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欲知故事烹酒,敬请关注崔黎黎

2009年7月11日,我国文学泰斗,被称为东方大师的季羡林老先生与世长辞,走完了98年的风雨人生。

就在大家还没走出一代国学大师湮没的阴影时,次年,老先生唯一的儿子季承就出书《我和父亲季羡林》,大肆鞭笞季羡林为人父为人夫的冷漠无情。

这本书的出世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彻底颠覆了季羡林老先生在我们心中的高大形象,借用某位文学家的书评:“儿子眼里的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孤独寂寞,无情的文人。”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季羡林

季羡林在世人眼中一直是一位纯粹到可以说纯情的文人,近代史上怕是再也找不出能同他一样渊博但又专注于学术的鸿儒了。

甚至有人说季羡林是东方的最后一位大师,是中国文坛的“国宝”,先生陨落,文坛再无常青树。

毋庸置疑,季羡林在文化领域的建树在历史上都没有几个人可以与之相比,可人无完人,我们眼中最完美的大师对于家庭而言,却是最冷漠的丈夫和最无情的父亲,至少在儿子季承的眼中,他是一个没有温度的父亲。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季承

这对父子间长达半个世纪的恩怨或许要从季羡林18岁那年那场没有感情的包办婚姻说起,季羡林遵从叔父的意见,娶了并不喜欢的妻子彭德华,面上给予尊重,却始终无法为这场没有爱的婚姻付出真正的感情。

对于季羡林来说,这场牺牲了他一辈子幸福的婚姻最本质的意义大概就是为季家传宗接代吧,所以在生下儿子不久,他便毫不犹豫地出国留学了,这一走就是长达十余年。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季承和季羡林

季承12岁之前是从未见过父亲的,这位陌生又熟悉的男子从来都是出现在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母亲总会夸赞他有多么了不起,可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每次提起这位素未谋面的父亲时,她眼中都有抹不开的忧伤。

懵懂的季承不是特别了解父亲的缺位,只是看到小伙伴的父亲一脸慈爱地驮着他们欢愉地奔跑时,心底会默默羡慕和失落。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德国留学时的季羡林

曾经期盼了父亲那么久,可真当父亲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季承却不敢上前拥抱他。十多年的距离在这对血浓于水的父子之间衍生着尴尬的氛围,直到季羡林送给他一支从德国带回来的钢笔,小小的季承才通过这包含着爱的礼物确认了父亲对自己的喜欢。

感情的建立需要时间也需要相处,季羡林回国没多久便马不停蹄地到北大任教,还未对父亲熟悉起来的季承再次陷入了茫然而孤寂的状态。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常年与妻儿分居两地的季羡林已经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他未曾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自己拥有家庭后,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同这世上最亲密的亲人相处。

哪怕后来季承和姐姐季婉如陆续到北京上学后,他们和父亲之间的距离也是遥远的。与其说是父子,倒不如说他们是一种责任关系,生分到连邻里关系都不如。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季羡林女儿季婉如

据季承回忆:“那时我分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就在中关村,和他离得非常近,在我们办公室的楼上可以看到他书房的灯光。但我一次都没有单独去找过他。每次和姐姐周末去看他,我们除了谈天下大事,他几乎不问我们个人生活如何,未来有什么打算,我们就是陌生的朋友。”

本是世间最亲密的人,但他们却和季羡林无法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明明同处一室,却似乎远隔千里之外。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季羡林和爱猫

更加让季承对父亲季羡林不满的是他对待母亲的凉薄,在季承眼中,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们姐弟两人长大,常年包办家务,很是辛苦,而季羡林作为丈夫和父亲除了口头干巴巴地表示几句感谢,从未在行动上承担过什么责任。

作为一个女人,得不到丈夫的喜爱便罢了,可若丈夫连丝毫的关心都从不给予,那未免也太过可怜。季承同情母亲,心中对这个所谓的父亲就更是怨怼,甚至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连一声父亲也不愿意喊。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季羡林和彭德华

在季承的叔祖父去世后,老家就剩叔祖母和母亲相依为命,对二人感情颇深的季承姐弟想把两位老人接到北京照顾,可没想到遭到了季羡林的严词拒绝。

季羡林一个人生活得很孤单,甚至是寂寞,可他哪怕过得再苦也不愿意靠近家人去感受亲情的温暖。就算对父亲有怨怼,身为人子的季承和季婉如还是想他身边有个知心的人,于是不顾季羡林反对把彭德华婆媳俩接到了北大。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北大解决了一家人的住宿问题,还赠送了一张双人弹簧床,可最终因为季羡林不愿意与妻子彭德华同睡一张床又将弹簧床换成了单人床。

对于季羡林的举动,季承不可谓不震惊:“我这才知道,他心里对我母亲有多排斥。他是一个不愿意跟人吵架的人,之前他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忍着不说,睡在同一张床上是他无法忍受的最后一步。”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或许有的人本来就不适合结婚,比如季羡林,他常年专注于学术,亲情缘淡薄至极,哪怕亲生女儿生病住院,都只去探望过一次,而婶娘、妻子、女儿三个至亲接连去世后,他连葬礼都没有参加。

那是季家最黑暗痛苦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于季承来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亲人接二连三地离开了他的身边,可季羡林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悲伤。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父亲自小就对季承姐弟俩不闻不问,虽然在教育上并没有苛待他们,但情感的缺失让他们对这个父亲的怨恨用尽一生也无法化解,比如季婉如,她直到因病去世怕是都对季羡林失望至极吧。

季承和季羡林这样陌生又尴尬的关系就不咸不淡地维持着,直到1995年,彭德华去世,父子二人彻底决裂,之后更是长达13年都未曾谋面。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父子二人13年后初见

那时恰逢季承与家中保姆马晓琴传出首尾,一个60岁的老人和20岁的小姑娘不顾廉耻地走到一起,季羡林认为有辱门楣,于是将季承赶了出去。

这对不被季羡林承认的爷孙恋并没有因为家长的阻拦而就此分崩,2004年,已经70岁的季承终究还是与发妻离婚,娶了刚刚30岁的小娇妻,而且宝刀未老的季承还老年得子。

不知是不是因为婚姻生活太过滋润,让季承心中的怨怼得以化解,在小儿子几个月的时候,这对13年都未曾联系的父子终究还是化干戈为玉帛,一哭泯恩仇。

季承评价父亲季羡林:12岁前从未相见,作为父亲冷漠作为丈夫无情

季羡林逗弄小孙子

可到底恩怨了没了,也只有季承明白了。而他在季羡林去世后没多久便迫不及待地出书揭亲生父亲短,这到底是如他所说“希望读者能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呢,还是想要借此倾述自己的委屈呢?答案应当在书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弹簧床   无情   丈夫   父亲   德国   老先生   父子   北大   冷漠   眼中   妻子   陌生   儿子   母亲   感情   大师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