良了解侯亮平,不会因为私人关系而影响其工作;侯亮平却不了解高育良,不知道这位高书记,还是不是二十多年前的高老师了。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因此初来乍到,侯亮平就对老师率先出击。不仅是请示请教,也是想看看高育良在如今形势下位置与态度。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而他出击的点,正是丁义珍案。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面对侯亮平的“打草”,高育良当然不能做“惊蛇”。尽管他的目的正是要让侯亮平怀疑、调查李达康,但不能直白地就表现出来。


因此,当侯亮平问他,会议中是否有人出去时。尽管李达康不是出去次数最多的,也不是出去次数最少的,他却偏偏要将李达康放在第一个位置着重强调,而其他人都草草带过。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此时的语境,说什么都稍显急躁,只能引导,不能暗示。


而侯亮平既然打了草,就一直打到了底。正如第一集时,很多观众怀疑的那样,高育良会不会是有意拖延时间帮助丁义珍逃跑呢?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然而看过第一集的分析的读者就明白,高育良所谓的拖延时间,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话术。


既不愿和最高检对抗,又不愿和李达康起正面冲突,高育良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询问,使局面陷入矛盾,从而使他有理由报告省委书记沙瑞金。


季昌明小心谨慎,知道向省委甩锅,他高育良又有什么理由要接这个锅呢。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何况根据如今的证据里,高没有时间,季昌明、陈海没有动机,有理由为丁通风报信的只有祁同伟和李达康。


若是高育良拖延、祁同伟报信,高何必要在抓捕失败后对祁大发雷霆。


若是高育良拖延、李达康报信,那高、李二人配合缜密,剧情的冲突双方就不会是高和李,而是沙瑞金与整个汉东省了。


高在气头上说季昌明最有可能,然而季昌明显然并无可能。


难道高育良真的气糊涂了么?难道二十五年真得把他的书生气磨没了么?


一位高级干部,怎么可能因为侯亮平的一句话而情绪失控到如此地步。正是书生,才最在意自己的名节,才最容易因为诬陷而被激怒啊。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高育良口中说着自己没有了书生气,可神态与动作里,表演得尽是书生意气。


他是想告诉侯亮平,他高育良,还是二十五年前的那个书生高老师。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这样一番表演之后,侯亮平也许会对高育良多一份信任。此时,他站起了身,姿势变了,意味着高育良也要开始进入主题了。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此时丁义珍案的可能的泄密者里,有理由和动机的只有祁同伟和李达康二人。要将嫌疑引向李达康,高育良首先就得先为祁同伟开脱。


祁同伟和高小琴有关系,他高育良自己还和高小琴有关系呢。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祁同伟没有可能,那唯一的可能者,岂不就只有李达康了。但开脱的话好讲,定罪的话就不能轻易说了,毕竟这是要担责任的。这只能让侯亮平自己去思考。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然而侯亮平身份特殊,怎么能轻易掉进陷阱里去。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话既然已经说道这个份上,高育良就不能引导,而要暗示了。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有了作案的动机,当然就要有作案的条件,而李达康本人的性格,正是他敢于通风报信的原因。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话说到这地步。没有说,就是什么都说了。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侯亮平再听不懂,那就是不可能了。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当然,高育良只是希望这些分析能够令侯亮平将目标锁定在李达康身上。


这些莫须有的分析无法对李达康产生影响,但能影响侯亮平,毕竟高育良清楚,侯亮平有着可以直接打击李达康的把柄。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但侯亮平还是保持了清醒,他还是不想将目标直接就锁定到李达康身上。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引导了,暗示了,高育良该说的都说了。当高玉良也冠冕堂皇到时候,就代表着言尽于此了。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李达康与沙瑞金的会面,必然会在汉东省引起不小的震动。高育良对将侯亮平这柄剑引向李达康之后,他也需要去争取沙瑞金了。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沙瑞金和高育良并没有坐在办公桌前谈话,毕竟高育良是排名第三的副书记,主动前来与沙瑞金汇报工作,沙瑞金总要表现出热情。


只可惜,他慢了一步,沙瑞金与李达康此时的关系早已经今非昔比了。准备得太晚了。高育良又是扶眼镜,又是掸灰尘,心中定然是懊恼不已。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但沙瑞金显然牢牢地掌握了主动权,轻易地就又将高育良刺激得心神不宁。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沙瑞金是一定要争取的。时机再晚也得亡羊补牢。既然来了,就一条路走到底。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局势瞬间激化,沙瑞金坐不住了。这样的话题,已经不是能在沙发上友好地交谈的了。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诚然,李达康和沙瑞金已经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但李达康的弱点仍然是弱点,沙瑞金不介意了,不代表别人不会介意。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尽管沙瑞金可以从感情上,从经验上,相信李达康。但高育良的推理,毕竟无法反驳,尽管都是诛心之论,却空穴有风。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高育良精心准备,来势汹汹,沙瑞金无法为李达康推脱,只能暂时用自己省委书记的权力,将其暂时压下。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压下此事后,沙瑞金便回到了办公桌前坐下,这正是他省委书记的位置。他对高育良的客套,已经完全消耗尽了。


高育良逼得沙瑞金以势压人,主动权就回到了高育良这边。高育良适时地将上次常委会上未尽的干部议题提了出来,你沙瑞金总不能一件、两件,件件事都被你压下去吧。


这些干部,毕竟都是前任书记赵立春时期就考察好的,都是汉东省的旧势力。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沙瑞金只能稍稍让步,同意提拔一批干部。但沙瑞金瞬间又将矛头对准了汉东的旧势力.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汉东省的干部问题,都坏了十年、二十年了,那最大的责任人不就是前任赵立春和高育良这批汉东省的旧势力么。


腐败干部问题都出在了当市、县一把手的期间。那没被查处的市、县一把手,就一定没问题么?而曾经的市、县一把手,如今可就早已处于更高的位置了。沙瑞金的焦点就放在了这些人的历史问题。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沙瑞金讲常委会上的问题又提了出来。高瑞金也用同样的方式作了回应。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全国都如此,汉东省又如何自保呢。沙瑞金一个人能解决了祁同伟,解决了他高育良,还能解决全省、全国的问题么?


但沙瑞金来汉东,不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吗,问题越严重,越要解决。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沙瑞金早已经在李达康和高育良之间做出了选择。


而高育良所能希望的,就只有侯亮平可以尽快对李达康下手。


《人民的名义》11:线索分析与脉络解读


高育良能否扭转局势,就在于侯亮平对于欧阳菁的这一提醒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瑞金   省委书记   通风报信   会上   主动权   脉络   书生   动机   线索   名义   把手   暗示   势力   位置   干部   老师   关系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