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欲知故事烹酒,敬请关注崔黎黎

季羡林还只是一个三个月的小胚芽时,他的父亲季嗣廉就抛弃他们娘俩另娶了,休妻的理由是结婚5年无所出。

封建时期,妇人犯七出便视为有罪,无后更是重大罪过,被夫家休弃后反而会令娘家蒙羞。至于这些因无后被休的女人,没人会同情她们。

季羡林的母亲没有姓名,只听说姓赵,人称赵氏。季嗣廉是一个眼高手低、家中贫寒的农民,当初娶了十里外隔壁村庄的赵氏,还算是高攀。不过在他发了横财时,早就将当初赵氏下嫁给他的恩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因为家族规定,季嗣廉的叔父去世后,他得到了一笔不菲的遗产,让家中的生活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温饱。

上天垂怜,1910年,季嗣廉被迷了魂似的把家中所有的钱都拿去买了一个水厂的股票,这让他真正的大赚一笔,成为了十里八乡都排得上名号的有钱人。

季嗣廉发大财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休掉原配,到县城里买大宅子,娶美丽年轻的小娇妻,渣男本性暴露无遗。

无论多么无耻,面对外人总要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恰好赵氏无子,季嗣廉借题发挥,将发妻赶出了家门。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让季嗣廉万万想不到的是,此时的赵氏肚中已经有了一个三个月的胎儿,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只能说世事弄人。只是不知道当季嗣廉后来得知自己当初无意间抛弃的那个儿子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国师时会不会后悔莫及。

季嗣廉只稍稍识得几个字,从一个在泥土里打滚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住得起大豪宅的暴发户,他只兴奋地享受着以前从未享受过的一切,并不懂得如何将钱再生钱。

坐拥如花美眷和万贯家产,季嗣廉只想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老爷,至于另谋工作,这是他从未考虑过的事情。

当季嗣廉这个父亲躺在万贯钱财上眯着眼睛享受岁月静好时,他年幼的儿子却跟着他贫苦的母亲吃糠咽菜,营养不良。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这个一辈子从未走出过乡间,也不曾识过一个字的村妇,却拼尽一切,给了自己儿子读书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赵氏用尽全力将季羡林送到学校启蒙,这才让他的叔父看到了自家侄子在读书上的天赋,奔着光宗耀祖的目的将季羡林接到济南上学,让一代国学大师不至于湮没在黄土泥间。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而季羡林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季嗣廉宁愿将自己的万贯家财挥霍到亲戚朋友的身上,也不曾接济过自己的前妻、亲生儿子一分。

途生横财并非好事,季嗣廉因理财不善,很快就将巨额财富挥霍殆尽,最终潦倒到变卖房产度日。

眼看前夫季嗣廉山起山落,赵氏不做任何评价,只守护着自己的儿子,将自己的希望和温情全部放在了季羡林身上。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自古忠孝两难全,对于季羡林来说,学业抱负和亲情孝义也难全,待他6岁那年被叔父接到济南读书后,几乎就断了同赵氏的母子情分。

离开家乡后,季羡林只回过家两次,而两次都是为了奔丧。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次回家乡奔的竟然是自己母亲的丧事。

当时季羡林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算得上县里最有出息的孩子,而赵氏也母凭子贵,成为了人人艳羡的对象。

季羡林想要出人头地,考上清华大学,让母亲面上有光还不够,他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将母亲接到身边好好赡养,让老人家颐养天年。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可子欲养而亲不待,赵氏终究是等不到自家宝贝儿子的一片孝心了。

未曾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已经是遗憾,可更加让季羡林痛心的是他连母亲的遗容都未曾见到。当他得知消息从北京赶回山东清平时,只见到了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母亲躺在里面,但已经封棺。

这样的遗憾让季羡林一辈子都未曾走出来,直到耄耋之年,他仍然会梦到母亲的身影,但看不清她的面容,然后哭着从梦中醒来。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关于母亲,季羡林曾写过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回家奔丧时,遇到了邻居宁大婶“撞客”,原文如下:

“宁大婶坐在炕上,闭着眼睛,嘴里却不停地说着话,不是她说话,而是我母亲。一见我(毋宁说是一"听到我",因为她没有睁眼),就抓住我的手,说:"儿啊!你让娘想得好苦呀!离家八年,也不回来看看我。你知道,娘心里是什么滋味呀!"如此刺刺不休,说个不停。我仿佛当头挨了一棒,懵懵懂懂,不知所措。按理说,听到母亲的声音,我应当嚎啕大哭。然而,我没有,我似乎又清醒过来。我在潜意识中,连声问着自己:这是可能的吗?这是真事吗?我心里酸甜苦辣,搅成了一锅酱。我对"母亲"说:"娘啊!你不该来找宁大婶呀!你不该麻烦宁大婶呀!”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这样不科学的事情按理说不应该出现在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笔下,但他在回忆自己的母亲时,偏偏有着这样的回忆,所以他称之为“我决不相信其为真而又热切希望其为真”。

季羡林曾说母亲是自己一生的悔与痛,与其说这样“撞客”的事情是季羡林遇到的,倒不如说是他想象的,或者说是梦里梦见的。

8年未曾回家看过母亲一面,季羡林认为自己不孝,但如今母亲已逝,悔之莫及,无法弥补的他希望母亲能够怨怼自己,如此他才能稍稍好受一些。

对于父亲,季羡林在28岁之前只字未提,这是一个从未出现在他生命中,从此也不会让他为之动心忍性的人物,但母亲却是他一辈子也割舍不掉的痛。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直到老年,季羡林还是会老泪纵横地说:“对享受母亲的爱来说,我注定是一个永恒的悲剧人物了。”

从他的只言片语里可以看出母亲影响之大,可从他成年后的行为当中亦可看出父亲的缺失对他的影响更是一辈子的中伤。

季羡林18岁的时候,在叔父的安排下娶了妻子彭德华,而这个妻子却并非季羡林喜欢的,他更中意小姨子荷姐。

季家和彭家是多年的邻居,虽然季羡林与彭家姐妹平时交往不多,但也算得上自幼相识,少时的季羡林中意的正是彭家的小女儿荷姐。

但彭家女主人并不喜欢一身土气的季羡林,她希望自己的亲生女儿荷姐能够嫁到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因此将前妻所生女儿彭德华许给了季羡林。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季羡林叔父并不知道自家侄儿的心思,于是拍板将亲事定了下来,而寄人篱下的季羡林不想冲撞叔父,也忍着一肚子委屈娶了彭德华。

婚后,季羡林和彭德华相敬如宾,没有露出丝毫不满之意,在外人看来倒是成就了一对佳偶。

可只有小学文化的彭德华和国学大师季羡林哪里能做到夫唱妇随呢?同民国时期大部分文人被包办婚姻带来的苦果一样,季羡林过着没有灵魂的婚姻生活。

彭德华生下儿子季承,季羡林也完成了为季家传宗接代的任务,于是远走德国留学,一去就是10年。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季羡林儿子季承

在季羡林儿子季承12岁之前,从未见到过自己的生身父亲,而季羡林这个父亲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也是足够冷漠的。

季羡林的女儿季婉茹曾评价自己的父亲:“教授真‘独’”,“独”之一字不难看出季羡林与妻子儿女之间的隔阂。

而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中更是披露了大师季羡林不为人知的一面,在世人眼中,他博学多才,在自己的领域成就不菲,是一代大师。可在妻子儿女眼中,季羡林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更加不配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季羡林女儿季婉茹

世人眼中那个爱猫又和蔼的老人在季承眼中是冷漠、自私又吝啬的,妻子儿女尚在,他却宁愿独居,儿子强行将母亲接来照顾他,他反倒不情愿。

或许有人会苛责季羡林的孤僻不识好歹,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一个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又怎会懂得如何去爱妻子和儿女呢?

至少季羡林在休妻另娶成风的民国时期,没有抛弃原配和孩子,给予了他们应有的物质保障,未曾苛待子女的教育。

国学大师季羡林:从未享受过父爱的人,也不懂如何爱妻子和儿女

季羡林和他的猫

他只是不爱他们,不懂得夫妻恩爱应该是什么样子,不知道父亲爱孩子应该是什么感受,之于他而言,这一切都是责任。

说到底,季羡林也不过是一个亲情世界的受害者罢了,直到98岁,他仍旧还是一个孤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国学   儿女   大师   清华大学   叔父   原配   横财   济南   父爱   家中   眼中   妻子   父亲   儿子   事情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