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病,为何这么难治?

假如你是一个美国打工者,你有两个选择:


1、去工厂上班,赚取4万美元的年薪;


2、在家失业,领取每周1200美元的救济补贴。


请问你会作何选择?


相信很多人肯定毫不迟疑地回答:在家失业拿的钱比上班的还要多,谁还有意愿去上班?


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确确实实发生在美国当下的情形,而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美国可能真的是“回天无力”了,换句话说,这次上帝也救不了美国了。

美国的病,为何这么难治?

此话怎讲,是否危言耸听?


去年疫情初期,大观君就曾比较过中美两国的纾困政策,两国政策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救助的理念不同。中国纾困的理念是“救助实体”,具体反映为“六稳六保”等措施;而美国纾困的理念是“救助人”,给失业人员发钱,每周高达1200美元,比上班工资还高。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效果也已经显示,救助实体的结果,客观上也保住了大量的就业和出口;而救助个人的结果,就是隔断时间就要到国会去通过一个新的“经济刺激法案”。

美国的病,为何这么难治?

所以,美国现在的情形,基本上就是处于无药可救的状态:


1、 要继续维持纾困方案,那么所谓的财政纪律和赤字上限就是一句空话;


2、 废除纾困方案,那些领救济金的人肯定要造反,至少,选票是彻底没有了,没有选票,一切无从说起;


3、 越来越多的人不去上班,上班的人肯定受打击;


4、 不上班的人多了,各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就是笑话。


总之,大家都看到病根在哪里,要解决美国目前的困境,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让美元能够继续锚定某些资产,换句话说,确保美元的购买力,关于这一点,中国制造的消费品无疑是最佳选择,但前提是中美之间必须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对抗和竞争关系;


2、美国要尽快恢复财富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印钞并非价值创造,但是一种价值转移或重新分配的手段,美国印钞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没有财富创造能力为支撑,那么,印钞能力单纯是注水。


既然解决不了内因问题,就想办法先缓和一下外部吧,否则,内外交困就更麻烦了。


10月6日,中美高层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


这个时间,仍在国庆假期之内,换句话说,让中方中止休假去参加的会,要么很重要,要么很紧急。从双方会谈的内容看,涉及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的很多问题,确实很重要,但说句实话,关于紧迫性,似乎不是很突出。


既然这些议题的紧迫性确实不是很强,那一定还有其它原因,要找到这个原因其实也不难,因为肯定是美方着急,而美方既然着急的不是外交事务,那一定是内政方面的。


美国的病,为何这么难治?


对此,有读者可能恍然大悟,最近报导一直说美国通货膨胀很厉害,而美国此前加征的关税又加剧了通货膨胀,疫情之后,美国的消费品更离不开中国了,估计这次是来谈关税的,如何让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帮助美国降低通货膨胀。


对此,大观君可以很肯定地说,本次会谈有可能涉及这个议题,但一定不是主要议题,对于美国而言,通货膨胀只是表象,其内在的核心,是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其后果要么是衙门关门,要么是信用违约,任何一项,都是美国无法承受之重。


以上两个条件,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和谈有助于缓和,但缓和毕竟只是缓和,毕竟只是外因,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美国   中美   外因   紧迫性   内因   美方   选票   通货膨胀   疫情   议题   中国   理念   两个   能力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