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经常听到一些爸爸妈妈们的感叹:为什么同样是养娃,别人家孩子吃饭吃得又好又香!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超人回来了》截图

再瞅瞅自家娃,要么不愿意吃饭,要么不吃饭挑食,要么只吃零食点心,都快愁死爸妈了。


每到饭点,就很想问天问大地,在吃饭这件事儿上,自家娃什么时候才能告别「饭渣」,心情真的好复杂......


于是就有人提出“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的方法,这样真的有效吗?


01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
是真的吗?


知乎上就有网友对:“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


面对「饭渣」孩子,我也曾蠢蠢欲动。


直到看到一位妈妈的扎心经历:她4岁的女儿一到吃饭就要看动画片,一吼就立马离桌说不吃了。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soogif

于是她跟老公下了狠心。


有一天吃晚饭,当女儿闹着不吃饭时,夫妻俩没再强迫,吃完就收拾刷碗,还把家里的零食通通藏好。


到了半夜,她起来上厕所,惊觉女儿不在小床上。家里门外找了一通,才在厨房的粮食储物柜里,找到已经睡着的女儿。


原来孩子半夜饿醒了,到处找不到吃的,只能跑进厨房,拿勺子舀面粉吃。看着满嘴面粉的女儿,她又心疼又愧疚。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花瓣网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真的有用吗?


知乎网友@左飞Jacky说:饿过,有用,但是效果不是最好。


他3岁的女儿有一次晚饭不好好吃,他对孩子说:「好的,但是如果不吃饭的话,到下一顿之前什么都不能吃哦~」


女儿信誓旦旦答应。到了晚上,饿哭!


后来他发现,这个方法其实有很多问题。孩子第一次饿了,下一顿可以好好吃。但孩子都是健忘的,下一次如果还不好好吃,要不要再饿一下?


相信很多家长都是不忍心的。同时内心会充满纠结,以及对这个方法的不自信。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花瓣网

亲子讲师晓明说:

这个方法,可能让孩子迫于生理上的饥饿而吃饭,但在孩子的心理认同、亲子沟通、以及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可能留下一些隐患。


确实,这个方法对一部分孩子管用,但是对有些孩子来说,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惩罚方式,可能会让他更厌恶、抗拒吃饭。


让孩子爱上吃饭,靠饿是行不通的!找出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才最重要。


02

孩子讨厌的不是吃饭

而是父母的态度


我有一个朋友小玉,她不仅不爱吃的东西很多,而且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吃饭还是喝水,一定要剩下一口。


那一口有时候少到只有半勺,可是她就是不去吃掉它。


她小的时候,是那种瘦瘦巴巴的女孩。每顿饭吃什么,吃多少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她甚至经常听到妈妈给朋友打电话,“如数家珍”地说出她最近三天的饮食:吃了一个包子,喝了半碗粥……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soogif

别的孩子家长鼓励的时候,会说他们努力,聪明,成绩好。而她被鼓励的方式,就是“今天吃得挺多”“一直不吃的胡萝卜最近吃了两口”。


吃饭这件小事,成了她生活中程序化的事情。她能看到妈妈的在意,妈妈的付出,于是,她的反抗就化成了潜意识里,无声地对抗。


挑食,是在向父母说着“你让我吃我偏不吃”,吃饭剩一口,是在向父母呐喊“我有权决定自己吃多少”。


不经意间,饭桌成了家庭中的权力游戏。


为人父母,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可能父母还是孩子的时候,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在吃饭问题上没有得到充分地尊重与接纳,当他们成为父母之后,会下意识地认为让孩子吃饭本身就是一件艰难的事。


家庭问题会代代相传,父母曾经被怎样对待,他们可能就会怎样对待孩子。


这种“倾向”,并不是有意识地重复,而是藏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那些自己童年时代挑食被指责的话语,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成了指责孩子的“利剑”。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soogif

对孩子挑食的挑剔,本质上是父母对自己焦虑的排解,对自己需求的满足。


我们都会承认,自己是爱孩子的。可是,有时候我们对待孩子的种种行为,其实是对待童年那个不被接纳的自己。


03

孩子讨厌的不是吃饭

还有父母的心理暗示


孩子挑食除了源于父母焦虑的承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吃饭问题被放大成生活问题。


电视剧《虎妈猫爸》里有这样一个片段,赵薇饰演的毕胜男为了能好好照顾6岁女儿和老公的一日三餐辞职做了全职妈妈。


经常在饭桌上,她跟女儿强调今天的蔬菜是有机蔬菜,好贵好贵的,妈妈为了她的健康排队、花钱、费精力……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电视剧《虎妈猫爸》

桌子上有诱人的红烧肉,可是妈妈却为了让女儿保持身材,均衡营养,每天限定吃肉的数量,多吃绿油油的蔬菜。


站在家长的角度,毕胜男的确用心良苦。可是孩子作为被“追捧”的人,他们就真的幸福吗?


一个已经可以独立行走,独立用语言与人交流的孩子,连吃饭的自由都没有,那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这不仅是挑食的问题,背后还有孩子的独立与尊重问题


有一次吃饭,毕胜男告诉女儿不吃菜的话,就不允许吃肉。女儿一气之下说,那就不吃饭了!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电视剧《虎妈猫爸》

瞬间毕胜男就反应过来,女儿一定是下午的时候“偷吃”了。


于是,吃饭问题转化为家庭内部矛盾:下午干什么去了,要是回答,明天就多跑一圈。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电视剧《虎妈猫爸》

妈妈的话,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暗示孩子——你不爱吃菜,而且因为你挑食我们又要吵架了。


简简单单的一个吃饭问题,变成了“批斗会”。


但是我们想一想,孩子会因为被指责而不挑食,会因为父母的战争而爱上吃饭吗?

当然不会。

人对于他人的指责,往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羞耻感。如果一个人总是指责我们,那么我们绝对不会朝着他们期待的方向变好,否则别人一讽刺挖苦我们就变好,那是多么丢人的一件事。

所以说,很多孩子的挑食,并不是本身对食物的倦怠,而是被暗示出来的。

当孩子再次吃饭的时候,他会想到妈妈的指责,想到妈妈和爸爸的争吵,这些与吃饭联系起来,吃饭就变成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没有人会为了指责而变得强大,也没有人会喜欢消极的心理暗示。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人对食物的渴求都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孩子不爱吃饭,一定是身体状况或养育方式出了问题。

当孩子不爱吃饭,父母需要弄清3个问题:

1. 是否经常逼孩子吃饭?


2. 孩子是否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3. 餐桌或家庭氛围是否利于孩子进餐?

有些妈妈还尝试过和孩子比赛吃饭、把饭菜做得更可口或者吸引人、让进餐更有仪式感等方式,都有不错的效果。

吃饭看起来是件大事,关乎身体发肤,但也不过是端起饭碗,安抚饥饿肠胃而已。


吃饭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很多人小时候饭桌上的阴影,会伴随终生。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答案让人心疼,父母别再犯错啦

图片来源花瓣网

如果父母只是粗暴对待不爱吃饭的孩子,不去探究背后的隐情,伤害的也许不止是孩子的身体,还可能影响一生。


当吃饭不再跟长高、变壮、听话等理由联系在一起,也不再跟父母的焦虑捆绑在一起,而仅仅是一种身体需要和口腹享受,孩子一定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对待一日三餐,一生饭碗。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吃饭这件事上,收获足够的理解、尊重和满足。


愿餐盘静列,香气氤氲,家人围坐,和颜悦色,相伴吃好一餐又一餐!

今日互动留言


您的宝宝是个“饭渣”吗?您有没有尝试过“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这种方法?

欢迎您在底部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父母   孩子   挑食   饭桌   焦虑   花瓣   蔬菜   心疼   女儿   答案   电视剧   来源   妈妈   方式   家庭   方法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