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的浪漫犯罪艺术

阿婆的浪漫犯罪艺术

被粉丝称为阿婆的“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爱美食,爱甜点,热爱旅行,热衷于买衣料和鞋子,经常在中东的旅途中带好多双鞋被人侧视。

她常常自嘲自己的体重,有次剧院制片人伯蒂•迈耶嫌她的宣传照又难看又老,59岁的她愤怒地说 “没有人喜欢这些照片,也许是因为它们根本没有被修饰过,所有的线条和皱纹都在上面。”她后悔不该穿粉色,因为“粉红色让人显得多愁善感,而不是杀气凛冽”。

也许在阿婆心中,一直住着一个前卫的小女孩,有一颗浪漫爱幻想的心,寡言少语却默默观察着周围所有人,任由想象力如野马一样四处奔腾向前冲。

在迷惑人的诡计方面没人比得过她,她说“总能想到至少5种绝妙的情节”,那些环环相扣、缜密的犯罪计划像精心设计的谜题,她相信人性本恶,人性深处的原罪和欲望使得所有人都可能有罪。

阿婆在一战、二战中,有丰富的医院志愿者工作经验,那些药理学知识让她获得了药剂师资格,她笔下的杀人方式没有兴师动众、尸首分离的血腥不适,她只要运用一点药学知识,便能让药理学专家也挑不出BUG。

她的书传遍了世界各地,数量仅次于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8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部短篇、18个剧作、1部自传、2本诗集,还有情感小说、异域生活回忆录、宗教题材的儿童读物等。被译成103种语言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在157个国家出版,全球销量超20亿本,仅次圣经和莎士比亚。小说《无人生还》全球销量超一亿本。

直到今天,她的作品销售仍能为她的后人每年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1890年,阿婆出生在英国德文郡海滨小镇托基,哥哥和姐姐去上学了,她就自个玩,想象出一群小伙伴,小狮子狗、小松鼠和小树,还有“基顿”一家。她还在想象中创办了一所小学,学校里有7个相貌不同、性格迥异的女孩。在文化不高的保姆帮助下,她靠着聪明,5岁就学会了阅读,从此读书成了她的一大爱好。

阿婆的浪漫犯罪艺术

她喜欢看舞台剧和音乐剧,经常把生活中邂逅的人、事,一闪而过的灵感记在本子上,还有在报上看到令人震惊的诈骗案,以及各种毒素、药物的效用,统统被她记了下来,她不停地记,写满了上百个笔记本。

她觉得想象中的人物远比现实中的生动得多,毕竟“一个人能参与到自己毫不知情的某些事之中,正是人生最吸引人的因素之一。”所以,她能用精简的描述,清晰的对白赋予十几个角色不同的个性,既幽默,又有曲折离奇的情节。

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旺盛的表达欲碰撞,成就了她令人惊叹的多产和畅销。

19岁,她陪母亲到埃及疗养,在开罗进入了社交生活。

她不断读书摸索,把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习作《白雪覆盖的荒漠》请邻居作家伊登·菲尔波茨指点。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打开了她的思路与视野,福尔摩斯成了她心中的英雄。

22岁时,一场舞会上,她遇见了年轻少尉阿尔奇博尔德·克里斯蒂,她后来在半自传体小说《未完成的肖像中》中这样描写那个少尉的吸引力:“有点像神话中半人半羊的农牧之神,瞟来瞟去地看着你,态度坚决,一副永远的样子——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之下。”

那神一般的吸引力让她取消了与炮兵少校雷吉·卢西的婚约,“陌生的新奇感”让她觉得爱他胜过世间一切,“她宁可不幸福地跟他相守,也不愿跟别人幸福相守”,1914年圣诞节前一天两人完婚,随即阿尔奇奔赴一战的法国战场。

她参加了当地医院的志愿者工作,从一名护士变成了一名有资质的药剂师。附近那些侨居的比利时难民给了她启发,30岁那年,在她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中,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福尔摩斯的可爱侦探形象——高傲的、伟大的比利时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一个胖胖的小矮个,翘起的弯胡子,其貌不扬,有重度洁癖与强迫症,脑子里有许多“小小的灰色细胞”——他的推理因子。

如同擅格斗的福尔摩斯有华生医生一样,她也给了不会武功的波洛一个搭档——高个子、事事慢半拍的、笨笨的黑斯廷斯上尉,好凸显他的敏锐,这对黄金组合,可爱又好笑,风靡了全世界。

女儿的出生,她一边兴致勃勃地学做主妇,一边创作小说,靠微薄的收入补贴阿尔奇退伍后的生活费用不足。

1922年,阿加莎夫妇得到一个周游世界的机会,启程前,她母亲警告她:“记住,如果你不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如果你离开他太久,你将会失去他。对于阿尔奇这样的男人尤其如此”,对此她完全不信,“阿尔奇是世上最忠诚的人。”

也许曾经是吧,但是人会变,很难想象,看透人性的侦探女王却没有看清身边人。

她不在乎他穷,觉得只要有爱,和他一起就很快活,就是幸福,“当然也知道有很多不幸福的婚姻,但她认为那是因为那些夫妻不相爱的缘故”,她觉得那些不幸都与她太遥远,与她毫不相关,完全是另外一个物种。

但阿尔奇不是心思细腻的男人,缺乏想象力,不喜欢表达内心感情,不愿意被干涉,当激情消退就有点冷酷无情,正如《未完成的肖像》中他说:“女人老想跟男人一起从事活动,而男人却宁愿跟别的男人一起。”

阿婆的浪漫犯罪艺术

1926年,阿加莎因《罗杰疑案》名声大噪,不料母亲突然离世,孤独与伤心让她严重抑郁,失眠、厌食、极度消沉,签支票时常常忘了姓名,发动不了汽车崩溃大哭。一向“厌恶麻烦和不快乐的事”的阿尔奇,此时说爱上别人,逼她离婚。

1926年12月3日周五傍晚,一场争吵后,阿尔奇离家与情妇共度周末。深夜,煎熬中的阿加莎吻了睡梦中的7岁女儿,和她的狗彼得说再见,开着她心爱的莫里斯小车离开,消失在夜色中……之后她的车在湖边被人发现,只有一本过期驾照和一些衣物。

阿婆失踪的消息轰动了全英国,内政大臣不断向警方施压出动上千名警员,出动了飞机、潜水员和警犬,超过1.5万名志愿者加入到搜寻队伍中,就连柯南·道尔爵士都向神婆求助,甚至上了《纽约时报》头版。

在12天的大规模搜寻后,阿加莎在哈罗盖特的海卓酒店被发现,用的是丈夫情人的名字。她在那唱歌、跳舞、打网球,丈夫赶来接她,她不急不忙地换上晚礼服,并没有认出丈夫,也不知道有女儿,对此,她宣称失忆了。

这是阿加莎传奇人生中至今未解的11日失踪之谜,谁敢问,她当场就翻脸,再不和对方说话。这次失踪就像她那些推理小说一样,成为被人们永远探究的神秘。

她曾说:“很多女孩子在十九岁是很迷某个人,等到二十二岁时,就怀疑自己究竟看中对方哪一点。”那是她的切身感受吧。

也许那时她想要自杀,正如《未完成的肖像》中的她,遭遇丈夫背叛,选择出走,从桥上纵身跳下,“她要一走了之,完全解脱掉。她再也无法承受了”,“整个世界都残酷无情,真的,残酷又奸险……”,她被救起后,再也没想过自杀,选择了离婚。

生活中的阿加莎也一样,鼓起勇气回到英国,于1928年和阿尔奇签字离婚。

阿婆的浪漫犯罪艺术

她的一往情深,百依百顺,却如此下场,她把对爱情与人性的失望宣泄在了打字机上,又创造出一个终身未嫁的可爱老太太形象——简·马普尔小姐,这位杰出的业余侦探身上,饱含她对姨婆的怀念。

马普尔小姐外号“老猫”,是个神神叨叨的老太太,爱和邻居闲扯,其实,是在看似鸡毛蒜皮的闲话中,找到那些杀人犯,从他们身上的细节、不寻常的举止,挖出他们隐藏的秘密,和波洛一样可爱有趣。

1929年,阿加莎登上著名的东方快车远赴中东,慕名参观著名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的发掘地,第二年重返旧地时,接待她的是她外甥的大学同学马克斯·马洛温,他陪她在回英国的途中一路游历。然而电报传来女儿患肺炎的消息,令她惊慌失措(她父亲死于此病),善解人意的马克斯一路护送她回英国,好在女儿已好转。

比她小14岁的马克斯,此时突然求婚,她感动也犹豫,在经历了背叛与变故后,一个“忠诚和勇敢”的男人,让她在40岁再次步入婚姻。

曾有人问她为何能笼络住小男人的心,她幽默回答:“对于任何女人来说,考古学家是最好的丈夫。因为,妻子越老他就越爱。”

婚后她多次和马克斯去中东考古,丈夫沉迷于寻找史前的陶罐,她则构思如何“把一个千万富豪谋杀,再把尸体往巨大的冰柜或者火车里藏”。

考古是艰难的探险,老鼠、蜘蛛、跳蚤和热带腹泻层出不穷,一度让她崩溃。歇斯底里之后,她仿佛为调侃马克斯,在《古墓之谜》里,写了一个娇柔而神经质的考古队长之妻,在巴格达被人用残忍的手法谋杀了,而凶手正是她的丈夫!

她在散文集《情牵叙利亚》,记录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墟丘考古经历,她料理后勤、拍照、文物分类、清理和贴标签,是拼接能手,出土文物的残片在她的手中被修补粘合,重现原貌。

在叙利亚,她的药剂师身份很受欢迎,被尊称“博学的哈通(对女子的尊称)”,当地妇女们结伴找她看病,比着手势求医问药,“最常见的手势就是揉肚子,这有两种可能的含义:一是严重的消化不良,二是不孕不育。苏打粉对第一种情况非常管用,对付第二种情况,居然也颇有口碑。‘上一季哈通给的白药粉真神!我生了两个大胖儿子,是双胞胎!’”

虽然她和马克斯也有隔阂,但稳定平和的生活让她创作达到鼎盛,写出许多人们津津乐道的作品:《寓所迷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捕鼠器》、《哑证人》等,波洛成为继福尔摩斯后,第二个世界级的大侦探。

二战又一次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马克斯参军,作为中东专家被派往北非。阿加莎又参与了当地医院的志愿工作,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的最后一案《帷幕》和《神秘的别墅》就是在炮火声中写就,这两个她创造出来的人物陪伴了她一辈子,就像两个最亲密的朋友和亲人,战争当头,朝不保夕,她要帮他们料理好了后事方能安心。完稿后即封存,30多年后才公之于世,她怕随时死于德军空袭,还将手稿的副本保存在保险箱里。

她的写作速度十分惊人,她只会用3个手指打字,20万字的小说,她只用两个月。她喜欢躺在浴缸里边吃苹果边构思小说,一旦构思成熟,落笔飞快。她说:“我写书的第一步工作是先构思故事的框架,这事一直令人担心,直到把它写出来我才能安下心来。”

她的英国文学地位远超柯南道尔,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有法国总统戴高乐,英国玛丽皇太后以读她的小说为一种最好的享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喜欢看她的书。

1947年,女王80岁生日前,对英国BBC电台记者说想听阿加莎的广播剧。BBC邀请她为玛丽王太后八十寿辰的专题节目创作了广播剧《三只瞎老鼠》。后来彼得·桑德斯将它改编成舞台剧《捕鼠器》,从1952年11月25日开始上演,从那天起,仅周日休息,从不间断、至今不衰,成为全世界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经典剧目。

她又把《空幻之屋》改成剧本,由彼得·桑德斯搬上舞台,一举成功,上演十几年,演员几经更换,剧院的座椅和帷幕换了一批,舞台布景也破烂不堪,可仍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阿婆的浪漫犯罪艺术

66岁时她荣获了“不列颠帝国勋章”和埃克塞特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英国女皇亲自册封她大英帝国阿加莎夫人的称号。伊丽莎白二世邀在白金汉宫共进午餐。

1973年,她写完了老年汤米和塔彭丝的故事《命运之门》后,就搁笔了。

1975年,出版了波洛最后一案《帷幕》,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许多西方报刊争相刊登了波洛的讣告,有人撰写了波洛的年谱,这是继夏洛克·福尔摩斯后第二例。

1976年,《神秘的别墅》出版,马普尔小姐的宣布谢幕。这两本书分别登上了当年英美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

1976年,85岁的阿婆平静地等到了死亡,她再也无法坐上那辆通往远方的东方列车,无法享用嫩牛排、苹果和黑草莓,也没法懒洋洋地坐在阳光下,想着和波洛、马普尔小姐一起的美好又刺激的时光了。

她的故居格林威庄园,自2009年对公众开放,平均每天有500名游客前来缅怀。英国海滨小镇托基有一年一度的克里斯蒂节,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忠实粉丝,来参加神秘晚宴和侦探小说写作工作坊,观看阿婆的经典电影,模仿波洛的打扮。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崇拜者到她曾踏上过的土地朝圣。

游客的热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不过阿婆在世的话,大概也不会在乎,“当你对这个世界感到疲倦的时候,你不需要去迎合这个世界,而是可以自己创造一个世界。只要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情景。”

头条号 樱花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阿婆   阿加莎   克里斯蒂   福尔摩斯   叙利亚   伊丽莎白   彼得   中东   英国   构思   侦探   丈夫   女儿   小姐   艺术   浪漫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