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的要哭了!“催化剂第一股”上市首日破发,盘中大跌17%

文 | 杨万里

以前中签如同中彩票,稳稳地福利;现在中签如中弹,不仅收益变少,甚至还有可能承担亏损风险。

10月22日,科创板一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出现破发,这位主角就是中自科技(N中自)。

中签的要哭了!“催化剂第一股”上市首日破发,盘中大跌17%

盘中,中自科技跌幅一度超17%,股价最低下探至58.88元,而该公司发行价为70.90元,意味着在低点抛售的一手要亏1202元。

截至发文,其跌幅收窄至2.21%,股价约为69.33元,总市值约为59.65亿元,依然是破发状态。

中签的要哭了!“催化剂第一股”上市首日破发,盘中大跌17%

资料显示,中自科技主业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处理环保催化剂,该公司已成功研制出第一代铂碳催化剂,被外界称为“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第一股”。

中自科技能上科创板,说明公司在某一领域是有发展潜力的。不过,资本市场没有对其追捧,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尺度APP的股东群,有投资者认为,“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发,主要原因是近期市场环境对新股不利,多只上市的个股要么出现连续跌停,要么险些破发。而且中自科技发行定价70多元,市盈率超过100倍(行业平均估值低于40倍),还是有点偏高的”。

最近,几只上市的新股表现不佳,影响因素包括所属赛道普通、发行定价太高等。例如,丽臣实业上市6天出现了3跌停记录,另一只新股鸿富瀚上市第3天破发。

中签的要哭了!“催化剂第一股”上市首日破发,盘中大跌17%

还有投资者表示,“我认为深层次原因是,科创板实施的注册制,随着上市企业增多,投资者势必会优中选优。与此同时,科创板的投资门槛在50万以上,A股投资者有超过85%的个人投资者属于中小散户,达不到这个标准,很难参与投资,资金量一少,市场人气肯定比不上创业板,所以破发现象较多”。

我们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收盘,约有3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收盘价低于首发价,即破发。而回顾历史,早在2019年12月,建龙微纳上市首日破发,成为科创板破发第一股。

中签的要哭了!“催化剂第一股”上市首日破发,盘中大跌17%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投资从来不是稳赚不赔的,炒新股也一样。科创板新股收益越来越低是预期之中的事。

再回到中自科技,在IPO过程中,有财经媒体曾对其提出两点质疑。一是中自科技收购子公司光明田时,评估价值可能有所虚高;二是原股东金智百业源控诉中自科技故意隐瞒增资时的真实价格,因此双方有股权转让纠纷。

对于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发,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首日   催化剂   跌停   收盘价   光明   低点   市盈率   跌幅   新股   股价   股东   投资者   收益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