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中国男泳,首金!
7月30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汪顺夺冠。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1分55秒!汪顺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获得该项冠军的中国选手!这是中国队在本次奥运会上的第16金,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藏着运动员日以夜继的刻苦训练和不为人知的伤痛。然而,同样是在奥运赛场上,有的运动员却在上演着不同寻常的奇迹。

10亿观众面前,这名游泳运动员险些淹死!

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
它发生在21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在当年的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
一名参赛的游泳运动员,在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下,差点淹死在水里。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他叫埃里克·穆桑巴尼,来自赤道几内亚——一个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百万的非洲小国。其实,埃里克的“笑话”从他踏足奥运赛场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那天,他第一次走进悉尼的游泳馆,没有专业的泳裤,没有泳镜,仅仅穿着T恤和长裤,肩上搭着一条白毛巾,安保人员还以为他是混进来捣乱的。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好在,一旁的南非队教练出手相助,送给了埃里克一条泳裤和一只泳镜,虽然尺寸大了一码,但至少可以下水训练了。等到正式比赛那天,埃里克又闹出了更大的笑话。别的选手都穿着专业的鲨鱼皮泳衣,只有他,仍穿着那条南非教练赠送的、松松垮垮的蓝色泳裤。白色的泳裤带子,还“潇洒”地露在了外面。这一切,让埃里克成为了那天赛场上的“气氛组”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更糟糕的是。由于赤道几内亚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报名的人搞不清楚状况,在抵达赛场之前,埃里克一直被告知参加的是男子50米自由泳比赛,而实际的参赛项目是男子100米自由泳。面对长度是原来2倍的赛道,埃里克懵了。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根本不会游泳。我死定了。”

埃里克在绝望中哆嗦着站上起跳台。
发令枪响,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跟他同组的另外两名选手,居然都因为抢跳被取消了参赛资格。而埃里克因为紧张没有及时起跳,反而顺利淘汰了对手。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此时赛场上只剩下埃里克一人,裁判的枪声再次响起现场1万7千名观众和电视机前10亿观众,此刻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埃里克身上。
既来之则安之。自己
不远万里来到澳大利亚,即便出糗,也要试一试。埃里克心中默念:“上帝,请赐予我力量吧!”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闭着眼睛猛地扎进了泳池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但很快,观众们发现了不对劲,以往的游泳健将下了水仿佛浪里白条,但这位非洲选手却全程四肢不协调,用“狗刨式”在水面上扬着头大口喘息……前50米,埃里克尚能勉强支撑,后50米,他几乎就是“溺水式”挣扎。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埃里克压根不会换气。100米下来,他没换过一口气!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全场观众都被这一幕惊呆了!直到现场的解说道出了原委,观众才恍然大悟。嘘声逐渐变成了加油声,在场的所有人不约而同地为他鼓起了掌……最后25米,埃里克双脚已经乏力,身体斜躺着沉在水下,完全靠着双手,拼命扑腾,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快要被淹死了,在拼命挣扎。终于,埃里克触碰到终点的泳壁,时间定格在1分52秒72,这个成绩是当届冠军的两倍多,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奥运历史上最慢的纪录。埃里克庆幸的说道:

“感谢上帝,我竟然还活着!”

从此,奥运会游泳比赛还增设了一个新岗位:救生安全员。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尽管表现得如此“滑稽”,但所有人都明白,埃里克仍然称得上是一位“英雄”,当他上岸的那一刻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对于他的祖国赤道几内亚而言,埃里克的奥运之行也足以被载入历史。

再贫瘠的土地,都有仰望星空的人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一个根本不会游泳的人要来参加奥运会,这不是来搞笑的吗?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那一年的悉尼,国际奥委会特别制定了一个“扶贫计划”,目的是让体育欠发达国家运动员有机会参加奥运会。赤道几内亚
,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因此获得了参加奥运游泳赛的资格。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时年20岁的埃里克在广播里得知这个消息,他不会游泳,但他明白,这是自己走出国门,看一看广阔世界的唯一机会。于是没过几天,他便自告奋勇跑到了体育总局报了名。由于没有专业选手,埃里克竟然顺利的成为了国家游泳队的唯一代表。
“我可以去奥运会了!”
埃里克兴奋的向家人们说道,但他很快面临一个问题:在赤道几内亚贫瘠的国土上,全年干旱缺水,别说是专业游泳池,
连找一片水塘都是不可能的!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此时距离悉尼奥运会开幕仅剩8个月的时间,为了能够顺利参赛,埃里克找来当地海边的渔民作为“教练”
在沸腾的海水里,埃里克一次次被海浪冲回海岸,终于学会了一点游泳的基础动作。但后来因为有鳄鱼和水蛇出没,埃里克值得另寻他处。几经辗转,他终于联系上一家酒店,那里有个长13米的泳池,管理员允许他每天凌晨5-6点游1小时,一周3天。由于从来没有看过正式的游泳比赛,埃里克错误的认为这就是“标准泳道”。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加上体育局的工作人员错误的告知他参加的是男子50米项目,导致埃里克觉得自己可以不换气完成比赛。就这样,到了夏天,埃里克带着祖国的国旗和50磅零钱,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万里之外的奥运赛场。临行前,家人和村里邻居对他说:

“孩子,你尽管去吧”
“虽然俺们没有电视看你比赛,但会在心里为你加油。”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他们不知道的是,埃里克的奥运之行,将遇到怎样的坎坷。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埃里克出尽了“洋相”,同时也创造了为人称奇的历史。那届奥运,世人记住了冠军——“飞鱼”索普,更记住了“黑鳗”——埃里克·穆桑巴尼。回到家乡,埃里克也算是出名了,他见过了繁华,也体验了贫穷,三姑六姨都说,孩子,收心干活吧!然而,对于此时的埃里克来说,
一个更大的梦想,在他心底埋下了。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悉尼赛场上的奋力一搏,让他赚足了观众的掌声,更让他得到了一大笔资金的援助。
他用这笔钱请了专业的教练进行训练,备战4年后的雅典奥运会。
但当他再一次申请为国出征时,赤道几内亚政府竟然以“护照照片违规”为由,将他
开除出了国家队。埃里克心中明白,不是照片的问题,而是国家游泳队只有他一人,贫穷的祖国不可能为了他一个人建造一座专业泳池。埃里克没有放弃,此后他用尽各种方式募资数十万,建造了赤道几内亚的第一座专业游泳池。2006年德国杜塞尔多夫游泳邀请赛上,埃里克终于圆梦,他在男子100米自由泳中取得52.18 秒的成绩,比他在悉尼的成绩快了1分多……这个成绩虽然没法夺冠,但已经超过了1968年前的历届奥运冠军!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也是在这一年,年近30岁的埃里克也迎来了他游泳生涯的终点,但埃里克的故事远没有落幕。
2012年,他成为为了赤道几内亚国家游泳队教练。他白天上班做IT工程师,下班后培育新苗,还捐了两个游泳池给他的祖国。
东京奥运会上,赤道几内亚派出了五名运动员,其中就有一位,就是参加游泳项目的运动员。埃里克欣慰地说:

“当初我为备战奥运时,没有游泳池可以训练。现在,年轻人都能在游泳池中训练,参加奥运会时,不会像我一样害怕了。“”当然,现在的我们还不能在奥运会上赢得奖牌,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非洲孩子,开始喜欢游泳,并拥有了游泳的权利和自由……”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伟大的传奇都源自一个勇敢的开始

埃里克的经历无疑是一个笑中带泪的故事。我们从中窥见的不仅是一个小人物的理想与现实差距,更是一个落后国家的多舛与艰难。21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在非洲和南美的许多地方,贫困和饥饿依旧是常态。
大多数人每天的收入不足2美元,一半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那里没有完善的医疗,人均寿命不足50岁,儿童夭折率超过15%;
也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文盲率普遍高达60%;
赤道几内亚,像这样的贫穷小国唯一能掀起波澜的,或许只有肆虐横行的病毒和永不停歇的恐怖主义。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但在这些卑微如尘土般的国家里,永远会有人挺身而出,他们脚踏干涸的土地,仰望遥远的星空,为了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而奋勇拼搏。他们也许会出尽“洋相”,也许会让人啼笑皆非。
但对于他们和他们身后的祖国而言,已经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大步!
我不禁想到100多年前,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走出家乡东北的黑土地,“单刀赴会”美国洛杉矶,为水深火热的中国翻开了百年奥运的第一页。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如今在东京奥运会,义勇军进行曲屡屡奏响,更多的中国健儿手持奖牌,傲然伫立在颁奖台上。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代代砥砺弥坚的中国人!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就像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的那样: “最重要的不是赢,而是参与。”“就像人生中最本质的东西,不是凯旋,而是奋力拼搏。”简短的两句话,不仅概括了奥运会一以贯之的精神,也概括了一个民族向上发展的精神
今天,我们的孩子或许正缺少这股精神气儿,高速发展的中国给00后、10后提供了一方优渥的土壤。他们习惯了吃饱穿暖、养尊处优,也习惯了待在成长的“舒适区”里;让游戏娱乐代替了体育运动,让“躺平”成为新一代人的身份标签。我想,是时候重新培养“为人生拼搏奋斗”的价值观了。因为不论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人而言
每一个伟大的传奇,都源自一个勇敢的开始!也希望每一个勇敢的尝试,都拥有否极泰来的美好结局!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10亿观众亲眼目睹:奥运游泳运动员,差点淹死在比赛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赤道几内亚   运动员   悉尼   游泳   观众   奥运   自由泳   泳裤   非洲   亲眼目睹   中国   赛场   祖国   男子   国家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