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1992年,在北京拍《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的徐克很焦虑。

为什么焦虑呢?人手不够!彼时,因为《黄飞鸿》《笑傲江湖》的大卖,香港影坛正掀起跟风拍新武侠电影的热潮。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基于这样的热潮,(徐克)电影工作室作为引领者,它旗下的一众幕后精英,像程小东,陈木胜,李慧民等人,都被各大剧组请去拍戏,每个人都是同时轧多部戏,忙得不亦乐乎。

连徐克自己也是如此,除了要在北京拍《狮王争霸》,还得兼顾香港的《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分身乏术且人手不足的压力下,徐克很焦虑。为此,他决定招揽一些新的电影人才,以应对电影工作室人手不足的困境。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此时,一个年轻人进入他的视野。谁呢?刘伟强!为什么是他呢?因为刘伟强刚好是《狮王争霸》的摄影师。同处一个剧组下,徐克不仅对其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暗自折服于他的摄影才华。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像电影中一群马受惊后奔驰于街头的这场戏,当时条件下,拍摄这样的镜头不仅难度大,也非常危险。徐克本来都想放弃,可刘伟强却凭借高超的摄影技术,不仅有惊无险地拍完,还拍出了徐克最想要的效果,这就给徐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此,徐克就想邀请刘伟强进电影工作室做导演。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可面对徐克的盛情邀请,刘伟强却选择婉拒,同时转投王晶的公司。为什么呢?刘伟强的想法是,如果跟着徐克干,自己顶多是他的执行导演,电影怎么拍,还是徐克说了算;但跟着王晶干,自己有什么想法,可以尽情发挥。

事后来看,刘伟强的决定确实明智,想想程小东,跟着徐克拍了那么多经典,可提到他,观众的第一印象还是动作指导。反观转投王晶的刘伟强,在跟着王晶拍了几部邱淑贞的限制级电影后,刘伟强于1996年凭借一部系列电影迅速“出圈”,成功跻身香港一线导演之列。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自此之后的十年间,尽管香港电影市场持续低迷,但刘伟强导演的作品却始终保持票房号召力,每年都至少有一部电影进入票房排行榜前十,甚至还有过《风云雄霸天下》、《无间道》、《头文字D》这样勇夺冠军的作品。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能有如此傲人的成就,刘伟强或许要感谢他的那个决定。因为这个决定,他遇到了90年代后期最具市场触觉的王晶。同时,刘伟强更多要感谢1996年的那部系列电影,它是刘伟强导演事业的起点,它是荧幕君今天要说的《古惑仔》系列。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1989年,27岁的香港漫画家牛佬,于影院看完《我在黑社会的日子》后,受电影里黑社会的帮派恩怨,勾心斗角启发,心有所感下,牛佬开始酝酿他的黑帮题材漫画。终于,3年后的1992年,牛佬正式动笔开画。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他先是参考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等人的外型,分别创作了蒋天生、山鸡、陈浩南三个主要角色。再然后,他以好友吴志雄为原型,把他早年加入黑道,其后纵横铜锣湾的过往安插在陈浩南身上。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自此,一部名为《古惑仔》的漫画诞生。一经出版,很快就引起年轻读者的关注,漫画得以继续连载,销量也一路走高。

到了1994年,刘伟强偶然间看到这部漫画,他于黑社会腥风血雨的故事中看到了情义,于是就想着把漫画改编成电影。恰好,当时漫画的原型之一吴志雄正跟着他拍戏,见他如此有兴趣,就帮忙联系牛佬购买版权。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获得版权许可后,刘伟强联手王晶、文隽共同创作剧本。因为原漫画涉及的人物众多,每辑故事由不同人物担当主角,刘伟强他们就从中提炼和改编,选择以陈浩南为主要角色,然后围绕他刻画兄弟情义,刻骨爱情。

与此同时,他们还请来吴志雄,李兆基,成奎安等人作为电影顾问,以他们的自身经历和江湖见闻,原创了一些故事和角色。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像电影中林牧师和他女儿的角色就属于原创,其中,林牧师的原型为李兆基曾经的大哥,后来弃暗投明,成为牧师传播福音,调停黑道帮派间的冲突。其女儿林淑芬没有特定原型,只是为了山鸡的感情线而加。

另外,大傻哥的原型为演员成奎安的自身经历,他曾于区议会选举中,因工作人员不让他投票,造成过一番风波,电影里这句台词就是指这段经历。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草拟完剧本大纲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挑选演员,首先是陈浩南的角色,因漫画中陈浩南的外形参考过刘德华,剧组就有意找华仔参演。可华仔当时演过太多这类角色,顾及形象下,华仔拒绝了这部戏。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后来,剧组又考虑找金城武参演,但金城武也因顾及形象婉拒,再后来,剧组又心仪何家劲,可当时的何家劲刚刚凭《包青天》里展昭一角大火,档期紧张下也没能参演。

最后,剧组找到了一头长发的郑伊健。当时的郑伊健,起初也不想接演,为什么呢?首先同样是顾及形象。其次是郑伊健对演戏兴趣不大。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早年,他因在电视上看到苏永康唱歌,觉得这么丑的人都能当歌手,一时愤愤不平下报名参加歌手大赛,就此进入演艺圈。初心其实是当歌手,演戏只是他歌手事业之外增加曝光率的手段。

所以,两种原因下,郑伊健本想婉拒陈浩南的角色。可当时的他,之前曾答应王晶拍他六部戏,已经拍了5部,还欠着1部的情况下,最后被王晶硬拉进剧组。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另外一位重要角色赵山河,在原作漫画家牛佬的心目中,梁朝伟原本是最合适的人选。可当时剧组没多少钱,找当红的梁朝伟参演可是笔大投资。

如此情况下,陈小春进入剧组视野。当时的陈小春,是跳舞组合“风火海”的成员之一,该组合在香港年轻人中颇具人气,而电影设定的受众又是年轻人,所以,陈小春就成了合适的人选。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另外,陈小春于94年参演陈德森导演的《晚九朝五》,因为这部戏,他被金像奖提名最佳男配,其本人对演戏非常有兴趣。如此,赵山河的角色就由陈小春出演。因为陈小春的参演,风火海组合的其他两位成员谢天华和朱永棠也被招进剧组,分别出演电影中的大天二和巢皮。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其他演员方面,吴志雄,李兆基,成奎安等人是该电影的顾问,同时他们也擅长演江湖人士的角色,因此顺势出演该系列电影。另外如吴镇宇,黎姿,任达华等人,他们的参演,基本都是因为剧组请得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原漫画作者牛佬也客串一个角色 ,就是画面中戴眼镜的这位。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选定演员后,古惑仔系列的首部《人在江湖》立马进入拍摄阶段,因为没什么投资,电影制作上相当粗糙。本来拍这样的戏,动作场面其实是一大看点,但谁叫剧组没什么钱,请不来像样的动作演员和武指。

不得已,刘伟强只能拿出他的独门绝技:手持摄影。用极具风格的拍摄手法来塑造动作场面,像电影中的这场戏,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尽管场面混乱 粗放,但因为刘伟强的手持摄影,观看时犹如身临其境,电影也算拍得有模有样。事后来看,古惑仔系列虽然情节简单,制作粗糙,但刘伟强的拍摄风格却让电影极具真实感,这恰好印证了胡金铨评价港片时说的那句话:如果情节简单,风格的展示会更为丰富。

当然,这些成功的原因都是事后总结。电影刚拍完时,刘伟强和王晶可没什么自信。为什么呢?首先,当时的香港影坛,漫画改编成电影没什么成功先例,像漫改电影《力王》,受制作粗糙和分级制度影响,只能靠发行DVD来挽回成本。

其次,《人在江湖》被定义为“三级”,观影人群受到限制。再加上电影拍完时,档期被安排在圣诞之后新年之前,这个档期,观众没什么消费热情,常被影院称为“死档期”。

如此情况下,刘伟强他们自然对票房没抱什么希望。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电影首映当天就爆了,仅仅半个小时票房就已接近百万,之后每天都在增加,最终累计收获2100万港币,排在当年票房排行榜第六位。

随着《人在江湖》的成功,电影里的一众演员也一炮而红,尤其是主角陈浩南的扮演者郑伊健。电影首映时,因为戏院选在尖东,而尖东又是当年古惑仔盘踞之地。如此,首映结束后,于戏院接受媒体采访的郑伊健,被一群真正的古惑仔围住,他们不断大叫“陈浩南!陈浩南!”场面像极了《英雄本色》时的小马哥,也像极了电影的结尾。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得益于这部戏的成功,原本在影坛寂寂无名的郑伊健,从此声名鹊起,最巅峰的时候,由他主演的《风云雄霸天下》,在“双周一成”之外拿到票房冠军宝座。另外,因为这部戏的成功,郑伊健最看重的歌坛事业也迎来巅峰,最红的时候,连张学友都说应该把自己的“天王”称号让给他。当然,这些成功也都是后话,再说回电影。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眼见《人在江湖》大卖,刘伟强、王晶、文隽三人于同年紧急开拍续作。因为郑伊健档期有限,第二部《猛龙过江》改为由陈小春领衔主演。取景加拍摄总共花了14天就完成,上映后收获2200万港币票房,成为“古惑仔”系列中最卖座的一部。因为这部戏的大卖,陈小春自此红遍港台。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古惑仔》系列先后两部都这么成功,第三部《只手遮天》也自然于同年进入筹备和拍摄。这次同样是低成本、快制作,仅用1个月就拍完,等到上映,票房收1900万港币,票房虽然不及前两部,但在港片普遍低迷的当时,《只手遮天》也算大卖之作。

得益于它的成功,张耀扬的演艺事业迎来巅峰。他在戏里饰演的乌鸦,至今仍是他塑造过的最经典的角色。像他在戏里掀桌子,摔关公像的戏份,也是至今仍被广泛讨论的名场面。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1996这一年,刘伟强连拍三部古惑仔电影,共计拿到6000万港币的票房。这样的成绩,在港片普遍低迷的当时,古惑仔可谓“逆势”之作,这就让香港影坛掀起跟风热潮。

自此,荧幕之内,各种各样的古惑仔轮番登场。荧幕之外,无数年轻人走上街头,他们没有方向,却自以为找到了方向。如此影响力下,作为引领者,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招致舆论斥责,尤其97年香港有未成年人犯下命案,凶手称犯案时称模仿过电影里剧情,电影更是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受困于舆论压力,刘伟强本来不打算拍,但热潮之下,你不拍别人也会拍。另外,嘉禾等片商追加投资,热情巨大,刘伟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这一系列。于是,《战无不胜》、《龙争虎斗》、《胜者为王》三部正传相继出品,

不过,从这三部戏中,你明显可以看出舆论影响和刘伟强的反思。先是《战无不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陈浩南在教室里劝年轻人不要加入黑社会。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到了下一部《龙争虎斗》,尽管有名场面“铜锣湾只有一个陈浩南”,电影还有曾经的热血路线,但故事也加入了李修贤这个警察角色,古惑仔们已经开始畏首畏尾。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到了最后一部《胜者为王》,新增何润东饰演的“雷复轰”,人物设定是在美读MBA,拒绝子承父业。电影更像是如今的黑帮片,更多的是勾心斗角。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对比最早的三部,当时的陈浩南可是不顾一切阴谋,只凭一腔热血解决问题。所以,尽管后三部制作上更精良,也更接近现在的黑帮电影,但比之前三部已经“变味”,票房也一部比一部差。而失去了票房,古惑仔系列电影也因此完结。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从徐克的新武侠,到刘伟强的古惑仔,某种意义上看,电影核心的底色都是“侠义”。它们之所以被追捧,大概是因为金钱至上的世界里,侠义正在流失。

等到侠义流失殆尽后,刘伟强说没有拍够《古惑仔》,但拍不动了,因为“心中的那团火已经弱了”。郑伊健、陈小春因为顾及形象,很少再提这些电影。偶尔被追问,往往都是道歉,然后解释只是拍戏。

陈浩南的原型吴志雄,在老铁666的舞台上享受着最后的风光。风光之下是人们如潮水般涌入,在弹幕刷下“B哥,我想跟你”,然后又哄笑着如潮水般散去。

《古惑仔》系列幕后:郑伊健起初拒演陈浩南,多亏王晶出面才同意

唯一坚持的古惑仔漫画,也于2020年写下最终章。故事最后,陈浩南隐退,再不问江湖之事。所有故事像已发生飘泊岁月里,风吹过,已静下。

我是荧幕君,关注我,带你看更多港片荧幕内外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古惑仔   系列   荧幕   档期   香港   原型   剧组   票房   幕后   场面   导演   演员   角色   漫画   江湖   电影   陈浩南   王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