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琼瑶阿姨的剧,大多被指三观不正。

这是她故事里最大的BUG,也是大家讨论最多的点。

她的剧,着重于爱情,所有的事情,都得为爱情让路,为爱情铺路。

爱情至上以及男女主角们的颜值滤镜,似乎能让观众下意识地忽略这是一部电视剧,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爱情故事。

本文,以琼瑶的“梅花三弄”系列电视《梅花烙》为例。

当年看这剧,还没觉得有什么,如今重刷,小兮满脑子只剩下三个字:太吵了!!!

豆瓣上,有个网友对这部剧的描述,和小兮脑子里回响的这“三个字”,简直契合到了极点,

让小兮莫名地就有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看下图)。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当然,这不是小兮写这文的重点。

这文的重点是,被称为童年经典老剧的《梅花烙》,放到今日看,三观不正并不是它的硬伤,故事本身,才是最大的BUG。

一部剧,可以三观不正,可以故事单薄,但如果连最基本的人物设定都处理不好,这部剧怎么会被念念不忘?

可偏偏,《梅花烙》就是这么神奇地成了经典,口碑还不低,这是为什么?

大概,得归功于剧中唯一的灵魂人物——硕亲王福晋倩柔。

男女主就像是福晋的牵线木偶:一个负责吼,一个负责哭,只有她自己,负责推动故事的发展,所以,在每个关键时刻,都是她在做选择。

也正是因为她的选择,将这个王府,一步步推向深渊,将这对有情人的人生彻底颠覆。

那么,她都做了什么选择呢?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选择:“狸猫换太子”

没想到,这个故事,经历过数百年的发酵,竟然还能成为琼瑶阿姨的创作灵感,因而搞了个清朝低配版的“换婴”故事。

20年前,硕亲王府的嫡福晋和王爷成亲10年,女儿生了3个,肚子里还揣着一个,但没个儿子傍身,对福晋而言,始终是个威胁。

尤其是,硕亲王过大寿当天,直接将舞女纳为妾侍,赐名“翩翩”,福晋此时,更是心里难安,好在,这时候她身边还有个“军师”(也就是她的姐姐)。

福晋姐姐给她想了个主意,提出“换婴”的计划。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果然,几个月后,福晋生下了女儿,一切只能按照姐姐预想的计划开展:抱养外面的一个男婴,再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走。

送走前,福晋在女儿后背上用梅花簪烙了个梅花印,以此作为相认的依据。

看到这里,这剧情颇有种“后宫争宠,不择手段”的暗黑调。

本以为在这些事情上,福晋是作为主导的王者存在,尤其是,换来的儿子(剧中男主角皓祯)长大后,因为才名在外,而被皇帝看上,并进行一次次的试探以后,就连王爷都还懵圈着,福晋却已经在提醒王爷,皇帝试探皓祯的用意,可见,此时的福晋,智商还是在线的。

可万万没想到,在孩子面前,她非但不是个王者,还是个情绪控制能力极低的青铜。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第二个选择:迎白吟霜入府

女人,终究是感性的动物,尤其是在琼瑶弱化了王府后宅斗争,福晋地位因为皓祯这个儿子而屹立不倒的时候,福晋的感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早在皇帝试探皓祯的时候,福晋就已经意识到,皇帝赐婚在即,皓祯作为一个贝勒,他的婚姻自主权很低。

当她发现,一向听话懂事的儿子,居然和卖唱的风尘女子有私的时候,她大怒,甚至害怕儿子跟这些风流韵事扯上关系,因此,她一心只想找到白吟霜,威逼利诱让她离开。

可这雄赳赳气昂昂去找白吟霜的架势,在见到白吟霜后,莫名地就散了。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威逼利诱都行不通的手段,以及白吟霜生死不离的贞烈,都让福晋心里发软。

面对这样一个烈女和痛不欲生的儿子,她忘记了皇帝的试探,忘记了世俗会对他们产生的闲言碎语,同意将她接入府中。

可她前脚才答应接人,后脚皇帝指婚的圣旨也到了。

指婚的对象,正是皇帝和皇后都极为疼爱的义女兰馨公主。

按说,福晋够聪明,这时候就该让皓祯和白吟霜断的干干净净,奈何皓祯是个恋爱脑,此时只想得到安抚白吟霜,想不到别的。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大婚后,不圆房,不搭理,将公主当做透明的,这时候,福晋的骚操作又来了,她居然以让白吟霜入府作为条件,要求皓祯跟公主圆房。

甚至在皓祯对公主动粗后,为他圆谎,搪塞王爷,并兑现承诺,将白吟霜接入王府。

这是福晋的第二步错,该果断的时候,她心软,该坦白的时候,她搪塞,所有的事,她都没想过跟王爷商量商量,自己就做了决定。

正因为有这一步步的错误,让王府内的众人,关系愈加紧张了。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第三个选择:公然站在公主对立面

琼瑶阿姨既然将这个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了清朝上,其实就赋予了这个故事等级尊卑和阶级性质。

即便是嫁入了王府,可兰馨公主到底是皇家女,地位上,比谁都高。

皓祯理亏在先,冷落公主,对公主动粗在后,福晋要是足够明智,这时候该做的,是缓和这三方的关系,而不是公然地站在了公主的对立面,护着白吟霜。

白吟霜只是一个卖唱女,身份低下,皓祯护着,是因为爱情,福晋护着,对外人来说,就很不合常理了。

正常的一个王府福晋,有几个会对儿子的小妾(还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着急上火啊?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可就在大家都失去理智之际,福晋摆婆母的架子,强硬救走白吟霜,这种紧张和在乎,更让公主难堪,疑惑,甚至,反弹的更厉害。

到了这里,已经不是皓祯跟公主之间的摩擦了,还上升到了整个王府,毕竟,有哪个王府福晋会站在一个卖唱女子身边,公然对抗公主呢?

之后,皓祯脑抽要立刻纳妾,公主扬言要回宫,白吟霜怀孕,王爷总算在线了一回,注意到白吟霜怀孕的时间点不对。

此时,福晋就该坦白皓祯跟白吟霜早就认识,以及坦白她卖唱的身份了吧,但她没有,她和其他人一唱一和,将事情瞒了下来。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白吟霜的身份在宴会上被当众拆穿,公主再次顺势将大家的疑点转移到孩子来历不明这个事上,福晋这才迫不得已承认了她早就知道所有内情的事实。

这不仅仅是对王爷的欺瞒,更是对公主的欺骗,此时的公主,该如何自处?这些事,又该如何收场?

福晋通通没想过,她在这之前,做下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情感上的冲动使然,更让无数人疑惑的是,她对白吟霜的维护,都是毫无理由的。

但这些,其实都还在可控范围内,真正让福晋失控的事,还在后面。

宴会上,白吟霜不堪被辱,冲了出去,却被公主身边的人绊倒摔落流产,而她被擦破的衣服,已经盖不住后背那朵若隐若现的梅花烙印了。

随后,福晋做了确认,听了白吟霜的身世,最终确定,白吟霜就是自己的女儿。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这缘分……该怎么说呢?

太巧了。

在这之后,原本就已经倾向于白吟霜的福晋,更是表现的对白吟霜不一样的深厚疼爱,眼看着跟公主关系恶化,眼看着公主陷入疯狂,眼看着公主屡屡受辱,她这个王府女主人,没有表现出任何身为主母的担当和责任心来。

有时候小兮看着,真的会疑惑,这福晋要是放到《甄嬛传》里,怕是都活不过一丈红的夏迎春吧?

她到底是怎么做到跟王爷成亲十年稳坐福晋之位,后又靠着一个“养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的?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第四个,也是最致命的一个选择:软禁公主,揭发换子真相

因为女儿失而复得,福晋简直把白吟霜看的跟眼珠子似的。

即便公主有心求和,却还是被整个王府的人抗拒排斥,当然,公主之前的所作所为,的确不值得相信。

但其实,公主和皓祯之所以走到这一步,福晋在其中的作用一直都非常关键。

王府的一堆糟心事还没处理,皇帝的狩猎就开始了。

王爷带着皓祯两兄弟离家,离开前,皓祯再次跟公主有了争执,一边对公主动粗,一边和福晋默契地想要护住白吟霜。

甚至,福晋承诺会对白吟霜“以命相护”。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因为王府遇到的种种事由,公主就这么陷入了“白狐”的梦靥里,加上在病中遇见白吟霜深夜祭父,愈加深信白吟霜是白狐所化。

这个时候,福晋不想着息事宁人,反而怕公主的这些话传入皇宫,伤害白吟霜,直接把公主软禁在府。

以下犯上,软禁公主,这样的大罪,身为亲王福晋做起来却半点没有手软。

别说旁人,谁都要误解她是不是被蛊惑了。

正因为有了她这些失控的举动,惊动了皇帝皇后,事情才进一步恶化,此时,沉浸在爱女之情里的福晋,完全感觉不到危机的悄然而来。

接到皇后密信的皇帝早早地从狩猎场回来,去见已经神志不清,容颜憔悴的公主,皇帝当即下令将白吟霜逐出王府。

以冒犯皇家公主来看,逐出王府,大概是已经看在了皓祯喜欢,不想做的太绝的面上了。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可福晋和皓祯哪里肯?

他们不顾公主的状况,也不管皇帝正在气头上,就这么求情,反倒让皇帝更不爽:老子的女儿都被你们折磨成什么样儿了,这个祸害你们还想留着?行,想留着是不?那好,那就让她三天内到尼姑庵当尼姑去。

这下子,福晋傻眼了。

王爷想着第二天将她立刻送走,皓祯预谋着带她私奔,福晋脑子里回旋着20年前刚生下白吟霜就母女分离的苦,她扛不住了。

第二日,吟霜拜别所有人,福晋情绪崩溃,说出所有真相,甚至以死相逼,反正就是不能让人将吟霜送走,至于王府的死活,皓祯的死活,在这一刻,啥都不是。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20年前,福晋若是有这么刚烈的个性,也不至于母女分离啊。

如今这孤注一掷的劲儿,这是活脱脱地要把所有人往火坑里推的节奏?

好嘛,这事当众说出来了,皓祥这个悲催的庶子(王爷唯一的儿子)不干了,他受了这么多年的窝囊气,搞了半天,一直输给一个假的大哥,这他能忍才怪?

于是,皓祥和他的母亲翩翩找上了公主,说出了所有真相,公主一气之下,回到皇宫告状,随后才有了皇帝的圣旨:硕亲王府诸人系数降为庶民,王爷与福晋监禁两年,吟霜削发为尼,皓祯假冒皇亲,判处极刑。

当然,琼瑶奶奶是爱情至上的,怎么会让皓祯和白吟霜就这么完蛋呢?

这不还有个余情未了的公主吗?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于是,在皓祯死之前的最后一刻,白吟霜回去上吊殉情,皓祯却被公主救了下来,这阴差阳错的好无厘头,但,结局就是这么个结局。

老实说,很狗血,小兮都不知道自己是以什么样的复杂心情,放着多少的音量去看这么一部剧的。

看完以后,彻底无语子,对福晋,也对这部剧的所有人。

开篇的福晋智商在线,跟姐姐配合默契,到后来怎么就崩成那样儿了呢?

就只会吼,毫无理智,毫无脑子的皓祯这样子,竟然是清朝皇族里有名的有为青年?

小白兔白吟霜有两大技能:一个是哭;一个是保持人畜无害,楚楚可怜的美人样儿。

可问题是,太没存在感了。

人设简单,剧情全靠福晋推动,1993年的《梅花烙》是怎么火的?

琼瑶阿姨的戏,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哭戏要哭的漂亮,只能流眼泪,不能流鼻涕。

既要会哭,还要哭的漂亮,这不走心的“规矩”,也难怪观众都觉得,有白吟霜的美颜滤镜,其他的BUG也就能自动忽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福晋   梅花   滤镜   在线   生下   亲王   王爷   不正   王府   阿姨   皇帝   剧情   儿子   女儿   公主   简单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