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文/小白说娱S姐 原创精品,请勿转载

当你做对的时候,没人会记住你;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

2001年金鸡百花奖进行得如火如荼,四川自贡的新华书店里,一个矮小消瘦的男孩买下7本《萌芽》,一口气投稿7篇5000字文稿拿下一等奖,从此开启华丽人生的新篇章,郭敬明始终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会成为站立娱乐圈漩涡正中心的话题人物。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2020年,《演员请就位》再次将郭敬明推向风口浪尖,他灿若莲花的雄辩让人望尘莫及。初来乍到的偶像团体何昶希和童星出身的张逸杰诠释爆款大剧《陈情令》,不出意外全场差评:

陈凯歌觉得根本看不出他们是莫逆之交,手把手调料如何诠释竹林雨中的悲伤自语;尔冬升直指眼神木讷毫无交流,而郭敬明直接指出两人纯粹背台词,丝毫没有进入角色,意外的是,郭敬明带着吐槽的点评反手将S卡给了新手小白何昶希。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全场瞠目结舌,而郭敬明的理由也很充分:直抒胸臆、存在即合理。

直抒胸臆,什么是S卡?

S卡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节目组从来没有明确表示过,选择权全权交给了四位导演。但我们清楚根据市场评判、大众评分的ABS等级划分中,R是金字塔的顶端。自然,擅长雄辩的郭敬明赋予S卡丰满的定义,跳出刻板印象之外,拥有更为感性的名词解释。

“很多人认为S代表超级,在我看来它是Student、Seed和Special。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定义一,Student是学生何昶希是表演新手但仍然需要未来机会,演员请就位的舞台就是他第一堂正式课;

定义二,Seed是种子在他眼里,导演不再是导演而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哪有老师只顾好学生不管差学生?

定义三,Special是特别。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何昶希虽然新人,但潜力无穷需要排除非议多以鼓励。

陈凯歌站在演技实力角度上评估,以个人喜好代表四人观点实在有失公允,而李诚儒更以“最高水准”为出发点严厉批评。说得直接点,台前幕后的震惊都把S卡当作演技实力的衡量标准,只有高水准的业务能力才是此节目的核心所在。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演技是演员耐以生存的筹码,但郭敬明感性煽情的方式与新人并肩作战:我们要有给予发掘潜力的机会。演员请就位的舞台除了扎实业务能力之外,还需要有百花齐放的其他可能,潜力股不该被所谓专业埋没,谁都是小白进阶成长而来。

不管是个人喜好还是大众公平,郭敬明抛开专业竞技的束缚,以市场评估和观众新鲜度来考量,将新鲜血液带入大众视野。一个是专业,一个是商业,孰错孰对呢?

存在即合理,谁在诡辩?

雄辩的最后,郭敬明仍旧延续上届“允许存在”的理论作为结束语,却再次引来李诚儒第二次battle:存在即合理是谬论,存在是有原因才是正解。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是否有点耳熟能详?上届李诚儒和郭敬明就情爱与情怀的争论,也是以存在即合理结束。有趣的是,郭敬明的文字游戏往往都够让新人对他推心置腹,让被质疑的演员有感同身受的感动,以戳中内心需求的雄辩赢得彼此认同,让辩方的理由变得不堪一击。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郭敬明的感情牌,真是一箭双雕。抓住弱点,转换思维,步步为营,郭敬明的口才与洞察不得不令人佩服。而这些戳中痛点的情感包装,正是来源于他的争议人生。

话题人物,开挂人生

讲实话,郭敬明力捧新人早就不是第一次,从谢依霖力排众议开始,他的新人力捧风格就成了定律。尽管郭敬明不被他人看好,但最能都能赢得学员青睐,像极了实力护儿的老父亲,凭的正是他曾经的争议经历。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维护新人,就是力证自己。

郭敬明之所以成为话题人物,不过是从否定中披荆斩棘走出来的,文学创作就是如此,《幻城》是郭敬明才华出露时期,当年还是那个坐地铁不懂闸门,出行上海被狠狠羞辱的小城市人,只能埋头苦干写出《幻城》佳作在《萌芽》杂志上发表,从几万篇幅扩充几十万小说,为的就是几百块钱稿费。

被买断的《幻城》一炮打响,郭敬明很快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富有争议的北京地域疼痛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次没有买断赚了盆钵满嬴,非议随之而来。

《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圈里圈外》,《幻城》借鉴日本漫画《圣传》。当作品被质疑时,郭敬明只是淡淡地说:

当你做对的时候,没人会记住你;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不管怎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别人手上没有大火的作品,在郭敬明手上却红到极致,我们不能不认可郭敬明没有的才能:会商业,会表达,懂受众。

郭敬明就是成功的品牌经理,懂得18—25岁学生年轻人群的心理需求,把青春伤痛与校园爱情发挥得淋漓尽致,选用花美男和美少女,让普通人也能有当偶像的机会,让普通观众也能享受不普通的生活梦想。

卷土而来的郭敬明,决定将作品拓展新的历程:拍片。《爵迹》《小时代》相继问世,郭敬明摇身一变成了导演,新晋导演不是科班出身却熟读大量专业书籍,并在实践中累积了实战经验,转型的郭敬明也遭遇更严厉的质疑:他行不行?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郭敬明的自尊心就像当年初入上海的小城市人一样,坚硬得厉害。他改编书籍进军电影界,孵化专属郭敬明的大IP。很显然他成功,他终于不用过遭遇白眼不能吱声的日子,而是理直气壮地咬牙坚持:

我就要证明给他们看,记得张艺谋看完上映的电影他就跟我说了很多。

郭敬明的争议仅限创作吗?并不,更多聚焦的是他的思想。作品思想如本人三观,他奢靡的物质生活,高攀不起的奢侈品牌,望尘莫及的名媛生活,成了普通人渴望的模样,便有了“三观不正”的说法,而从小城镇走出来的郭敬明一点也不苟同:

全年无休活得很累,凭什么不能享受物质生活。

别再骂郭敬明了,他的口才你高攀不起!

很多人喜欢拿他和韩寒相比,一个身居大城市,一个蜗居小城镇,一个渴望回归田园做自己的梦想,一个渴望走进城市改变命运,后者更像小人物的逆袭,他象征了我们这群渴望翻身的人,这就是郭敬明能有市场的原因。

郭敬明就是靠着写作与争议,一路披荆斩棘走到富人阶层,在一次次不被看好和否定中给了现实漂亮的耳光,我们不能否定他的魄力与现在的成功。就像那些走上舞台的新人,不被所有导演青睐的经历一样,从不被认同到崭露头角,都需要有人发现和挖掘,郭敬明就是挖掘的伯乐,认可新人给予机会,就是认同当年不被聚光灯照耀的自己。

潜力股的新人,就是未成名的郭敬明缩影,他们代表着渴望出人头地的小人物;郭敬明的成功也给了爱做梦的年轻人,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机会,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和其他导演不一样,他们不愿意选择的我看到了潜力就会选择,他们就是一张白纸很有可塑性。

也许我们不会有多喜欢郭敬明,因为他的诡辩;也许我们不会认同他的作品,因为他的抄袭;也许我们不会赞同他的奢华,因为他的物质生活,但我们从被否定的一面可以看到另外的可能:只要了解市场,人人都有做梦的权利。

是的,这就是郭敬明能后成功的关键,懂市场会努力。每天3小时睡觉时间,每天能设身处地明白年轻观众的需求,郭敬明确实拥有成功者共有的特质:“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大师的必要条件。

#娱综大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伯乐   直抒胸臆   诡辩   披荆斩棘   雄辩   物质生活   大众   口才   演技   导演   演员   定义   新人   机会   作品   市场   郭敬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