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开到荼蘼花事了

邓丽君:开到荼蘼花事了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吐气如兰”似乎就是她的专属形容词,带给世人一个完美声音的形象,也给中国人一个标准中国女性的形象:温润、明媚、柔韧。

说邓丽君是天才一点不过分,9岁出道,14岁被称为“天才女歌星”,19岁当选为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随后到日本发展,很快名满天下,无数比赛的冠军,无数影像里的她,华服夺目光彩,笑容过目难忘,伴着惊人的唱片销量,一次次被传唱,被热爱。她就像一个传奇,深深刻入那个时代,从1995年离世到如今,时间愈长愈发完美,如神话无法撼动。

然而,世间万物的规律总是,越美好,越荒凉。上苍给你一样顶极的物与事,便会夺去你的其他,以示平衡。美好如邓丽君,在旁人看来,那该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她的天籁之音中仍然有千言万语如空谷幽兰般的低叹,那是一种永远得不到真正想要的落寞。从这个角度看,上苍似乎也是平等的,谁也得不到一切,冥冥之中,那些人们想要的东西与美貌、声音、财富没有丝毫关联,那一切只与命运相联。

邓家家境贫寒,她父亲是河北省大名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母亲是山东省东平人,1953年1月29日,邓丽君出生在台湾云林,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兄长,下有一个弟弟。她父亲曾用全部积蓄开了粮店,不久就倒闭,后又沿街叫卖大饼。邓丽君兄妹童年信奉天主教,也是因为教会定期发放白米、面粉以争取信徒。

除了生活的艰难,还有台湾“本省人”对“外省人”的排挤,她在芦洲小学读书时,同学不但嘲笑她穷,还常常恶作剧地把她的头发绑在椅子上,等着她下课起立时发出一声惊叫。

在干立行的《 一代歌后邓丽君 》中,她的父亲性格暴躁,在发现邓丽君唱歌天赋后,就要她退学从艺,6岁时,就进入空军炮防所的乐队开始卖唱。她父亲一拿到和酒店签合同的定金,就去酒吧、赌场挥霍一空,还百般阻挠她与日本宝丽多唱片的合作。1990年父亲离世时,她没有立刻回台奔丧,引发许多谣言,说她得了艾滋病,事后她辟谣说当时是因悲伤过度而病倒。

邓丽君:开到荼蘼花事了

这些也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温婉而被动的人,或许与她的母亲有关,成名后的她,常常母亲陪伴一侧,很多决策也由母亲参与,在她的回忆里母亲始终是一抹温暖。

出身贫寒的她,与那个时代的女性一样追求着完美典雅的女性形象,她喜欢玫瑰花,喜欢紫色、白色和桃色,她的表演服和家居服多以这几种颜色。她喜欢琼瑶小说,1972年琼瑶改编《 彩云飞 》电影时,邀她演唱主题曲与插曲《 千言万语 》和《 我怎能离开你 》,那是她事业的真正起点,次年又为琼瑶电影演唱《 海鸥飞处 》和《 把爱藏在心窝 》,再后来的《 在水一方 》、《 诗意 》。她纠正了台湾当时流行音乐的风尘味和江湖气,又把日本的舞台表演模式带到了香港,在属于她的大舞台上,光芒四射,成就了“巨星风范”。

月圆与盛极之后,常常伴随着拐点。处于黄金时代的她,遭遇了几次重创。

1979年2月14日,她前往日本时因持印尼假护照,被日本政府拒绝,一年不得入境。事后她的弟弟邓长禧作了解释:“那个年代持‘中华民国护照’出国非常不方便”,“姐姐有个印尼好友,是名印尼富商。他告诉姐姐可以帮她办一本护照。姐姐信任朋友,没多想,就答应了。没多久,印尼富商拿了一本印尼护照给姐姐,只说是外交部发的,后来就发生假护照风波。”

但舆论对她极为不利,台湾报纸称她是“叛‘国’”行为。她选择了去美国游学,一年后,因台湾护照需要延期,不得不向台湾提出“延长护照有效期限以及返回台湾的申请”。回答她的是:允许她返台,并可不追究“假护照事件”的刑事责任,条件是,回台后要参加指定的劳军演出。1981年12月,有关方面对返台后的她以“犯罪情节轻微”,且主动回台等理由,为她平反。

因此,护照成了钳制她一生的工具。1988年10月,邓丽君要去日本参加重要演出,但因台湾护照即将到期,再次提出了延长申请,没有得到批准,她因此付了巨额赔偿,而回台后,等着她的又是一系列的“劳军”和“义演”。

在她去世后一个多月,台湾杂志《 独家报道 》刊登了国民党高官谷正文的采访,他说邓丽君是台湾的秘密情报人员。她的那个政治色彩浓厚的、高规格的葬礼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她的老师姚厚笙得知葬礼程序后拒绝参加,只挑选了两百枝玫瑰花派人送到灵前。

谷正文曾说,1949年之后,“台湾的民间人士、知识分子以及文艺界人士均在不同的情况和条件下被收编进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属于有出境需要,为得到出境许可而接受了台湾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交换条件,被收编成情报工作人员。”

消息一出,各方关注,1996年1月,日本著名记者宇畸真和自由作家渡边的《 邓丽君的真实 》一书,宇畸真这样说:“在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60年代后半期 ),她所选择的道路也只有这一条。我们所要说明的也正是这一点,即当时的社会现实迫使邓丽君走上了‘间谍’这条道路。”

邓丽君:开到荼蘼花事了

这应该是那个大时代下,所有需要出境的文艺界人士的共同命运。也许,只因她是最为注目的“神话”,所以要给她披上一层“间谍”的面纱。

另一个打击来自她的爱情,1981年她与东南亚糖王之子郭孔丞交往,订婚后,郭家祖母提出三个要求:一、邓丽君必须完全公开其个人履历;二、必须停止一切演唱及艺术活动,专心致志地做一个贤妻良母;三、断绝与文艺界人士的一切往来,断绝与一切男性的朋友关系。她尝试过努力,两年后以分手告终。

她的朋友说“郭家反对这门亲事,她整个人都变了”,离群隐居,淡出演艺界,随后,传出与女导演麦灵芝断背传闻。1990年,她在法国认识比她小15岁的摄影师男友保罗,两人相伴五年,但她从来没有承认过他,对记者说只是一般朋友。

她是天皇巨星,亲近朋友的评价却是“一个内心愁苦的可怜人”。她非常爱美,但劣质化妆品和从小的浓妆毁了皮肤,隐居时得了严重皮肤病,激素类药物又令她发胖。

所有一切的合力,让她越来越溃败,这些人间的境遇,应该是她自我放逐一次次远走,刻意孤绝选择异国他乡,选择异国恋人的最根本原因。

邓丽君:开到荼蘼花事了

和那个时代所有女性一样,她依然有古旧思想的意识:“女人三十岁以后就不应该抛头露面”,1994年,林青霞大婚,林到处找不到她,应该是她有意回避,小自己一岁的林青霞有了归宿,邓丽君说了一句凄凉的话:“我祝福她找到终身伴侣,大家命运不一样,她命好。”而她认为命好的青霞妹妹,高龄追生了二个女儿后,不也遭遇了危机,被狗仔拍到出入精神科,随后努力成为作家。

后来,就是1995年5月8日,自认命不好的她,香消玉陨。她身上发生的一切,像命运之手的翻云覆雨,像独自绽放夜空的烟花,转瞬即逝,留下美丽灿烂于人间。

头条号 樱花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花事   印尼   文艺界   贫寒   台湾   日本   护照   国民党   父亲   姐姐   母亲   命运   人士   女性   朋友   时代   邓丽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