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 | 光石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吾爱吾师——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的评选活动始于2002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第九届评选活动中新增了一个“特别致敬奖”,颁发给曾连续获得六届以上最受欢迎奖项的老师。这就相当于,因为有些老师持续获奖,就不得不更改规则,为这些拿奖拿到手软的老师专门设置奖项,从而把获得“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的机会多留给其他老师。

罗翔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而获得中国政法大学第九届“吾爱吾师——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之特别致敬奖的就是罗翔老师和刘家安老师。对于火出圈的罗翔老师,想必不用小编再过多的介绍,罗老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为学生们开设《刑法总则》《刑法分则》《经济刑法》《刑法研讨》等课程。(参考:罗翔老师推荐给法律人的7本书,关于法治、正义、人性、良知、爱恨、善恶 | 麦读书单

刘家安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另一位获得“特别致敬奖”的就是刘家安老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民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罗马法学,为同学们开设《民法》《商法》《公司法》《证券法》《罗马法》等课程。

刘家安老师的债法课堂已成了法大的一个招牌,每每在家安老师的课堂上,都能看到摩肩接踵的学生,以及他们渴求知识炙热的眼神。家安老师是多少法大学子的引路人,他旁征博引法理和条文,开启学生们学习民法的大门,并且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对于难度较大的民法,家安老师曾告诫同学们要有耐心,不着急不气馁;还要保持求知欲。关注了家安老师的微博可以发现,家安老师是一个特别温暖的师者。他曾辗转于各个学生活动进行义务劳动,但是他觉得凭借自己的一言一语引发蝴蝶效应,或许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辈子,所以再多的辛劳也是值得的。

西北政法大学

张翔和倪楠作为西法大第一届、第二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无疑是不折不扣的西法大人气老师。张翔老师作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自1997年起就留校任教至今,也就是说如今很多西法大学生还没有出生,张翔老师就已经在西法大执教了。现如今在西法大给同学们主讲《民法学》《合同法理论与实务》《民事案例研习》等课程。

张翔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都说一个老师教的怎么样,直接看看课堂上的座位就知道,而张翔老师的民法课就是“一座难求”。他用和蔼可亲的面容,条理清晰且不失幽默的语言,以及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教学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张翔式民法课”,获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和追寻。张翔老师被同学们亲切地成为“民法萌叔”,他的萌不仅来在于外貌上的“可爱”,还因为除了课堂上,私下里张翔老师经常和同学们聊天,走近学生身边。多与学生们接触让张老师常保持年轻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可以多了解到同学们学习中的困难,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民法。

倪楠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倪楠老师自2007年留校任教以来,一直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诫努力地践行。现如今倪老师已身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身为师者,他深知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所以在教学生涯里他也不断学习,已经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社科基金研究13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面对学生,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告诫同学们面对学习生涯中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如何应对,并且鞭策同学们要树立小目标,从而实现大愿望。倪老师不仅是西法大同学的师长,同时也是他们的师兄,“于我而言在这里教书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我毕业于此,在这里结婚、生子,这里承载了我全部的青春岁月和人生回忆。”倪老师说道,他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使命,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黎江虹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黎江虹老师获得中南大首届“教书育人奖”,黎江虹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法学科带头人、经济法研究所所长、经济法硕士生导师组副组长。学术水平高深,曾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外法学》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四十余篇文章。

从教27年以来,黎江虹一直以“以德立教、以身示教”鞭策自己,她说她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使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而黎江虹老师也正是这么践行的,这么些年来,她的评教成绩始终位于法学院老师前5%的区间。对待学生,黎老师说他们是“亦友亦师”的关系,而不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因为先要和同学们成为朋友,再做予以启迪的老师。如此温柔体贴的老师,自然也受到同学们的深爱。她的学生称呼她为“黎妈”,更有学生曾说遇见黎老师是他一生之幸!

黎老师送给她的学生一段话,也同样与各位读者共勉:做人要“阳光”,做事要有“格局”,心中要有“团队”,同门要多“交流”,课余要多“读书”。

郭倍倍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倍倍获得了中南大第二届“教书育人奖”,他谦卑地说道“我个人只是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而已。”而虽然是一个环节,抑或是一颗螺丝钉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郭倍倍老师在中南大开设刑诉法学、证据法学等课程,作为中南大法学生刑诉路上的引导者,他将引路人的角色诠释地十分完美。

为了同学们更好地吸收知识,他多次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法学主题式新型实习项目,修订了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培养方案,探究法学教育改革方式,还作为首届中南大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班主任。另外,在课堂之余他还用心良苦地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公众号里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如此言传身教让同学们体悟良多,引发思考。

华东政法大学

在华东政法大学第二届教师贡献奖颁奖典礼上,金可可和王迁获得了“杰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贡献奖”,两位都是华政名师,同时也获得过同学们评选出的“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称号,深受着同学们的喜爱和尊敬。

金可可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自2004年开始,金可可老师任职于华东政法大学。因金老师的勤奋和努力,他曾破格受聘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尔后又越级破格晋升为教授。辛勤在民法课堂上耕耘十几载,栽培了一代代的华政学子。据说他的课堂,提前两个小时去也都只能坐在后面。

金老师对于教学的热情常常让学生们又爱又“恨”,比如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金老师就加倍延长了授课时间,有人说他实现了“补课自由”。当然,再多的补课也是源自于民法庞杂的体系和抽象的知识点和逻辑,也体现了金老师的认真和负责。对于民法的学习很多同学都一个头两个大,久久不能入门。金老师就耐心告诫学生们千万不要灰心,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进入新的境界。

王迁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而同样课堂座无虚席的是王迁老师,以他轻松幽默的讲授方式让同学们深深折服于他的课堂。王迁老师总是将枯燥的知识产权理论与生动形象的现实案例相结合。作为华政的名师,他以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和勤奋踏实的作风深耕法学领域,正因如此,王迁老师屡获殊荣,他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评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等。

王迁老师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要有深度,必须以科研为基础。只有科研做深了,才会有新的观点。”他曾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百余篇。而之所以他的课堂能受到同学们的热烈追寻,离不开王迁老师深厚扎实的学术研究。

谦谦师者温如玉的王迁老师经常用郑成思先生的“不偷懒不灰心”六字勉励自己,他说学生时代体会不到这六个字的奥秘,如今深刻领悟到其真谛,虽内容简单但是实践难度很大。“不偷懒不灰心”,同样送给各位读者共勉。

西南政法大学

汪青松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获得“2021年西政好老师”的汪青松老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商法教研室主任。他主要从事民商法基础理论、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汪青松老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汪男神”,一是汪老师有着较好的外形条件,俊朗的面庞透露着学者意气,高挑的身材,时常以一身笔挺的西装出现在课堂或者讲座中;二是汪老师沉迷学术研究,常常在各大期刊中都能见到他的新论,近年来在《法学研究》《法律科学》《比较法研究》等重要法学期刊发表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儒雅一词用来形容汪老师再贴切不过,在他的课堂上他总是慢条斯理地讲述着公司法的曼妙,轻声细语地向学生们剖析案例。私下里,他对待学生也十分温柔随和,汪老师会邀请学生到家中做客,会耐心辅导同学们的论文,也会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上的难事。温和的他曾经嘱咐毕业生们:“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是非曲直并不总是要辩个明白,宽容饶恕有时候要比据理力争、以牙还牙更能泯去恩仇、化敌为友。”

梅傲老师

法学院的「宝藏」老师

国际法学院的梅傲老师也获得了“2021年西政好老师”的称号,梅傲作为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担任国际私法教研室主任,是西政国际私法方向联合带头人。

梅傲老师主要从事国际私法的教学研究工作,为本科生开设《国际私法学》《环球旅游风俗与法律常识》等课程,他是很多西政学生国际私法的启蒙老师。不过要想成为他的学生,也得拼手速能抢到他的课。凭借幽默风趣的课堂风格,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梅傲老师的国际私法课是很多学生喜爱的课程。

在梅傲老师的国际私法课堂上,他总能跳脱于知识点之外,穿插很多有趣的知识点,给同学们打开不一样的国际视野。他怀有年轻的心态,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真正和同学们以朋友模式进行相处,和同学们私下进行约饭,帮同学们修改英语作文。这样的老师怎能让人不爱呢?当然,梅老师的学术领域也硕果颇丰。他独著及合著四本学术著作,在《河北法学》《现代法学》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及研究经验。

投稿转载说明

投稿邮箱:543183107@qq.com

本公号非营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公号对文章进行转载刊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法学院   政法大学   老师   国际私法   教书育人   民法   刑法   本科生   宝藏   法学   导师   课堂   教授   课程   人才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