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的故事(10)——怀素种蕉学书

学书法的故事(10)——怀素种蕉学书


学书法的故事(10)——怀素种蕉学书

(2009-09-08 07:45:45)

学书法的故事(10)——怀素种蕉学书

转载

标签:

书法

草书

自叙帖

王公大人

怀素

洛阳

文化

分类: 书法艺术

学书法的故事(10)——怀素种蕉学书

学书法的故事(10)——怀素种蕉学书

怀素生于公元737年(唐开元25年),湖南永州(旧名零陵)人。怀素很小的时候,在零陵书堂寺受戒出家为僧,法号是怀素。
怀素经禅之暇,颇好书法。在禅房,人们很少能够听到他的念佛声。而书堂寺后面的那口怀化井,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怀素在那里洗墨。这样的不务正业,终于无法为小寺院书堂寺所容。另外,他的性格实在是不适宜于做一个诵经念佛的教徒。因而不久,怀素就离开了书堂寺,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回到家中,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劳动之外,他还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最喜欢的书法艺术中去。练字需要几项最基本的开销。墨水不成问题,甚至于用毛笔蘸水练字也完全可以,难办的是纸张。唐代的纸价不能算太贵,但是,怀素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加上怀素喜欢写草书,以他须臾之间能纵横挥洒千万张的劲头,购买纸张实在是一大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怀素可以说是用了不少心机。首先,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他在自己的居处附近,种上了大片芭蕉。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而宽,就像一张宽大的宣纸。既可以放开手脚,任意挥洒,又可以反复书写。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等到大片芭蕉长成之后,怀素就因此为自己的住处取了一个十分富有诗意的斋号--"绿天庵"。传说怀素种植的芭蕉一共l万多株,也许是传闻吧。但是怀素以芭蕉叶作为书写材料勤奋练字的故事广为流传,甚至成为画家笔下经常出现的一个题材。现代著名油画、国画大师徐悲鸿、李可染都画过怀素书蕉图。

嗜好喝酒与擅长草书,是怀素最大的两个特色。"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也许饮酒是引发他的草书创作热情的一个诱因。20岁的怀素,书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是书堂寺,也不仅仅是永州城,整个湖南都在流传着怀素的名字,李白曾诗云:"草书天下称独步"。这时候的怀素,再也不是一个穷和尚了,他更不须再用芭蕉叶代纸练字了,甚至于他由一个拜遏当代名公的角色变为人人争相求见的名人。书法在唐代是广为社会重视的一门艺术,自上而下,好书之风几乎遍及整个唐朝,因而善书之人也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名人的书法更受到人们的爱戴。但是,他决不满足于只在南方展示他的才华。他有着一种欲望,那就是闯荡都城长安,在那里求取功名。而且书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往往需要名师的指点,当时名振一时的书法大家多集中在京城,且京城文化景观繁多,书法作品随处可见,这对于开阔眼界大有稗益。
长安是才子云集之处,也是达官贵人聚集之所。一时间,这些平素姿态高高在上的上层人,突然问变得谦恭起来。他们牵出自家的高头大马,让怀素来骑,也腾出自家的"华屋",请怀素居住。所谓"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一时间,京城刮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怀素风"。当然,处心积虑地逢迎怀素,王公大人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得到怀素的草书作品。由于应酬过多,以至于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见到怀素之后,也不得不事先打好招呼,进行"预约":我家已经做好了屏风,墙壁也已经粉刷一新,就等您去挥洒了,您千万可不要忘了!一旦能够约请到怀素,这些高贵的人物,总是要用骏马将怀素接到家中,用金盆盛上上等的美酒竹叶香,只要准备好足够的美酒,剩下的事当然不再用贵人们操心,怀素自然会在狂醉之后,留下让人痴迷的变化无穷的线条。


在长安,怀素前后大约滞留了5年的时间,可以说出尽了风头。大历七年,怀素准备起身返回故乡。在回乡路线上,怀素作了刻意的选择。他要向东绕道东都洛阳,然后从洛阳南下。洛阳在当时被称为东都,与西都长安一样,是全国文化中心,许多知名的文学家、音乐家、画家都聚集于此。那里曾是书法家张旭活动过的地方,那里还有许多书法名迹,对自己眼界的扩展很有帮助。到了洛阳之后,他到张旭曾经到过的地方去凭吊。
  怀素早就听说,有一个叫邬彤的人,是张旭的学生,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也许从他那里怀素可以追寻"草圣"成功的秘密。于是,他就打听到了邬彤的住所,认真地拜邬彤为师,向邬彤学习笔法。有意思的是,邬彤传授书法要义并没有条理与系统,多属于随机点悟性的内容。有一天半夜,邬彤突然对怀素说:草书的"古势"很多,只有王献之的草书奇特。太宗皇帝以为王献之的草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自此以后,怀素对于王献之的书法倍加关心,学习他的"劲硬"。

还有一次,邬彤对怀素说,先师张长史曾私下对我说:"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我时常琢磨这句话的含义,那随风转动、漂浮的蓬草正如一种草书的笔法;风卷起细沙在空中飘舞,正如草书变动不居的势。我反复琢磨这句话的含义,并努力师法这种自然现象中所包含的艺术情趣,草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怀素闻听此言,默不作声,沉默了好久,突然之间,他连叫数十声说:"得之矣!"是啊,怀素何曾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与感受呢?他也曾观察过那夏日的彩云,其形状随风变化,情态各异,他将这情状记在心里,慢慢琢磨,总感到这夏云多奇峰与草书的表达有一种说不出的密切关系。他也曾对公孙大娘舞剑器所体现的飞动迅疾进行过认真琢磨,并领悟到了其与书法的相通性。从老师邬彤那里,他学会了动脑,学会了用脑袋"写字"。怀素的良苦用心,最终得到了回报,怀素的狂草突出的艺术成就,终于得以延续张旭的艺术风格,"以狂继颠"的怀素,成为狂草书法的代表人物。


颜真卿,擅长书法,世称"颜鲁公"。大历七年(772)九月左右,颜真卿告假,将他的母亲殷夫人的灵枢从洛阳迁到京兆万年凤栖县(今西安)。而这时候,怀素也从长安回南方路过洛阳。一次偶然的机会,二人相见。这似乎是命运的有意安排。颜真卿,这位在书法史上可以与王羲之相抗衡的书家,当然是为众人所仰慕的人物,见到这样的人物,并能亲自聆听他的教诲,可以说是机会难得,尤其是像怀素这样的人物,视书法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对名家的指点看重的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颜真卿信奉佛教,喜欢与僧人往来,又与邬彤一同向张旭学习书法,加上他为人敦厚,因此,这就注定了怀素这次与颜真卿相逢,一定会有所收益的。事实证明,颜真卿与怀素之间曾进行过书法的切磋与交流。有一段记载,说明了两人之间的这段交流:

有一天,颜真卿说,学习书法除得老师传授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张长史观看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掌握了草书的回环低昂之状。邬彤曾向你讲过他的心得吗?
  怀素回答:"邬师认为,从折钗股中可以体会草书的笔法。"颜真卿听了,微笑不言。
  自此,他很久没有和怀素谈论书法。
  怀素怅然,欲辞颜真卿而去。
  颜真卿没有挽留,却冷不丁地冒了一句:"你以为屋漏痕怎么样?"
  几天的沉寂,到现在怀素才恍然大悟:雨水随着漏屋的墙壁婉蜒而下,由于墙是泥质,水滴由于自身的重力在往下滴淌的过程中,受到泥的吸引与牵制,不能迅速下行,形成凝重、曲折之美。这是书法避免流于圆滑无力增强凝重感的有效途径,难道不是草书的诀窍吗?
  颜真卿又问:"你自己又有什么心得呢?"
  怀素随口而答:"贫道观夏云多奇峰,因风变化,没有常势。从夏云随风中,我领悟到了草书的变化不居。这种变化到了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笔画间的牵丝,就像墙壁的自然裂缝,一一自然,完全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颜真卿听了怀素的一席话,不仅感慨万千:"哎!草圣的奥妙,历代不乏高人点拨。只是你的高见,我确实是闻所末闻的啊!"从颜真卿的口气来看,他对怀素是极为赞佩的。

应怀素之邀,颜真卿热情洋溢地为怀素写了《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对怀素奖掖有加。颜真卿作序,成为怀素数次书写《自叙帖》中的主要内容。在《自叙帖》中,怀素对给予自己艺术有所教益的几位重要人物都留下了篇幅,如他将颜真卿的叙文全部收录在自己的自叙中,共200多字,几乎占整个《自叙帖》篇幅的三分之一。他对于携带自己到长安的张谓,更是感激不尽,在《自叙帖》中有四次都提到他,他也知道,"不因礼部张公(张谓)将尔来,如何得声名一旦宣九该!"。
也是他生命里程的总结,艺术成就的鉴定。在洛阳逗留一年多,怀素南下,回归故里。不久又开始在南方游荡起来。

落叶归根,人到晚年总想回到故地栖息之所,因此暮年之后,怀素又回到了零陵。贞元十五(779年),怀素已经是63岁的老人了。这一年,怀素在家乡书写了一通《小草千字文》,潇散平淡,没有一丝火躁之气。此时的怀素真正达到了"通会之际,人书惧老"的境界。
小草干字文》也许不是他的绝笔之作,但却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他的自署落款最晚的作品。怀素所书的《千字文》是梁时周兴嗣次韵而成,是唐以前通俗字书,这是怀素书法中惟一被社会认为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
  书写完《小草干字文》之后,怀素的消息就中断了。也许不久他就与世长辞了。怀素去世时十分悲凉,当时既没有为他立碑建塔,墓地在何处尚不可知。这种与出生时一样寂然无闻。怀素,生前不可谓不光彩,但是,晚年他又是那样的凄凉,没有人关心他的行踪,一生中两种鲜明的遭际,使人沉思,发人深省。
怀素死后,有人为了纪念他,在零陵为他建了塔。据清修《零陵县志·古迹》记载,此塔在零陵县城东门外,后人又将他的草书刻碑,置以小亭。现在,永州的浯溪碑林留下了怀素的书法遗迹《干字文碑》,碑存于永州市绿天庵遗址附近,属中国书法珍品。

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陵县   王公大人   书法   永州   草圣   大历   自叙   京城   洛阳   长安   草书   笔法   芭蕉   人物   艺术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