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存在感很低,虽然指挥了几场著名战争,却没有在读者心中留下鲜明印象;


在正史《三国志》中,除了帝王外,只有两个人单独成传,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则是他,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


此人便是夷陵之战的主导者、江东的中流砥柱——陆逊,陆伯言。


从众人眼里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到三国时代极其耀眼的军事天才。


陆逊的一生,正应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那句话——“隐忍就功名”


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不较一言之长短


东汉末年,士族林立。


吴郡的陆、顾、朱、张四家,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族,并称“吴中四姓”。


陆逊,便出身于其中的陆家。


但即便是出身豪族,也难逃命运的捉弄。


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陆逊的人生开端并不完美:


父亲早逝,家业衰弱,自己只好去投奔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


本以为跟着陆康可以安安稳稳生活,但残酷的事实再一次打破了他的美梦。


人在乱世,弱是原罪。


陆康因得罪大军阀袁术,被赶出了庐江,“宗族百余人,遭离饥厄,死者将半”。


后来孙策渡江南下,与当地的世家大族发生了激烈的对抗,这让已经遭受到重创的陆氏家族更加惴惴不安。


好在孙权执政后,双方矛盾得到缓和,为了在江东站稳脚跟,孙权决定和江东世族们达成和解。


此时的陆逊刚好21岁,他背负的不仅是个人荣辱,还有整个家族的得失。


是摒弃前嫌、携手共存,还是绝不妥协、继续对抗?


陆逊果断选择了前者。


刚加入孙权幕府的陆逊,并没有得到重用。


他知道孙权招募自己,不过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但即便是游戏,他也要成为笑到最后的“玩家”。


陆逊深知:要想出人头地,重振家族威望,就需要在忍耐中寻找机会。


他甘愿在海昌县当个小县令,兢兢业业地做自己的分内之事。


与此同时,逐渐展露出自己的军事才能。


当时,会稽、鄱阳经常有山贼作乱,于是陆逊便向孙权提了一个征兵计划。


在得到批准后,陆逊积极行动起来,很快就建立起了一支战斗力不俗的军队,并以此平定了山越之乱。


“征兵政策”的初见成效,让陆逊干劲十足。


于是他针对东吴当下“腹心未平,难以图远”的困境,建议孙权“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继续扩大征兵。


这样大规模的征兵,难免有些激进,让刚刚安定下来的江东百姓惶惶不安。


于是有人站出来弹劾他了!此人便是会稽太守淳于式。


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当时,淳于式直接给孙权上了一道表,说陆逊是“枉取民人,愁扰所在”,应该对其予以惩罚。


后来陆逊向孙权述职的时候,谈到了淳于式,言语间盛赞对方是个好官。


这让孙权大为不解,便问:


“淳于式当初向我检举你,而你却称赞他,这是何缘故?”


陆逊答道:


“淳于式检举我,是因为他心挂百姓,是出于公心。


如果我因此诋毁他,那不是混淆圣听、以怨报德吗?这样的风气不可长啊。”


孙权听后十分高兴,称陆逊的做法是“长者之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心若坚劲,风之奈何?


与其计较一言之长短,倒不如敞开胸怀,正心以对。


一场风波,就这样被陆逊过人的雅量给化解了。


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不争一时之荣辱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同样也是留给有能力的人的。


公元219年,正当关羽兵围樊城、威震华夏之时,陆逊向吕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以骄兵之计迷惑关羽,伺机夺取荆州!


于是,陆逊给关羽写了一封“言词谦卑、语气恭敬”的信,也就是这毫不起眼的一封信,让不可一世的关羽栽了大跟头。


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谨小慎微半辈子的陆逊,早已把“谦卑、恭敬”当做了骨子里的精神,所以他的这封信虽然有“刻意的成分”,却也少不了一些真情实感在里面。


也正是如此,才有打动人心的效果。


关羽看到信后,十分得意地对下属们说道:“孙仲谋见识短浅,竟用此孺子为将!”


面对关羽的极度轻视,陆逊丝毫不以为意,因为他深知:


此时的忍气吞声,是为了获取日后的胜利。


没过多久,放松警惕的关羽逐渐把守备兵力调往前线。


时机已到,吕子明白衣渡江,陆伯言西镇夷陵。


东吴将帅双管齐下,即便英雄如关羽,也只能饮恨而终。


性傲者易陷,善忍者易成。


陆逊终究用自己的“忍”,打败了关羽的“傲”。


公元221年,刘备打着为关羽复仇的旗号,率领大军杀奔东吴,打响了“夷陵之战”。


蜀军到达夷陵后,刘备先遣将军吴班率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挑战吴军。


数千人就敢这样猖狂?


东吴将领见状很是气愤,于是纷纷请战。


可陆逊却摇头说:“此必有诈。刘备举军而来,锐气正盛,我们不可与其正面交锋。待其疲弊,再做打算吧。”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不出战。


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后来,吴将孙桓被刘备围困,他派人向陆逊求救。


陆逊再次摇头道:“孙将军颇得士卒之心,城牢粮足,一时无忧。等到我这边有所动作,孙将军之围必解。”


还是那句话——我不出战。


众将一听当时就怒了,他们都是成名多年的老将,有的还是孙家的宗室,本就不服陆逊,如今又见陆逊如此“怂包”,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但就在这群情激愤的境遇下,陆逊还是选择不出战。


他甘愿忍受军中将领的指责,坚决按兵不动,似乎要将“忍”字进行到底。


不过他的“忍”很快就得到了回报。


由于天气炎热,你陆逊能忍,可刘备忍不住了,于是刘备下令大军驻扎到茂密的树林中,以减轻酷暑的影响。


而一向龟缩的陆逊抓住了这个机会,果断出击,一把火将刘备的精锐大军烧个精光。


“刘备,天下枭雄,曹操所惮。”


就是这样的人物,也还是败在了陆逊的“忍功”之下。


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不违一己之本心


夷陵战后,陆逊的威望如日中天,孙权更对其信赖有加。


为了方便陆逊办公,孙权甚至还刻了自己的印章,放在陆逊那里。


孙权每次给诸葛亮写信,都会把陆逊叫到身边,听听他的意见;


给诸葛亮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不对的,就让陆逊修改后直接发出。


纵观中国历史,如此亲密的君臣关系可谓凤毛麟角。


只可惜,这一切不过是孙权营造出的假象而已。


与蜀汉丞相的大权独揽相比,孙权实行了集君权、压相权的手段。


他在登基后力排众议,弃众望所归的张昭于一旁,置军功赫赫的陆逊于不顾。


转而任用孙邵、顾雍、步陟等默默无为的人来担任丞相。


其中顾雍更是凭借着“不管事、不多嘴”做了19年的“伴食宰相”。


可以说,这时的政治环境是很糟糕的,大臣们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而最好的做法,便是像顾雍那样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陆逊没有这样做,忍了大半辈子的他,终于决定挺身而出,为了臣子的责任,也为了国家的未来!


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孙权晚年,虽立了孙和为太子,但却十分偏爱和重用鲁王。


在孙权的纵容下,鲁王竟公开与太子叫板,双方明争暗斗、互不相容。


陆逊本在武昌坐镇,远离是非之地,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为争取重量级朝臣的支持,太子和鲁王都把拉拢对象放在了陆逊身上,千方百计想争取他的支持。


陆逊不忍看到手足相残,不愿看到朝野动荡,便赶忙上疏孙权:


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


陆逊写这些书信,本是出于一片丹心,但在孙权看来不过是别有用心:


这家伙竟然也和朝中诸臣联合起来,倒向了太子一方,更何况他手中还有一部分兵权。


这是孙权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一改往日对陆逊支持信任的态度,取而代之的是严厉训斥。


一次次的直言进谏,换来的却是一句句严厉斥责。


这让陆逊愤懑不平,最终在一片斥责声中郁郁而终。


也许直到最后,他都不明白:


君始终是君,臣始终是臣,有时“答非所问、无所事事”才是人臣最好的态度。


也许是他早已看透了这一切,只不过他仍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宁可玉碎,不违本心!


陆逊:世上最有效的长寿药,就一个字


三国,与其说是一个智者的时代,倒不如说是一个“忍者”的时代。


司马懿能忍,所以笑到最后;


贾文和能忍,所以一世无忧;


陆伯言亦能忍,只不过他多了一些坚持,少了一分冷漠。


他最终放弃了明哲保身的隐忍,毅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忍者”的真正格局:


不较一言之长短,不争一时之得失,不违一己之本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正心   庐江   太守   东吴   长寿   大族   本心   丞相   无忧   谦卑   大军   长短   太子   将军   世上   家族   淳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