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知赵括打仗不行,赵括的爹都反对赵括统兵,为什么赵王不知?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秦国知道赵括不行,赵括老爹赵奢知道赵括不行,赵括老娘也知道赵括不行,怎么赵王偏偏就要用赵括?


是因为秦军派奸细到赵国流言,说秦军怕的就是马服子(赵括),然后赵王就换将了?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对了,说明你开始思考了,你终于没有书上写什么就信什么了。


为什么呢?用赵括的是赵王,决定赵国国家大事的是赵王,那就分析赵王就可以了。简单来说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你就简单的认为赵孝成王是昏君,有亡国之相就可以了,他昏庸啊。


他贪啊,他贪才会接受上党。


他蠢啊,他蠢才敢接受秦军都要通过浴血奋战才能得到的上党,秦军岂能放掉这口里的肉给你吃?他蠢才会战争一有失利就主动派人去秦国示好,天真啊,秦国将计就计厚待赵国使者,天下诸侯以为秦赵要和解,谁敢援赵?他蠢才会相信秦国的流言,用赵括代替廉颇,不也就是顺理成章了吗?


赵孝成王是昏君,是傻瓜,这是根据书里的内容可以简单推理出来的,并不需要什么深入的思考,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如果大家都相信是这样,又何来题主的问题呢?我相信以上的内容是如此显而易见,题主不会不知。但是依旧不能解决心中的疑惑。


那就说第二种方法吧。


第二种方法,赵王也许不是特别聪明,但他也是一个正常人,一个有理智的人。


这就是题主这个问题本质意义:一个正常人,怎么会用一个大家都不看好的赵括呢?


历史的蛛丝马迹,也许在史料里,但你又不是学究也不做研究历史的行当,你就是一个普通人。那也不要紧,历史讲的永远都是人,所以有些蛛丝马迹,就在恒古不变的人心人性上。


答案:他只有赵括可用。或者说,赵括是最佳人选。


秦赵在长平长期对峙,这是超大规模的军团对峙,哪怕在今天,也是相当消耗国力的行为。几十万人,哪怕一个人一天只吃一个饼,那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么多的粮食,得多少人运输呀,那年头可没有火车拉货,所以运粮全得靠人,而运粮的人,也是要吃的,而且在粮食吃完以前,是绝对不会饿肚子的,所以你想想一人能运多少粮?更头疼的是,如果被敌军切断了粮道呢?更恐怖的是,哪里有这么多可运的粮食?打仗,打的是钱,拼的是国力啊。


那年头没有什么职业军人,所谓军人不过是拿刀的农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男人们都在打仗,田地里都是靠女人和小孩。农事荒废不可避免。


赵国,已经支撑不住了。


廉颇是世之名将,无把握自然不会再出兵,也许是爱护自己的名声,也许是不敢为赵国的失败负责。他完美的履行了一个将军的职责,绝不冒险带着他的军队走向可能的失败,但他却顾及不了一个赵国大当家的困难。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战,胜算不大;继续对峙,必死。


请问,赵王,该怎么选?


打吧,打总有一丝希望!这是赌徒心态,赌的是赵国的国运。可是,赵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就用马服子吧,凭着赵王的任命和他老爹的威望,军队会听他的指挥。就用马服子吧,他还没有建功立业,他渴望像他父亲赵奢那样建功立业。


此刻赵王的心里,既有一丝丝不安,也有一丝丝期待。想当年,秦国重兵围困阏与,廉颇和乐乘都说道远险狭,难救。只有赵奢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老爹)遂任命赵奢为将,大破秦军,使秦国多年后仍不敢轻举妄动。此战后,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使赵奢成为和廉颇一样的名将。老赵王和赵奢创造的战绩,现在的赵王也想和赵括创造吧。


当然,最最关键的是,赵王速战速决的命令,赵括会听,会执行。那好,就这样吧,若一战功成,就是一段君臣佳话,赵王和赵括,互相成全,就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天下闻名!虽然也有失败的可能,但是也比等死强!


领兵的赵括,又能有什么选择呢?继续对峙?正如临行前赵王对他的嘱咐那样,赵国已无粮,将军速战!那就冲锋吧,士兵,为了赵国……


赵括死,赵军降。赵括世受赵恩,死固不惜。可士兵们只想活着,田里的庄稼,还没有收割呢,投降只为吃口饭。


哪成想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秦军也不过是苦苦支撑罢了,连秦王都亲自到前线一带征伐农夫运粮了。四十万降卒,就是四十万张吃粮食的嘴。白起当机立断:坑之。


长平之战后只过了两年多,武安君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拔剑自刎时,不禁想起了长平的累累白骨,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你眼里的王侯将相,人中龙凤,战神金刚,终究是历史的尘埃,身不由己,何况是继位只有4年,继位时尚需赵太后(赵太后就是他老娘,就是《触龙说赵太后》里面,“赵太后新用政,秦急攻赵”的赵威后,她去世1年多,赵孝成王接收上党,又过了1年多,长平之战爆发,若赵太后在,赵国或可免此大难)临朝听政,自己独断国家大事只有1年多,未有大战经验的赵孝成王!这个年轻人面对的,是已经63岁,在位44年,秦国历史上的超长待机王,老谋深算的秦昭襄王!


当时的赵国,土地纵横数千里,有带甲之士数十万,威震天下,是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强国。不费一兵一卒而得上党,进可攻秦伐韩,退可拱卫邯郸,有何不取之理?


面对这天降的好处,赵王先问平阳君赵豹,赵豹认为,无缘无故得到的利益是大祸害。秦国进攻韩国,这不过是韩国的引祸之计罢了。何况,即便是强国都不能随便的从弱国那里得利,难道弱国还可以从强国那里得利吗?所以绝对不能接受。赵王后问平原君赵胜,赵胜认为,即使是出动百万大军攻打一年,也不能得到一座城邑,何况现在是白得十七座城,所以不能失去这个机会。赵王问,秦国肯定让白起领兵,谁人可抵抗秦军?赵胜说,老将廉颇虽然野战不敌白起,但是防守没有问题。于是赵王下定决心,派平原君带军队接收了上党。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廉颇首战失利,连战连败,重要的据点连连失守,损兵折将,只得在长平驻守。秦国不断增兵,赵国也只能不断增兵,当初想象中的防守战生生变成了超大规模的军团对峙战。


赵国虽然有距离长平更近,运粮相对容易的优势,但是秦国世居关中,自有沃野千里,加之占据天府之国巴蜀之地,虽路途遥远(这其实是个大问题),但是物产之丰富,远非赵国可比。且在关外已经占据魏国和韩国的大片地盘,经营日久,政令已经畅通。拼国力,赵国毫无胜算。


韩赵魏三国国土犬牙交错,长平之战事关魏韩利益,两国虽然惧怕秦国,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是暗潮汹涌,秣兵历马,随时准备下黑手。两强对峙,必能左右天下局势,燕楚齐,哪国不是既小心翼翼,又虎视眈眈?这注定了是一场搅动天下的战争!


对秦赵而言,长平的对峙都事关生死存亡,骑虎难下了。连老迈的秦王都亲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运粮参战了。而赵国,虽然征发了大量的士兵参战,但是精锐的骑兵,却还远在北方的边境防备匈奴。在秦国国力的强势碾压下,赵国还能有什么希望呢?


长平之战之所以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战争,就因为它是战国七雄两强之间的,以动员全国,发举国之力角逐胜负的全面战争。从战争性质变为两国全面对峙战的那一刻起,赵国就已经输了。


决定长平之战胜负的,是国力而不是将领,是战略而不是战术。以赵一国之力,不管命谁为将,都绝非秦之敌手。


年轻的赵王,冒然行此等开创之事,未经大战而发举国之兵,大国对峙,终陷困境。其不伐谋,不伐交,尽是昏招百出,无做万全之策,赵国空有名臣猛将而不能用,以致衰落。


这个问题最无奈的地方在于,知与不知,皆是无用,即使你上你也就那样。除非你是马后炮,熟悉那段历史,那么只需要用土地重金贿赂天下诸侯,形成合纵抗秦之盟,长平之战赵国不仅能大胜,还能把秦国打回解放前。


但是,长平之战后,几乎要亡国的赵国之所以能促成合纵盟约抗秦救赵,并大败秦国,是因为赵国惨败,被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天下为之震动,唇亡齿寒,秦国的残暴让天下诸侯害怕重蹈赵国的覆辙。赵国败了本来就要割地,以地赂秦不如赂天下,故而出手大方。赵国之民,家家举孝,同仇敌忾,反正投降也是死,所以不如报必死的决心,故而民心可用。


可是,当你再回到长平之战,胜负未定,赵国的士兵怎么可能抱着必死的决心和秦国的虎狼之师作战呢?赵国又舍得割地赂天下吗?即使你做主割地,天下诸侯,又敢相信前一步还去秦国和解的赵国吗?万一秦赵真和解了呢?再退一步说,即使赵国在长平逆天改命大破秦军,秦国人地两失一蹶不振,难道天下诸侯,就不会联合伐赵吗?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哪里有永远的朋友呢?不同的形势,相同的办法又怎么能奏效呢?形势的变化,瞬息万变,哪里有绝对的办法可以使用呢?顺应形势行事就能事半功倍。把握形势的自古以来就是人中翘楚尚需加点运气,真不是穿越过去可以改变什么的。


最后,忘了补充了,其实赵孝成王面临的困境,秦昭襄王也面临了,但是他全盘谋划,伐谋,伐交,伐兵面面俱到。最后亲自上前线一带督战。交给了历史一个完美的答卷。


赵国这边,经此大败以后,赵王也成长起来了。派人重金游说秦相应侯范睢,阻止白起乘胜灭赵,应侯让赵国割让六城,虞卿建议赵王以六城赂齐国,联齐抗秦。赵王听取了建议,派虞卿东见齐王建,并与魏订立盟约,将灵丘封给楚相春申君黄歇,结好楚国,对韩、燕都极力交好。虽然有燕国趁火打劫伐赵,但是很快被赵国打败,割地求和。一番操作下,天下联合抗秦之势已成。


秦王恼怒,命王陵率兵伐赵,直攻邯郸。


赵王重用廉颇,率兵抵抗。平原君赵胜写信向自己的妻弟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求救,同时,带领门客去楚国求援,自荐的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和赵国结盟,派春申君黄歇带兵救赵。信陵君也不负嘱托,窃符救赵。齐国也陈兵燕国边境,威慑燕国。


三国联军大破秦军,韩国也加入合纵攻秦,先后收复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汾城,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秦昭襄王辛苦攻占的土地,悉数失去,损失兵力二十万以上,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被推迟。


赵孝成王,绝非愚钝之君。长平之战全军覆没的惨败,在于陷于对峙,经验不足,沉不住气,关键是国力弱于秦国,家底不足,急于求成使然。以秦昭襄王的老谋深算,为何不乘胜灭赵?真的只因为应侯妒忌白起的谗言?其实也是秦国在长平之战损失严重,新占之地不稳,人心不附的表现。秦昭襄王的昏招,正像赵孝成王在长平临阵换帅的蠢棋一样,都是基于现实的妥协。哪个人君,不想损失少一点呢?回国修整再战,本是万全之策。不料唇亡齿寒,魏楚韩齐,尽助赵国。秦国以一国之力,非五国敌手。秦国非败于赵,败于五国也。


赵国有长平之失,秦国有邯郸溃败,然而损失最大的,还是赵国,纵使收复失地,依然一蹶不振。秦国在溃败之后发现,以秦国之力,自可攻伐三晋,终不可敌天下。远交近攻,吞三晋而并天下,关键在于齐楚,只有使齐楚或做袖手旁观,或不敢轻举妄动,远交近攻之策,方才奏效。


话说在败军之际,异人和吕不韦随秦军入秦,不知真假。然而秦昭襄王的时代,终于要落幕,一统天下被推迟的步伐,终究要有人重新推动。天下,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秦国   秦王   楚国   齐楚   邯郸   万全之策   韩国   太后   国力   战后   诸侯   粮食   形势   历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