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中二”其实是大脑正在被修剪

青春期可能是每个人一生中性格最多变,情绪起伏最剧烈的时候。

我们常常会用“中二”来形容青春期的孩子们,这个词也确实很好地概括了青春期对于一个人情绪的巨大挑战。

青春期的“中二”其实是大脑正在被修剪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不少老师和家长都会觉得纳闷:小时候还乖乖地挺懂事,怎么到了青春期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这其实并不是孩子故意找茬儿,而是因为他们的小脑袋里正在发生一场“巨变”。

成熟的大脑需要被“修剪”

正如植物需要修剪,我们的大脑同样需要修剪,这是一个自发性的过程,发生在童年早期到青春期(在部分人群中,会持续到二十多岁)(Petanjek et al., 2011)。

这个过程被神经科学家们称为“突触修剪”

突触修剪,顾名思义,就是大脑会把不必要的突触修剪掉,只留下那些必要的部分。也就是说,大脑的密度会在修剪后会大大下降。

青春期的“中二”其实是大脑正在被修剪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先来介绍一下突触吧。

突触是大脑中的信息交流地。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每两个神经元都可以通过化学信号或电信号在突触互相交流。

在我们刚出生时,大脑中平均每个神经元会有2500个突触,在之后的2-3年,大脑会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长出许多突触,平均每个神经元会拥有15000个突触(Shore, 1997)。

这个过程叫“突触发生”,同样也是大脑发育中必经的一步。

你可以想像,大脑中忽然多出了那么多信息交流场所,但并不是每一个场所都是有必要的。这就仿佛你的微信忽然多出了六倍的好友,他们每天都会跟你发些有用无用的消息。

这对大脑来说,无疑是不必要的负担,会损耗巨大的能量(Spear, 2013)。

青春期的“中二”其实是大脑正在被修剪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大脑会根据有用则保留并强化,无用则修剪消除的基本原则,对于这些突触进行筛选式的修剪(Cafasso,2018)。

突触修剪可以让大脑中的信息交流更加高效、精准。这就像你在清理微信中那些很久不联系,甚至已经不记得怎么加上的好友。

突触修剪会影响青春期的人格

突触修剪从儿童时期就发生了,同时它也是青少年时期大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青少年的大脑中,突触修剪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在有些脑区,50%的突触都会被消除,而在另一些脑区,所有突触都会得到保留(Rakic et al.,1994)。

挪威的一项脑成像研究扫描了几十名青少年的大脑。研究人员发现,在有些脑区中,大脑皮层更薄的青少年,在责任心水平上的得分更高

这意味着大脑的修剪过程更加有效而准确,最终的大脑发育更良好,有更高的适应性。可见突触修剪可以影响青少年的个性变化(Ferschmann et al., 2018)。

青春期的“中二”其实是大脑正在被修剪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非正常的修剪会导致大脑功能出现问题。不仅如此,即便是修剪正常的大脑,依然会在青春期出现更高的冒险体验。这可能和大脑中负责奖赏的脑区发育有关——在面对奖赏和愉悦体验时,青少年的大脑会比成年人和儿童的大脑更活跃(Germann, Brederoo, & Sommer, 2021)。

另外,最近的研究发现,不正常的突触修剪可能和老年以后的阿兹海默症等认知障碍有关。(Germann, Brederoo, & Sommer, 2021)。

青少年“不安”的大脑需要关爱

因为应试教育还在盛行,父母和老师往往会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孩子的学业上。但我们需要意识到,青春期的经历可以塑造孩子的人格、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甚至是老年后的生活质量

我们不应该把眼光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而是要以培养一个完整的、身心健康的人作为目标。关注孩子在青春期时的情绪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都需要做到的。


参考文献

1)Petanjek, Z., Judaš, M., Šimić, G., Rašin, M. R., Uylings, H. B., Rakic, P., & Kostović, I. (2011). Extraordinary neoteny of synaptic spines in the human prefrontal cortex.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32), 13281-13286.

2)Shore, R. (1997). Rethinking the Brain: New Insights into Early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Families and Work Institute, pp. 16-17.

3)Cafasso, J., What Is Synaptic Pru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synaptic-pruning

4)Rakic P, Bourgeois J-P, Goldman-Rakic PS. Synaptic development of the cerebral cortex: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memory, and mental illness. In: van Pelt J, Corner MA, Uylings HBM, Lopes da Silva FH, editors. The Self-Organizing Brain: From Growth Cones to Functional Networks. Vol. 102. Elsevier Science; Amsterdam: 1994. pp. 227–243. [Google Scholar]

5)Spear, L. P. (2013). Adolescent neuro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52(2), S7-S13.

6)Germann, M., Brederoo, S. G., & Sommer, I. E. (2021). Abnormal synaptic pruning during adolescence underlying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tic disorder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34(3), 222.

7)Ferschmann, L., Fjell, A. M., Vollrath, M. E., Grydeland, H., Walhovd, K. B., & Tamnes, C. K. (2018). Personality traits are associated with cortical development across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structural MRI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89(3), 811-82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青春期   突触   大脑   挪威   都会   神经元   不必要   人格   青少年   情绪   过程   老师   孩子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