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省亲黛玉主动为宝玉作弊暴露她内心对“木石前盟”命运的惶恐

元妃上元节省亲,正是黛玉父亲林如海葬入祖坟、诸事停妥之时。此时的黛玉真正变成了“无父母无兄弟”,再无知疼着热的人,成了“寄人篱下”,需要“时时留心步步在意”的孤女。林如海的早逝,让黛玉的婚姻大事陷入了完全由她人做主的境地。即使自己心中有万千想法,也无人诉说无计可施,唯一的紫鹃也只是个贴身的丫鬟。在那个婚姻大事向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木石前盟”的命运陷入了死局。而此时“金玉良缘”的传说愈演愈烈,贾母的不置可否、王夫人明里暗里地赞同,亲生父亲的亡故,这一切让小小年纪的黛玉惶恐不安,不知如何。

元妃省亲黛玉主动为宝玉作弊暴露她内心对“木石前盟”命运的惶恐

元妃省亲,是贾府的大事。元妃的态度,举足轻重。自幼在贾府长大的黛玉,深知元春对宝玉的感情。“长姐如母”的元春,高高在上的贵妃,一句话,或许可以改变困局。如果能在元妃面前一展才华,留下一个极好的印象,获得贵妃的首肯,再加上贾母的点头,一切顺理成章。于是,从来心高气傲、只管抒发情感的黛玉,早早做好了盘算,“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贵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

元妃省亲黛玉主动为宝玉作弊暴露她内心对“木石前盟”命运的惶恐

于是黛玉小心翼翼慌乱作了一首诗《世外仙源》匾额: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虽然元妃称赞“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可是相较于黛玉的才情,这首诗只能算作平平,“将众人压倒”的梦想并未如愿。因过于小心紧张,一向细心的黛玉,竟忘记了几分钟前,贵妃刚将“红香绿玉”的题词改成了“怡红快绿”,元春不喜“香”“玉”二字,而黛玉的诗句“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偏偏不合时宜地用上了“香”“玉”二字。

元妃省亲黛玉主动为宝玉作弊暴露她内心对“木石前盟”命运的惶恐

在宝玉作“怡红院”诗句写道“绿玉春犹卷”时,善于揣摩人心的宝钗立即“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宝玉‘因娘娘不喜红香绿意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她争驰了?”见宝钗如此说,宝玉便一边拭汗一边急忙改成了绿蜡二字。而此时的黛玉,一心耿耿于怀于“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未觉任何不妥。

元妃省亲黛玉主动为宝玉作弊暴露她内心对“木石前盟”命运的惶恐

黛玉一心想要“大展奇才、压倒众人”,正愁没有表现机会,恰好见宝玉“大费神思,还少‘杏林在望’一首”,便主动提出替宝玉捉刀。虽然黛玉“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宝玉面前”,元妃一时没有发现,看毕宝玉诗作,喜之不尽,说道,“果然进益了!”,后又指“杏林”一首为前三首之冠。

元妃省亲黛玉主动为宝玉作弊暴露她内心对“木石前盟”命运的惶恐

“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宝玉之于元妃,是幼弟、是幼子也是弟子,黛玉公然替宝玉作弊,元妃若知,必然大怒。即使元妃一时并未察觉,若是回宫后听宫女太监传言,抑或自己细想看出端倪,即使黛玉逃过“欺骗贵妃”的罪名,在贵妃心中“弄虚作假”的名声也是大忌。

元妃省亲黛玉主动为宝玉作弊暴露她内心对“木石前盟”命运的惶恐

黛玉过于患得患失,皆因她内心太过看中“木石前盟”,又对自己的爱情之希望渺茫充满惶恐。为给自己的终身大事挣一点前途和希望,她毅然选择了冒险和急于表现。殊不知“欲速则不达”,元妃端午赐礼的态度就以表明了她的立场,豪门显贵选媳妇,从来不是单看才情与否。家族利益至高至上,这一点黛玉或许不明白,入宫多年的元妃却不会不思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宝玉   玉堂   知疼着热   停妥   山川   大展   进益   上元节   死局   才情   贵妃   奇才   诗句   惶恐   内心   主动   面前   命运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