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说牛(一)

牛年说牛(一)


牛年说牛(一)


牛年说牛,是很俗的话题。但鄙人是个大俗特俗的人,只能就这个俗的话题聊聊。

十二生肖里,我最喜爱牛啦。为啥?因为牛是农耕社会不可或缺的人类朋友。倘若没有牛从事犁地等繁重的劳动,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肯定会延缓。牛在农民眼里那可是宝贝疙瘩。谁家有了一头牛,谁家的日子就会好过起来。牛,老实,还有默默地无怨无悔地奉献。鲁迅先生就赞誉,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们的社会就提倡“老黄牛”精神。我在想,倘若我们都具有牛的品质和精神,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肯定会更加富裕、进步和文明。

小时候,我放过牛。尽管做放牛娃不是很体面的事,但是那时在我的老家要想做不体面的放牛娃不是一桩简单的事。那时,第一个能放牛的是场长的儿子,我是当全场没有一个放牛的适龄娃后才取得做放牛娃的资格的。哦,记起来了,还有一个富农的儿子。但是富农是被专政的对象,其子绝对不允许放牛的。因为怕他们搞阶级报复,把牛毒死或饿坏了。当时的一些写农村题材的小说里就有这样的情节。为什么在我的老家当时放牛是先紧着干部和与干部关系密切的人家呢?因为放牛娃一天能挣四分工分。而四分工分也有个三四角钱。老家是养殖场,专门培育鱼苗和喂养成鱼,因此工分比较值钱。

牛年说牛(一)

来自网络

放牛非常辛苦。过了惊蛰,田野上枯萎的草就渐渐地绿了起来,这就可以放牛了。天不明,就得起床。初春的早晨还是挺冷的。但再冷也得去放牛。春耕尤其是“双抢”时,那更是累。“双抢”,是抢时间抢季节啊。耽误了时间就误了一季的收成。因此,天刚亮,牛得下到田里耕起田来。放牛娃就得不等鸡叫第三遍起床。人小瞌睡厚,大人喊几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放牛时还呵欠连天。中午是没有时间放牛的,就得给牛备好午餐——能让牛吃饱的青草。这青草就得靠放牛娃去割。幸好“双抢”时放了暑假。我们几个放牛娃就撑着一条船到湖里去割高草——就是长野茭白的草。

割草也有乐趣。割完草,我们可以将衣服脱得精光,在清澈的湖水里打鼓泅(老家将游泳称之为“打鼓泅”),打水仗。碰到莲蓬就摘了吃。吃不了的,就带回家。

最难受的是解牛桩。老家是湖区,蚊子特别的多,天黑那一阵张嘴呼口气,不小心就会有蚊子跑到嘴里去。酷热的夏天,牛是在牛坑里过夜的,一是防暑,二是不让蚊虫叮咬。快到夏天时,大人就靠近河边挖好了牛坑。牛坑圆圆的,阔阔的,里面满满地比较稠的泥水。牛舒适地躺在里面,有时还打着滚。于是乎泥浆糊死了牛桩上拴牛的绳子。满手是泥,天又没亮,解开牛绳很要费些功夫。蚊子一拥而上地叮咬着赤裸裸的地方,尤其是两条腿。每天我的脚和腿都会被咬得几近麻木。牛绳解开后,我就用双手狂抓,直到流出血来。那时两条腿长疮是常事。直到现在,我的两只脚和脚踝,只要痒就得死命地抓才能止痒。

和牛时间处长了,牛对人就有了感情。我放的是一条健壮的只有三年口的公牛。高高大大,力大无比,与其它的牛抵脑(就是打架),方圆几里无敌手。但是它与我很有感情。我个子小,爬到它的背上很吃力。于是我想站在它的头上让它抬头把我送到它的背上去。第一次,我摸着它的头,扶着它两只大大的脚,爬到了它的头上。它温驯地一动不动。我对它说“抬头,抬头”。它听话地将头慢慢地抬起。当它的头抬得高高时,我不费吹灰之力地就爬到了它那宽厚的背上。从此,我一站到它的头前,它就低下头。当我爬到它的头上后,它就慢慢地抬起头。我高兴地在它背上抚摸着。它呢快活地摇摆着那粗粗的尾巴。有一次,我从牛背上摔了下来。正在吃草的它掉头走了过来,用舌头舔着我的脸,然后昂起头朝远处“哞哞”地叫唤起来。

上初中要住读。我不得不与我的伙伴——那健壮而通人性的牯牛分手了。我的放牛娃生涯就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牛年   割草   满手   宝贝疙瘩   双抢   放牛娃   富农   工分   健壮   青草   蚊子   老家   抬头   时间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