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中的邓小平—①赴法留学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父亲邓绍昌按家族字辈排序为他取名邓先圣。父亲曾就读于成都法政学校,接受新式教育,交友颇广,思路开明,当过教员,辛亥革命时期参加过四川革命党人起义。

党史中的邓小平—①赴法留学

邓先圣的童年正值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大动荡的年代。

1909年,5岁的小先圣进入村里的私塾读书,老师认为“先圣”的名字对圣人孔子有不敬之嫌,为他改名“希贤”。

党史中的邓小平—①赴法留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党史中的邓小平—①赴法留学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影响全国。邓希贤也参加了由广安县立中学和县立高等小学堂联合成立的学生爱国分会组织的游行、集会、宣传、罢课和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的9月下旬,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党史中的邓小平—①赴法留学


1920年,刚满16岁的邓希贤和其他同学一起乘法商吉利洋行的“吉庆”号轮船沿江东下至上海,9月11日再换乘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赴法。10月19日,抵达法国马赛港。10月21日,根据安排,和叔叔邓绍圣等二十多名同学到达法国北部诺曼底的小城巴耶,进入巴耶中学学习。在这所学校里,中国学生单独开班,主要是提高法语水平,过的是正规的中学学生生活。邓小平后来说,那是一家私人开的学校,才上了几个月,没学什么东西,吃的却很坏。

党史中的邓小平—①赴法留学

尽管邓希贤节俭用度,但学校的食宿、学杂等费用对于他们这些自费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1921年3月13日,因无力支付学校的各项费用,邓希贤与其他十几名同学一起被迫离开了巴耶中学。

党史中的邓小平—①赴法留学

邓希贤当时一定不会想到,这是他在法国唯一的一段学习生活。

党史中的邓小平—①赴法留学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年。法国的经济十分萧条,就业格外困难。

党史中的邓小平—①赴法留学

1921年4月2日,邓希贤等几名四川学生经华法教育会的介绍到克鲁梭市施奈德钢铁厂做工,他被分配到轧钢车间当轧钢工,工资每天只有十法郎。从此,他便开始了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外籍工人长达四年多的“勤工”生活。


图文:陈列科 游道辉

编辑:办公室 周潇宇

来源:公众号“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辛亥革命   诺曼底   马赛   开明   牌坊   南昌市   广安   安县   县立   法商   武昌起义   党史   法国   中学   学校   学生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